民樂藝術在茶藝表演中的應用

時間:2022-09-17 10:25:17

導語:民樂藝術在茶藝表演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樂藝術在茶藝表演中的應用

摘要: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蘊含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將茶藝表演和民樂藝術相互結合,可以創造出全新的意境。本文首先對民樂藝術和茶藝表演的內在聯系進行了探討;其次,分析了茶藝表演對民樂藝術表演的要求;最后,重點探究了在茶藝表演中。民樂藝術的應用策略,旨在為關注這一領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較高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茶藝表演;民樂藝術;即興演奏;審美取向

1民樂藝術和茶藝表演的內在聯系

當今社會,公眾的審美理念發生了深刻變化,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環境都發生變化的環境下,人們在文化消費方面的思維也不斷成熟。在現代社會中,茶藝表演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將民樂藝術融入到茶藝表演中,可以充分地提升茶藝表演的魅力,并且全方位地展示傳統茶文化特征,擴大茶文化的影響力。現代茶藝表演是一項融合了多種藝術的表演形式,而并不是單一的藝術表達機制。民樂藝術的合理化應用,是茶文化活動藝術化的詮釋和展現。

2茶藝表演對民樂藝術的要求

2.1語言表達能力.茶藝表演被視為是文化傳播的活動項目。在欣賞茶藝表演的過程中,部分觀眾對于傳統民族文化缺乏正確的理解。因此需要工作人員和民樂藝術的表演者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表演的過程中,以解釋說明的方法,對表演活動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進行介紹,進而幫助受眾群體更好地理解茶藝表演和民樂藝術。

2.2察言觀色能力.茶藝表演的主要場所為茶館和茶樓,在進行表演時,民樂藝術和配樂類型是根據觀眾們的特點選定的。因此,茶藝表演者不僅需要具備卓越的表演技能,而且還要具備察言觀色的能力。根據受眾群體的氣質、談吐,對受眾群體期望的音樂種類和曲目進行判斷。比如,在為親朋踐行時,可以推薦彈奏《陽關三疊》等類型的曲目,提高茶藝表演與受眾需求的契合程度。

2.3即興演奏能力.茶藝表演經常使用民樂配樂。演奏者應具備良好的演奏能力,熟練掌握大量曲目的演奏方法,以便在茶藝表演過程中,跟隨表演進程的變化,作出更多合理化的選擇。在配樂演奏活動當中,若演奏者始終照著譜例演奏,必然會影響民樂藝術和茶藝表演的融合程度,同時還會阻礙與觀眾們之間的交流。對此,茶藝表演者要具備較強的臨場發揮和即興演奏能力,通過加強練習的方式,提高表演水平。

2.4引導協調能力.作為茶藝表演中的民樂藝術演奏者,演奏人員不僅要完成表演任務,而且還承擔著傳播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大責任。茶藝表演者和民樂藝術表演人員都要具備領導和協調的能力,選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藝術內涵的曲目,幫助受眾們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形成高雅的文化品位。

3茶藝表演中民樂藝術的應用

3.1根據茶葉種類合理選擇藝術類型.在將民樂藝術茶藝表演融入的過程中,民樂藝術的表演者要根據茶葉種類,選擇相適應的表演形式和內容。比如,我國某地區的茶樓在組織茶藝表演時,組織者與民樂藝術的表演者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在進行綠茶等茶藝活動中,根據綠茶清新自然的特點,選擇了二胡、古箏和豎笛等樂器彈奏的樂曲類型。此類樂器所演奏的曲目,具有清新柔和、幽雅自然的特征,與綠茶清新質樸的自然屬性完美契合,可以讓受眾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加深對綠茶文化的理解,更好地品味綠茶帶來的感官體驗。再比如,在紅茶茶藝表演時,表演人員根據紅茶獨特醇香濃郁的特點,選擇了笙簫、編鐘等沉郁渾厚的樂器,演奏了深沉悠遠的曲目。大氣恢宏優美深沉的民樂風格,與紅茶的自然屬性不謀而合。通過積極地組織此種類型的表演,可以使受眾群體在品嘗不同類型茶葉的同時,也感受到民樂藝術與茶藝表演有機融合的特征和優勢,優化審美體驗。

3.2結合茶藝意境選取民樂藝術種類.在不同心境、不同情況下飲用同一種茶葉,也會帶給人不同的體驗。對此,茶藝表演和民樂藝術工作者,應結合不同的意境,選擇適合的民樂藝術種類。比如,有些人會以歡快欣喜的心態飲茶,有些人會在心情低迷、沉郁憂傷的心態下飲茶。對此,在音樂的選擇方面,要充分地考慮到不同飲茶者的心情因素,根據人們不同的心境或者想要感受的意境,選擇適合的民樂曲目。例如,當飲茶者要通過飲茶體會人生中的蒼涼美感時,民樂藝術表演者就會選擇二胡作為主要的樂器,配合其他弦類樂器,傳達廣闊蒼涼的意境;當飲茶者要通過飲茶體會人生中的極樂和喜悅時,表演人員則選擇了竹笛、嗩吶等節奏感較強的樂器,演奏了歡快活潑的民樂曲目。

3.3結合民族民俗特征選擇配樂.不同地區和不同民族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各不相同,在不同民族的茶藝表演中,表演者要根據不同民族文化和地域等特征,選擇適合本民族的民樂曲目類型,提升傳統民族文化和茶藝表演的融合效果。比如,在我國白族的“三道茶”茶藝表演中,表演者不僅會展示出自身的茶藝,而且還會跟隨著樂曲表演白族特有的少數民族舞蹈。為了達到良好的配合效果,茶藝表演團隊會在樂曲選擇的過程中,選擇白族的民族曲目。再比如,在新疆維吾爾族茶藝表演中,可以選擇《商隊》《放牧人》等維吾爾族傳統民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結合熱瓦普、都塔爾等傳統樂器,現場演奏維吾爾族傳統民族音樂,增強受眾們的觀感體驗,增強茶藝表演審美價值的傳達效果。

3.4根據茶藝表演環境選擇配樂.在將民樂藝術融入到茶藝表演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策略,是根據茶藝表演的意境,對配樂類型進行合理選擇。茶藝表演的形式和種類較多,不同的茶藝表演需要不同的民樂配樂,若沒有將茶藝表演的環境、方式與樂曲進行有機融合,就難以提升表演活動的效果。比如,在組織室外茶藝表演時,根據周圍美麗的自然景色,選擇能夠體現出自然景色的民樂曲目,如《蕉窗夜雨》《雨打芭蕉》等。將此種類型的曲目融入到室外茶藝表演中,可以利用樂曲中古樸自然和典雅的特點為茶藝表演增色。又如,在長嘴壺茶藝表演中,根據表演者動作幅度較大的特征,在民樂配樂中,選擇節奏更為歡快的曲目。當民樂作品中的節奏與茶藝表演者的動作相互融合時,可以充分地提升茶藝表演的審美價值。

4總結

傳統民樂在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呈現出了多種多樣的發展模式,將其與茶藝表演進行融合發展,不僅可以達到弘揚和傳播傳統民樂藝術的效果,而且還可以優化茶藝表演的呈現效果。二者的相輔相成促進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融合,同時也是傳統文化和表演藝術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創新發展。觀眾可以在現實的環境中,感受到傳統茶藝表演和民樂藝術相互結合的魅力,情感體驗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馬丹,王璐.傳承民樂———論民樂和茶藝表演的關系[J].福建茶葉,2018(2):121-122.

[2]楊光白.傳承民樂,品味茶香———論民樂和茶藝表演的關系[J].福建茶葉,2017(9):100-101.

[3]吳丹.分析我國傳統茶藝中箏藝表演的民樂藝術特色[J].福建茶葉,2016(4):119-120.

作者:徐景國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