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必要性及路徑選擇

時間:2022-10-21 08:58:17

導語: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必要性及路徑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必要性及路徑選擇

一、新時期黨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必要性

端正黨風、反對腐敗,關系民心向背,關系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黨的執(zhí)政地位的鞏固,關系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中之重。

(一)國內外的歷史經驗要求進行反腐倡廉建設

水不流則腐,官不廉則敗。中國共產黨深知廉政的重要性,從建黨起就一直重視反腐倡廉建設。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兩個務必”,要求全體黨員在革命勝利后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謹防糖衣炮彈的攻擊。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領導并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果斷地處理了劉青山、張子善案件,對黨員、干部進城后注意反腐倡廉、拒腐防變起了很大的警示作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從黨風廉政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出發(fā),指出執(zhí)政黨的黨風問題是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強調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2]從國際共運史來看,蘇聯(lián)解體的根本原因是蘇共蛻化變質,失去了人民對它的支持。戈爾巴喬夫全面破壞了蘇共,使蘇聯(lián)人民失去了值得信賴和依靠的主心骨,使國家失去了穩(wěn)固的政權基礎,也使戈爾巴喬夫的蘇共失去了民心。蘇共亡黨的教訓告訴我們,要想長久執(zhí)政就必須取得人民的支持。而要得到人民的支持,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反腐倡廉建設,加大反腐的力度,保持黨的廉潔性。

(二)國內腐敗問題的嚴重性要求進行反腐倡廉建設

自十八大提出堅定不移地反對腐敗以來,我國加大了反腐的力度和強度,暴露出來的腐敗問題其嚴重性令人瞠目。截至2015年3月20日,十八大后全國已有99名副部級以上官員和軍級以上軍官落馬,包括2015年被宣布查處的11名省部級官員;2014年被宣布查處的副國級以上官員4人、省部級官員36人;十八大以后被宣布查處的軍級以上軍官30人;十八大至2013年底被宣布查處的省部級官員18人。這些數(shù)字一方面說明了我國反腐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從另一方面也反映我國腐敗的嚴重程度,腐敗人員之多、官銜之高、涉事金錢數(shù)量之巨大,都大大超出了普通民眾的想象。反腐倡廉建設已成為黨目前刻不容緩的任務。

(三)腐敗問題造成的嚴重后果要求進行反腐倡廉建設

腐敗給我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使得大量的社會財富流入腐敗官員之手。胡鞍鋼教授認為,在90年代后半期,我國各種腐敗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消費者福利損失平均每年在9875億—12570億元之間,占當年GDP總量的13.2%—16.8%。時至經濟高速發(fā)展的當今,腐敗問題造成的損失更加巨大。據(jù)2015年最高檢察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做的報告,2014年我國查辦貪污、賄賂、挪用公款100萬元以上的案件3664件,同比上升42%。這些都意味著每年流入貪污人員手中的金錢數(shù)目巨大。官員的巨額“灰色收入”與普通民眾看病難、上學難等社會問題形成鮮明對比,容易引起民眾的仇富心理和社會的不穩(wěn)定。腐敗使得人民對黨員干部失去信心,一定程度上動搖了黨執(zhí)政的基礎。國家公務人員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量官員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取私人利益,貪污腐敗現(xiàn)象極其普遍,嚴重破壞了黨員干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黨,其發(fā)展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如果人民群眾對黨員失去了信心,那么黨穩(wěn)定執(zhí)政的基礎也就不復存在。因此,腐敗問題的嚴重性,要求我黨必須繼續(xù)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提高官員的素質,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重新樹立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歷史經驗和實際狀況要求黨必須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只有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才能有效地改善群眾與黨員干部的關系,緩解干群矛盾;只有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才能保持黨員干部的純潔性,從而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才能使黨永葆活力,繼續(xù)帶領中國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推進反腐倡廉建設路徑選擇

黨風問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反腐倡廉建設是黨需要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為此,要根據(jù)現(xiàn)實和時代的要求,通過法治、教育和監(jiān)督等各種手段,完善反腐倡廉的法制建設,提高官員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從而有效地推動反腐倡廉建設。

(一)法治是反腐倡廉建設的必由之路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是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在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法治。首先,需要完善我國懲治腐敗的法律體系,做到有法可依。目前我國涉及反腐敗的法律主要有《刑法》、《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法》等一系列法律,但是更多的是靠黨和政府的一些政策文件、制度、黨紀、政紀等,缺乏一整套完整的法律體系。此外,僅有的幾部法律中也存在問題,例如目前我國貪污罪和受賄罪適用的是同一定罪量刑標準等。而美國自1883年以來先后出臺了《政府行為道德法》、《聯(lián)邦貪污對策法》、《有組織勒索、貪污賄賂法》等多部法律,對治理美國的貪污腐敗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可以借鑒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有效治理腐敗國家的做法,制定相關專項法律,形成預防和懲治的法律體系。其次,廣大人民群眾和黨員干部要加強對相關法律的學習。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員干部必須要學法懂法,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知法懂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黨員干部違法犯法的機會。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學習相關法律,可以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不助長貪污腐敗之風,同時也可以監(jiān)督黨員干部的行為。通過加強學習和群眾監(jiān)督,促使黨員干部知法懂法守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源頭上預防腐敗的發(fā)生。第三,對于違反法律的黨員干部要嚴懲不貸,做到執(zhí)法必嚴。對于貪污腐敗的黨員干部,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量刑和處理。一方面,表明黨和國家絕不姑息貪污腐敗的黨員干部,對其他的黨員干部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表明黨對違法犯罪的黨員干部絕不包庇袒護,使人民對黨充滿信心。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內容

思想教育是我們黨的政治優(yōu)勢,也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基本經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fā)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們追求物質利益之心也迅速膨脹起來,貪污腐敗之風也隨之迅速興起。黨要對黨員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并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源頭上有效地預防腐敗。首先,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從以前的溫飽問題無法解決到現(xiàn)在的物質財富充足,很多官員看到了金錢帶來的諸多好處,于是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撈取金錢,走上了貪污腐敗之路。因此,黨員干部應該切實加強自身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認識到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并不在于金錢的多少,而在于人的自我價值能否得以實現(xiàn),物質生活固然重要,精神滿足更加重要。其次,黨員干部要強化執(zhí)政為民的公仆意識。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堅持領導就是服務、權力就是責任、公仆就是奉獻的理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不顧黨和人民的利益。要加強黨員干部的宗旨觀教育,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踐行“三嚴三實”,嚴格杜絕“四風”,在執(zhí)政為民、服務群眾的實踐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加強對權力的監(jiān)督是反腐倡廉建設的重中之重

權力導致腐敗,過大的權力和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是很多官員貪污腐敗的重要原因。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充分發(fā)揮人大和紀委的監(jiān)督作用,加強人民群眾和輿論對腐敗的監(jiān)督作用。首先,充分發(fā)揮紀委和人大的作用。紀委是反腐敗的職能部門,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監(jiān)督職能。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各級紀委要加強對同級黨委特別是常委會成員的監(jiān)督,這表明黨越來越重視紀委在反腐和權力監(jiān)督方面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因此,紀委在實際工作中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推動反腐倡廉建設不斷向前發(fā)展。人民代表大會制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和監(jiān)督機關,在我國民主政治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xiàn)實中存在地方黨委書記兼任人大領導的情況,這樣就大大削弱了人大的監(jiān)督作用,導致黨委書記擁有絕對的權力,極容易走上貪污腐敗之路。因此,在反腐倡廉建設過程中,要改變黨委書記兼任人大領導的情況,保持人大的相對獨立性,發(fā)揮人大的監(jiān)督作用。其次,充分發(fā)揮人民群眾對官員的監(jiān)督作用。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因此當腐敗之風愈演愈烈時,需要人民群眾參與到反腐倡廉建設中來。近幾年的官員腐敗問題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人民群眾的舉報,這說明人民群眾已經切實意識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并積極投身到反腐倡廉建設中去。對此,國家機關要切實地保障舉報人的人身安全,鼓勵人民群眾對官員進行監(jiān)督。第三,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獲取并傳播信息,官員的腐敗信息一旦被披露,立刻會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反腐的力度和速度也會加大和加快。通過加強輿論監(jiān)督,新聞媒體在反腐倡廉建設中能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此外,黨和政府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宣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同時也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報道反腐敗取得的成果,從而推動反腐倡廉建設。綜上所述,反腐倡廉建設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的經驗和現(xiàn)實的狀況要求我們必須大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通過建設完善的懲治腐敗的法律體系,加強對官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通過紀委、人大、人民群眾和新聞媒體的監(jiān)督,來切實地推動反腐倡廉建設。通過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從而使黨真正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核心和引領者。

作者:王友才 單位:山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