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理論概論學習指導課件 第十章

時間:2022-08-30 03:51:00

導語:鄧小平理論概論學習指導課件 第十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鄧小平理論概論學習指導課件 第十章

第十章社會主義中國在新時期的外交戰略

引言: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強調,中國要"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全面、深刻地闡明了我國對外工作的各項方針,充分表明我們黨對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高度重視和繼續堅持這一政策的堅定決心。

一、章節結構與內容提要:

第一節新時期我國外交戰略的基本目標和原則

――介紹當前國際局勢的新變化和新發展以及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和基本原則;

第二節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主要講述中國關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及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二、重難點分析:

1、新時期國際局勢的新變化和新特點:

世界大戰可以避免,維護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世界和平與發展這兩大問題,至今一個也沒有解決。

2、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

鄧小平和我們黨關于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主題的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涵義:

一是和平與發展是當前世界形勢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趨勢。

二是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我們面臨解決的兩個重大課題。

在人類面臨的這些全球性的問題中,最具有戰略意義、對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影響最大的兩個根本性問題就是和平與發展。其它問題的解決歸根到底都取決于和平與發展這兩個問題的解決。

3、新時期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和善本原則:

爭取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對外政策的首要目標。

(1)因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致力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提出的要求,符合當今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

(2)中國的歷史和國家性質決定了中國對外政策的首要目標是和平與發展。

(3)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鄧小平反復論述了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同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關系:

(1)和平是建設的前提,要建設,沒有和平環境不行。

(2)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各國之間在經濟上的聯系加強、依賴加深。在這樣一個國際環境下發

展經濟,必須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和學會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

(3)中國的發展反過來會進一步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根本原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處理同一切國家關系的基本準則;

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中國外交的一貫政策。

4、我國關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

(l)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2)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應包括國際政治新秩序和國際經濟新秩序兩個方面的內容

(3)合理改革聯合國機構。

5、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要內容:

我國倡導的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內容包括:

建立同以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基礎的舊秩序根本不同的嶄新的國際秩序;各國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成員,都有權參與協商解決世界事務,摒棄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富壓貧和由一兩個大國或幾個大國壟斷國際事務;各國都有權根據本國國情選擇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和發展道路,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把某種特定的發展模式強加給別的國家;各國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必須堅持國家間的爭端應通過和平談判合理解決,反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武裝人侵和用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

我國倡導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內容包括:

各國有權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經濟制度、經濟模式和發展道路;各國有權對本國資源及其開發實行有效控制;各國都有權參與處理國際經濟事務;發達國家應尊重和照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需要,在提供援助時不應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加強南北對話和合作,在商品、貿易、資金、債務、貨幣、金融等重要經濟領域作出必要的調整和改革,做到經濟上互惠互利。

我國倡導的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代表了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所希望的國際環境。盡管由于現階段搞霸權主義、主張強權政治的大國還占有較大的優勢,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我們堅信,經過國際社會長期而艱苦的努力,這個目標必定會實現。

6、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危害和表現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存在和抬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美國明確提出和加緊構筑其獨霸世界的單極格局,為美國的政治經濟利益服務;

(2)美國繼續堅持冷戰思維,通過不斷擴大、強化和調整其軍事同盟,加強其對世界重要戰略地區的控制;

(3)美國提出龐大的防務計劃,西方主要大國加快擴充軍備;

(4)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宣揚"人權高于主權"論,打著維護人權和人道主義干預的旗號,肆意干涉主權國家的內政,甚至不惜動用武力。

為了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作堅決的斗爭,鄧小平在積極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同時,明確反對美國建立單極格局和借口人權問題干涉主權國家的內政。

三、基本概念簡釋:

1、獨立自主――是指國家的主權是獨立的,不允許任何外來的干涉與侵犯,每個國家都有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獨立地、自主地處理本國對內對外的一切事務。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1953年12月我國政府在同印度就兩國在中國酉藏地方的關系問題的談判中首次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本質是反對侵略和擴張,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這五項原則,作為處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關系準則和一切國家之間的關系準則,不僅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也適應了現代國家關系發展的需要。

3、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簡言之就是為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為了世界和平與發展,對一切國際事務,我們都是從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

4、國際秩序――是與一定歷史時期世界格局相適應的處理國際事務、國家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和行為規范。

5、第三世界――源于同志對國家的劃分,美蘇為第一世界,其它發達國家為第二世界,中國等其它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為第三世界國家。

自測題

一、填空題:

1、(、)既是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又是急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2、(和)是帝國主義對外政策的本質特征。

3、中國外交的根本原則是:();中國處理同一切國家關系的基本準則:();中國對外政策的首要目標:();中國外交的基本立足點()。

二、簡答題:

1、中國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有哪些?

2、中國政府關于人權問題的主張有哪些?

3、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存在和抬頭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三、論述題:

1.簡述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內容。

2.為什么必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第十章自測答案

一、填空題:

1、和平與發展2、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3、獨立自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爭取世界和平與發展、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友好合作

二、簡答題:

1、(1)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2)國際政治新秩序和國際經濟新秩序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應同時建立。

(3)合理改革聯合國機構。

2、(1)國家主權高于人權,國家主權是維護和保障人權的前提;

(2)反對借口人權問題干涉主權國家內政。

3、(1)美國明確提出和加緊構筑其獨霸世界的單極格局,為美國的政治

經濟利益服務(2)美國繼續堅持冷戰思維,通過不斷擴大、強化和

調整其軍事同盟,加強其對世界重要戰略地區的控制(3)美國提出

龐大的防務計劃,西方主要大國加快擴充軍備(4)以美國為首的西

方國家宣揚“人權高于主權”論,打著維護人權和人道主義干預的旗

號,肆意干涉主權國家的內政,甚至不惜動用武力。

三、論述題:

1、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繼承了、的外交思想,并根據時代主題的轉換和國際形勢的新特點,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內容。

(1)獨立自主,是指國家的主權是獨立的,不允許任何外來的干涉與侵犯,每個國家都有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獨立地、自主地處理木國對內對外的一切事務。它主要體現在:堅持把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真正的不結盟,不參加任何國家集團和軍事集團;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2)維護和平。我們的對外政策是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我們把爭取和平作為對外政策的苜要任務。維護和平主要體現在: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與國之間存在的分歧和爭端;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2、答:(1)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是威脅世界和平和阻礙發展的主要障礙。一些西方國家及其軍事集團堅持要把它們的政治經濟制度和價值觀強加于別國,到處干涉別國內政,甚至悍然武裝入侵他國。

(2)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斷干涉我國內政,企圖阻礙我國發展。他們不喜歡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千方百計地利用所謂的人權問題、西藏問題、臺灣問題等千涉我國內政,破壞我國領土完整,并妄圖對我國進行滲透、顛覆、分化和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