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三個代表”的時代精神
時間:2022-12-05 05:02:00
導語:論“三個代表”的時代精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闡明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建黨治國的戰略思路,充分體現了我們黨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牢牢把握時代特征,認真解決時代提出的各種課題。一要全面把握時展的大局。全黨一定要緊跟時代潮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新認識,開辟新境界,使黨永葆生機和活力,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二要科學回答時代提出的課題。要緊密結合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最新發展和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的實際,以及如何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努力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尋找正確解決問題的答案。三要堅持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孕育和催生了“三個代表”;而“三個代表”的豐富內涵,又充分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緊緊把握這種精神,我們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實踐“三個代表”。
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時代的高度,深刻闡明了新的歷史條件下建黨治國的戰略思路,充分體現了我們黨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牢牢把握它的時代特征,緊緊跟上時代潮流,認真解決時代提出的各種課題。
全面把握時展的大局
同志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經過了長時期思考的”。思考什么?首先是時代,是大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時代精神,首先表現在全面把握時展的大局上。
同志歷來關注大局問題。在很多講話中,他都要求我們黨的領導干部要有大局意識,善于總攬全局,謀劃全局,顧全大局,服務大局。他引用古人“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的警句,激勵領導者要善于從大局和長遠看問題。他要求領導干部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所謂寬廣的眼界,一是要有歷史的深遠眼光,二是要有世界的全局眼光。他說:“我們要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高中級干部首先要具有較高的領導能力和領導水平,能夠科學判斷形勢,正確把握大局,實事求是地決定政策,經得起各種風浪的考驗。”
從大局看問題,首先要看到時展的大局。十多年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與時代同行、走在時代的前列,要求全黨把握時代前進的脈搏與潮流。同志一再要求我們學習鄧小平那種“敏銳地把握時展的脈搏和契機”的精神和風格。十四屆四中全會確定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時,明確把“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列入黨的建設的目標之中。在多種場合和多次講話中,同志反復強調:時代在前進,形勢在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全黨一定要緊跟時展的潮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新認識,開辟新境界,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
時展的大局,既包括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的大局,也包括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從國際來說,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的主題,但也出現了很多新的特點。政治多極化在曲折中前進,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我們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國際競爭。這場全球范圍的大競爭,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都回避不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從國內來說,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有了長足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安居樂業。進入新世紀,我國步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面對著三大歷史任務,我們既有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和有利條件,也有許多新情況新矛盾新困難,在前進道路上還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風險。同志多次分析過這樣的大局,并強調全黨一定要更加深刻和全面地認識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更加清醒和主動地掌握我們自己發展的命運。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要保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航船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就必須把我們黨進一步建設好。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經過八十年的發展,我們的黨員隊伍,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黨所肩負的任務,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黨已經從一個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一個領導人民掌握著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一個在受到外部封鎖的狀態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在全面改革開放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兩大變化,要求我們從新的實際出發,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決黨的建設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使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充滿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同志特別提出如何保持黨的活力的問題。他多次站在總攬古今的高度,從歷史發展進程、人類文明變遷,乃至總結世界上一些國家、民族和政黨興衰存亡經驗教訓的角度,說明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保持生命活力、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性。“歷史上,不看世界發展的大勢,固步自封,作繭自縛,導致國家和民族衰亡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從17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中國的經濟水平曾經在世界上占領先地位。但也正是在這個時期,西方發生了工業革命,科學技術和生產力快速發展,而當時中國清朝的統治者看不到這個世界的大變化,閉關自守,拒絕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時間里,就大大落后于西方國家,直至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面前不堪一擊。同志感嘆:“這個歷史的教訓刻骨銘心啊!”正是在總結古今中外人類文明發展變遷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同志要求我們認真思考和研究如何使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問題,并且強調,之所以提出堅持“三個代表”的要求,其出發點和著眼點就在這里。
從時代大局的高度思考,怎樣才能把黨建設得更好呢?同志指出:“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把‘三個代表’要求切實落實到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中去,使我們黨始終保持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始終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三個代表”的要求,科學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根本問題,指明了面向未來建黨治國的戰略思路,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三個代表”最本質的要求、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它的先進性,就是它的與時代同行的根本屬性和進取精神。“總結八十年的奮斗歷程和基本經驗,展望新世紀的艱巨任務和光明前途,我們黨要繼續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勝利前進,歸結起來,就是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切實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不斷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我們黨才能永葆生機和活力,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
科學回答時代提出的課題
同志2001年8月31日在國防大學軍隊高級干部理論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和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多深刻的變化。無論從國際還是從國內看,我們都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從理論上和實踐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研究和回答時代提出的各種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認真研究和解決現實生活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課題。正確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課題,是“三個代表”所體現的時代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
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我們黨歷來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它始終嚴格地以客觀事實為根據。而實際生活總是在不停地變動,這種變動的劇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來達到了前人難以想象的程度。因此,“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同志說:“確立以實際問題為中心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科學方法論。看我們是否真正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關鍵看是否能運用它來解決中國面臨的實際問題,推進黨的事業發展。解決的問題越多,就運用得越好。”
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過程中,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出發,提出了一系列需要研究和回答的課題。在2000年初關于“三講”的講話中,同志提出了七個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包括推進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新形勢下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走出去”的開放戰略,臺灣問題,保持社會政治穩定等,要求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抓緊解決。2000年2月,在廣東考察并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時,同志強調:“在加強黨的建設方面,我們需要研究解決的新情況新問題也不少。比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如何正確處理好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系,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如何發揮好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動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如何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好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的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如何加強對流動人口中的黨員和進入各類非公有制單位的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發揮他們的作用,等等,就很需要進一步研究,并盡快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政策措施。”2000年6月,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同志從社會發展規律的高度,提出了四個需要全黨共同深入研究、從思想上政治上進一步取得科學認識和作出正確回答的大問題,即如何認識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如何認識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如何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實踐過程對人們思想的影響,如何認識當今的國際環境和國際政治斗爭帶來的影響。在準備慶祝建黨80周年大會講話的過程中,同志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課題,組織有關部門進行了專門和深入的調查研究。正是在對現實問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我們黨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當今世界和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無論從國際還是從國內看,我們都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黨要應對挑戰,繼續前進,必須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如果因循守舊,停滯不前,我們就會落伍,我們黨就有喪失先進性和領導資格的危險。
“三個代表”就是對這些時代課題從戰略上所給予的回答,也為解決這些課題指明了根本性的方向和思路。同志一再強調,深刻認識和全面、正確地把握“三個代表”的要求,必須“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緊密結合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最新發展和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的實際,緊密結合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發展要求,緊密結合我們黨員干部隊伍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抓住那些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研究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調研,努力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尋找正確解決問題的答案。”對現實生活提出的問題,要善于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摸清情況,掌握第一手的資料,然后經過科學的提煉、概括和總結,從中找出帶規律性的東西。“三個代表”不僅要求我們認真研究時代提出的問題,而且對于我們回答各種時代課題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只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理論基礎和指導,我們所面臨的一系列重大課題才能得到正確合理的解決。
堅持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
時代,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它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變動的。因此,所謂時代精神,最根本的就是永不停息地發展進步的精神。當年,恩格斯在論述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所作的變革時曾經指出:整個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其中各個似乎穩定的事物以及它們在我們頭腦中的思想映象,都處在生成和滅亡的不斷變化中。在這種無限發展的思想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終的東西、絕對的東西、神圣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滅亡的不斷過程、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么都不存在。”這種無限發展的思想,要求我們把一切事物都當作過程、而不是當作最終結果來看待。因此,馬克思主義的辯證發展觀要求我們以與時俱進的態度來對待一切事物,也包括對待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三個代表”的時代精神,本質上就是這種與時俱進的精神。
在2001年1月召開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同志再次明確提出了“與時俱進”的概念,指出:“我們必須始終站在時展前列,不斷把事業推向前進。”“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運用當代最新知識豐富自己,不唯本本,不守教條,與時俱進,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
與時俱進,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同志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基本特征和發展規律的角度指出:“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8月31日他在國防大學進一步展開指出:“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一切否定和放棄馬克思主義的言行都是錯誤的,都必須堅決反對。但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絕不能采取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態度,而應采取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堅持一切從發展變化著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看作是不斷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科學。”“實踐沒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沒有止境。我們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們。這是社會前進的基本規律。”
馬克思主義要與時俱進,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也要與時俱進。如同世界上其他任何事物一樣,黨的發展、黨的建設、黨的前進,都是作為一個過程而存在的。在無限發展的歷史進程面前,我們黨沒有任何停滯或停步的理由。面向未來,黨要繼續前進,黨的建設需要繼續前進。所以,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已經載入史冊。在我們的前面,還有更長的道路要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全黨同志都絕不能固步自封,絕不能畏懼艱險”。始終堅持“三個代表”,始終堅持與時俱進,我們黨就一定能夠創造出新的更加偉大的輝煌。
與時俱進,突出地表現在對創新精神的弘揚和堅持上。同志在提出“三個代表”的同時,創造性地把“創新”這樣一個最初用于技術領域的范疇,引入了政治和黨的建設的領域,賦予其全新的思想內涵,明確指出:“創新,包括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及其他創新。”同志突出強調創新的重大意義,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我們要“集中全體人民的智慧,共同研究和回答關系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新的重大戰略問題,保證我們黨始終走在時展的前列,真正做到‘三個代表’。”
“三個代表”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的創新精神,是與時俱進的典范。“三個代表”從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黨應該怎樣執政、執政到底干什么的問題,黨怎樣保持先進性和生命力、怎樣走在時代前列的問題,深刻揭示了我們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因而成為我們面向21世紀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三個代表”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立足現實,放眼未來,深刻總結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總結了世界文明變遷興亡的經驗教訓,總結了許多國家執政黨成敗興衰的經驗教訓,也總結了我們黨建黨80年的歷史經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的重要理論成果。總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和執政學說,又對其作出了新的重大的發展,賦予了嶄新的時代內容,把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和執政學說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三個代表”,貫穿的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體現的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可以說,與時俱進的時代要求,孕育和催生了“三個代表”;而“三個代表”的豐富內涵,又充分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緊緊把握這種精神,我們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更加切實地實踐“三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