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3 05:16:00
導語:鄧小平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中國為什么要走社會主義道路
鄧小平形成這一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理論有其歷史與理論的淵源,我們是不能忽視以前的馬克思主義者所起到的啟示作用的。19世紀80年代初馬克思提出經濟落后的東方國家有可能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20世紀20年代,列寧進一步指出,一切殖民地和落后國家在先進無產階級的幫助下,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而過渡到社會主義制度。
對于中國為什么要走社會主義道路同樣進行了不懈的探索,本世紀40年代初期,他在《新民主主義論》這篇文章中回答了這一問題,他認為:國際原因,一方面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目的不是想讓中國發展資本主義,而是讓中國心甘情愿地做他們的殖民地,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另一方面,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組成部分,中國依靠共產國際的援助和支持,共產國際也不允許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國內原因,近展史幾經證明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根本行不通,以梁啟超和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想要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想法沒有實現;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也是想讓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造成了軍閥混戰的局面,最后也沒有成功;中國的資產階級和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大不一樣,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很團結力量也很強大,而中國的資產階級還在大城市分散著,不能集中起來。并且他們既不能得罪國民黨又不敢得罪共產黨,所以,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走向資本主義道路。從歷史角度看,中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形成了一種習慣,必須由“一個政黨領導、一個主義指導”。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真分析了中國當時的國情,將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成功地開創了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發展道路。
綜合以上多種原因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必須走社會主義道路,別的道路是走不通的。關于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探索,對以鄧小平為領導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探索起到了前導和借鑒作用。
鄧小平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揭示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沒有出路。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鄧小平認為中國近代史證明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根本行不通,尤其是國民黨統治中國二十多年,想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結果并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反倒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更沒有什么民主可言,國民黨統治了20多年,中國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證明走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是不能成功的。從現實的角度看,如果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那就會出現少數人暴富多數人長期貧困的情況。1984年,鄧小平在回答人們關于如果中國不走社會主義道路,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人民是否也能站起來的提問時,明確指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十分重要,堅持社會主義對中國也十分重要。
二、中國為什么必須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一個國家要實現社會的發展,實現長治久安,必須找到一條既適合自己國情、又符合時代需要的發展道路。在中國,這條發展道路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從歷史上看,20世紀50到60年代,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剛剛出現,各國紛紛效仿蘇聯模式,即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1949年建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我們也在學習蘇聯模式,我們漸漸發現蘇聯體制的一些弊端,1956年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以蘇為鑒”,要走自己的路,學習好的,摒棄不好的。隨后的60到70年代,很多社會主義國家紛紛探索一條適合本國發展的社會主義道路,即具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這些國家中南斯拉夫不顧蘇聯的威脅,率先成為突破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也在逐步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從理論上看,鄧小平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論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關系原理,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開辟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它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事業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項艱巨而偉大的事業,在它的發展道路上沒有什么現成經驗可吸收借鑒,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從總結的長期的歷史經驗中可以看出,我們必須從本國的實際出發來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在歷史上我們曾幾度出現為了在短期內實現現代化、趕超發達國家而制定的嚴重脫離我國國情、超越實際的政策以致國民經濟遭到巨大損失。歷史的教訓一次次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制定發展道路必須立足于中國國情,立足于我們自身的努力。鄧小平在1984年會見日本首相的時被問及領中國走什么樣的路,是傳統的社會主義老路資本主義道路。鄧小平回答道:“我們不能走這兩條路,我們要開辟一條新路,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從現實上看,以前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現在已經轉變為資本主義制度,本來由于蘇聯原有模式積弊太深,他們通過改革想要使國家好轉過來,但其改革選錯了方向,在改革中沒有堅持社會主義道路,而是放棄了社會主義,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后果是經濟上兩極分化,政治上民族分裂,從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大國到十五個小國,從世界第二軍事政治大國到現在沒有什么世界地位,實踐證明蘇聯的改革是失敗的。而古巴和朝鮮繼續走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沒有長足的進步。這啟發我們一定要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傳統的老路走不通,走資本主義邪路又不行,所以我們只能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路,盡管這條發展道路還很艱巨也很漫長,但是我國二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理論上有很多新突破,在實踐上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所以我們一定要沿著鄧小平所開創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進。
參考文獻:
[1]及秀芹,建設社會主義必須走自己的路.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6,(1).
[2]李蓮春,鄧小平的社會主義發展思想.探求,1996,(S1).
[論文關鍵詞]鄧小平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中國特色
[論文摘要]人類發展社會主義道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做出理論的概括。鄧小平創造性地形成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論,要想更好地理解這一理論,我們必須了解中國為什么要走社會主義道路,以及中國為什么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 上一篇: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探究論文
- 下一篇:鄧小平黨風廉政建設思想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