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時間:2022-02-02 05:13:00
導語: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黨的十7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對確保黨和人民事業的順利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必須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體現在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作為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新聞工作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為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服務。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是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它不僅揭示了新聞工作的一般規律,而且揭示了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特殊規律,對新聞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過去是我們新聞工作的指導思想,現在和將來仍然是我們新聞工作的指導思想。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黨的十六大的13年中,同志在領導全黨全國人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對黨的新聞宣傳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深入學習貫徹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對于我們進一步做好新世紀新階段的新聞工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概貌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當時,歐美各國工人運動蓬勃興起,涌現了一大批為工人運動鼓與呼的工人階級的報刊。馬克思、恩格斯在創辦、指導和組織這些報刊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馬克賈饕逍攣爬礪鄣幕灸諶蒞ǎ菏裁詞切攣牛裁詞切攣毆ぷ鰨裁詞切攣攀亂擔恍攣毆ぷ饔氳車墓叵擔攣毆ぷ饔肴嗣竦墓叵擔攣毆ぷ饔肷緇岬墓叵擔恍攣毆ぷ魈乇鶚俏薏準緞攣毆ぷ韉男災省⒌匚弧⒆饔煤腿撾瘢晃薏準逗蛻緇嶂饕逍攣毆ぷ韉鬧傅妓枷搿⒎秸朐蠔凸ぷ鞣椒ǎ攣毆ぷ髡叩惱嗡枷胨刂省⒁滴裰端健⒐ぷ髯鞣綰橢耙檔賴攏壞鵲取U廡├礪廴妗⑸羈獺⑾拭鰲⒖蒲В晌薏準兜目蒲枷胩逑怠砜慫賈饕宓鬧匾槌剎糠鄭傅嘉薏準逗蛻緇嶂饕逍攣攀亂擋歡戲⒄棺炒蟆?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是斗爭的產物。無產階級新聞事業是在激烈的階級斗爭中誕生的,它一出現就肩負著與資產階級進行斗爭的政治使命。同樣,作為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也是在激烈的階級斗爭中誕生的,它的出現是無產階級有效運用輿論工具反對資產階級剝削和統治的需要,是無產階級新聞事業誕生和成長、發展之必然。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是實踐的結晶。馬克思、恩格斯在領導工人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的過程中,親自領導和參與了新聞的實踐活動。世界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形成是以馬克思、恩格斯創辦《新萊茵報》為標志的。《新萊茵報》于1849年被迫停刊后,馬克思、恩格斯又創辦了一些革命報刊,并且孜孜不倦地支持和指導其他革命報刊。在長期的新聞實踐中,馬克思、恩格斯不僅用理論指導實踐,而且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理論。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是寶庫的精品。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巨大的思想理論寶庫,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新聞工作領域的運用和拓展,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中的精品。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關于黨的新聞事業是進行斗爭的武器、黨和人民的喉舌、捍衛真理的陣地、統一思想的力量、人民利益的衛士、動員群眾的號角、引導輿論的中心、傳播知識的學校等重要思想,至今仍閃爍著光芒。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是集體的智慧。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是以馬克思的思想觀點為主體的無產階級關于新聞工作的思想理論體系。從狹義講,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主要指馬克思、恩格斯的新聞理論;從廣義講,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是以馬克思、恩格斯的新聞理論為主體,包括列寧、斯大林、、鄧小平、等各國無產階級和共產黨的領袖堅持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新聞理論的思想和觀點,匯集了馬克思主義者的集體智慧,是全人類特別是全體共產黨人以及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寶貴精神財富。
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具有堅強的黨性原則、鮮明的戰斗風格、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聯系群眾的工作精神、嚴謹坦蕩的科學態度等特色,對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實踐意義。
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同志在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13年中,對黨的新聞宣傳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內容十分豐富,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性質、地位、作用、任務,新聞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原則、方法,新聞工作與黨、政府、人民的關系,與經濟、政治、文化的關系,與內政、外交、國防的關系,以及新聞隊伍建設、加強黨對新聞事業的領導等方方面面,全面系統并且富有創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黨的新聞事業、怎樣建設黨的新聞事業這一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新聞工作領域的具體體現;是對馬列新聞理論的中國化,是對、鄧小平新聞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和鮮明的時代特征,在我們黨的新聞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的基本特征。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具有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基本特征。一脈相承的特征表現在:(1)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觀察、思考、指導當代中國的新聞事業。(2)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則、基本觀點。(3)始終堅持黨的新聞工作的基本規律、基本經驗、基本方針。與時俱進的特征表現在:(1)體現時代性。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是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對馬列、、鄧小平新聞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對當代中國新聞工作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指導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2)把握規律性。同志十分尊重新聞工作的客觀規律,并善于準確把握新聞工作的發展規律,指明新聞工作的前進方向。(3)富于創造性。同志十分重視新聞工作的創新,對新聞工作的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了大膽的改革創新。(4)具有先進性。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的行動指南,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不斷繁榮發展的強大動力。
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的歷史地位。(1)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和理論升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和實踐意義。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當代中國的新聞事業在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指導下,牢牢把握正確的導向,不斷加大改革創新的力度,在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的出臺、重大決策部署的實施、重大突發事件的處置過程中,充分發揮了統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的作用,成為重要信息的傳播器、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思想精神的增氧器、社會穩定的調壓器。新聞報道手法不斷創新,新聞報道內容日益拓展;新聞工作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新聞傳媒業日益繁榮發展;新聞傳播手段不斷更新,高新技術得到廣泛運用。導向正確、繁榮興旺的新聞事業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事實雄辯地證明了這一時期的新聞工作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所起的作用,證明了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對當代中國新聞事業的巨大指導作用和重大實踐意義。(2)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它極大地豐富了黨的新聞理論寶庫,對繼承、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一是表現在對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堅持和捍衛上。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給我國的新聞工作者帶來了新的考驗和挑戰。特別是“八九政治風波”前后,有的新聞工作者受資產階級新聞觀的影響,否定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否定我們的新聞傳媒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否定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基本精神,指出了形形色色的反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傾向的危害,捍衛了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基本原則。二是表現在對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上。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新聞工作的時代背景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新聞工作者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聞工作的實踐發生了嶄新的變化。面對這些變化,同志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中國實際出發,就新聞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科學的回答,使黨的新聞理論始終保持與時代同步、與社會同步、與實踐同步,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
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的基本架構和核心內容
(一)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的基本架構
關于新聞事業性質、地位、作用、任務的論述。同志年在新聞工作研討班上的講話,開宗明義談的就是新聞工作的性質、地位、作用、任務問題。他指出:“我們黨歷來非常重視新聞工作。始終認為,我們國家的報紙、廣播、電視等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這既說明了新聞工作的性質,又說明了它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關于新聞工作的任務,他也曾精辟地概括為“四個人”和“兩個傳”,即“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讓黨和國家的聲音傳入千家萬戶,讓中國的聲音傳向世界各地”。
關于新聞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方針的論述。同志反復強調我們的新聞事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年,他就明確指出:“要用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去指導理論、宣傳、教育、新聞、出版、文學藝術等部門的工作,去占領思想文化陣地和輿論陣地。”年,他強調:“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為指導,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年,他指出:“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是全黨各項工作的根本指導方針。宣傳思想戰線必須牢牢地把握這一根本方針,用以指導自己的全部工作。”,他又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的要求,這是黨團結和帶領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長期戰略方針。”
基本方針是我們黨的新聞工作的準則和方向,它回答和解決的是為什么辦新聞事業和為誰服務的問題。1989年,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新聞事業同社會主義的文學、藝術、出版等事業一樣,雖然各有自己的特點和具體發展規律,但是它們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組成部分,都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盡管服務的具體形式、內容、方法不盡相同,但都必須遵循這個基本方針。”1996年,他又強調:“新聞輿論工作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從、服務于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這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模糊,不能動搖。”圍繞一個中心,堅持“三個服務”,這就是新時期我們黨的新聞工作的基本方針。同志緊接著指出:“我們黨指導新聞工作,還有許多其他的方針、政策、原則。這些方針、政策、原則,都是體現和服從黨的路線和這個基本方針的。”這些重要方針政策主要有: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的方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方針;政治家辦報、辦臺的方針;內外并重、內外有別的方針;等等。
關于新聞工作的路線和重要原則的論述。關于思想路線。年,同志提出:“要在新聞工作中堅持黨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年,他又強調,宣傳思想工作“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關于認識路線。同志強調,我們的新聞工作必須遵循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他指出:“我們的新聞工作者要做到真實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進行調查研究,不僅要做到所報道的單個事情的真實、準確,尤其要注意和善于從總體上、本質上以及發展趨勢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實性。”
關于群眾路線。同志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到生活中去,到群眾中去”。他指出:“歸根到底,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群眾,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群眾……我們的新聞工作者要老老實實地向群眾學習,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寶貴經驗、豐富知識、生動語言,努力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新聞工作者。”
關于干部路線。新聞工作應該用什么樣的干部?同志指出:“我們黨一貫強調,要把新聞輿論的領導權牢牢掌握在忠于馬克思主義、忠于黨、忠于人民的人手里”。
關于組織路線。組織路線的主要內容,是要把新聞工作納入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黨對新聞工作的領導。同志強調:“我們的新聞工作是黨的整個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指出:“各級黨委要經常研究討論新聞工作。比如每一段時期的宣傳方針、指導思想、報道重點、宣傳效果等等,都應該在黨委會上討論。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過問新聞宣傳。”
新聞工作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是黨性原則。同志對此作過大量深刻的闡述。年,他說:“我們的新聞工作是黨的整個事業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因此不言而喻,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年,他對解放軍報的同志說:“辦好《解放軍報》,首要的一條,就是必須堅持鮮明的黨性原則。”年,他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又強調:“新聞宣傳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堅持實事求是,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是貫穿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的主線,也是新聞工作的生命線。
關于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提高輿論引導水平的論述。同志十分強調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極端重要性。年政治風波后,他在一次講話中總結一些新聞單位的教訓后沉痛指出:“新聞宣傳一旦出了大問題,輿論工具不掌握在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手中,不按照黨和人民的意志、利益進行輿論導向,會帶來多么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損失。”年,他又說:“輿論導向正確,人心凝聚,精神振奮;輿論導向失誤,后果嚴重。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告訴我們,引導輿論,至關重要。”年,他在視察人民日報社時更是把輿論導向提到一個新的理論和認識高度來強調:“歷史經驗反復證明,輿論導向正確與否,對于我們黨的成長、壯大,對于人民政權的建立、鞏固,對于人民的團結和國家的繁榮富強,具有重要作用。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同志在強調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同時,也指出要努力提高輿論引導水平:“要和新聞單位的同志一道,研究如何不斷提高新聞宣傳的水平和效果,把報紙、廣播、電視辦得有吸引力、感染力,使讀者、聽眾、觀眾愛讀、愛聽、愛看。”
關于做好新聞報道工作和搞好經營創收的論述。同志要求新聞單位集中精力做好新聞報道工作,同時也要搞好經營創收,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很好地統一起來。他強調要精心辦報、辦臺,提高新聞宣傳質量,增強吸引力、感染力。他說:“反映主旋律的精神產品不僅思想內容要健康向上,藝術表現也應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精益求精,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報刊、廣播、電視等都要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勇于創新,努力形成各自的風格和特色。”他還進一步提出要處理好兩個效益的關系。他指出:“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這個基本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我們在宣傳文化工作中要始終把社會效益作為最高準則,當經濟效益同社會效益發生矛盾時,自覺服從社會效益。”年,他在視察人民日報社時,明確地要求報社的同志在集中精力辦好報紙的同時,要努力搞好經營創收工作。
關于保障新聞自由和遵守新聞紀律的論述。自由,從哲學層面講,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相對的自由;從政治層面講,自由從來是有階級性的,有剝削階級的自由,就沒有被剝削階級的自由;從新聞層面講,新聞自由是始終受制于統治階級的政治需求和階級利益的。同志在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中,總是既強調要保障新聞自由,同時又強調要遵守新聞紀律。年,他說:“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新聞不再是私有者的事業,而是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我們的憲法規定,言論、出版自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廣大人民群眾享有依法運用新聞工具充分發表意見、表達自己意志的權利和自由,享有對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輿論監督的權利和自由。”但他又指出:“任何自由從來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在任何一個國家中,都不存在絕對的毫無限制的‘新聞自由’。在國際上還存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對立,在國內階級斗爭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的情況下,自由就不能不帶有階級性。”在這里,同志不僅明確肯定了我國存在新聞自由的現實和法律依據,同時也深刻揭示了不同社會制度下新聞自由的階級性本質。
同志還深刻闡述了行使新聞自由權利與承擔社會責任、遵守新聞工作紀律的關系問題。年,他多次講話強調,“報社的同志要有很強的國家利益觀念,嚴守黨、國家和軍隊的秘密,嚴守新聞宣傳紀律。”“要打好政策法律紀律根底。要牢牢掌握中央的方針政策,牢牢掌握國家的法律法規,嚴守新聞工作紀律。”200年,他在同香港記者談話時說:“新聞自由和記者的社會責任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能光講社會責任,不講新聞自由;但你也不能光講新聞自由,不講社會責任。這兩者要結合起來。”年,他又一次強調新聞單位要“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宣傳紀律,切實做到令行禁止。該管的要管住,重要的宣傳陣地和傳播手段,一定要把好關口,絲毫不能出問題。”
關于加強黨的領導和新聞隊伍建設的論述。加強黨對新聞工作的領導,是做好新聞工作的根本保證,是黨的新聞工作發展進步的關鍵。同志曾明確指出:“加強黨對新聞工作的領導,主要是要抓好新聞宣傳的政治方向,抓好新聞改革,抓好新聞工作的經驗總結,抓好新聞隊伍的建設、特別是領導班子的建設。”同時,他強調,抓好新聞隊伍建設,既要抓業務建設,又要抓作風建設;既要重視學習,又要重視實踐;既要打好“五個根底”,又要發揚“六個作風”,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新聞工作隊伍。
關于我國新聞事業對外宣傳工作的論述。對內宣傳和對外宣傳是新聞宣傳工作的兩翼,同志十分強調兩翼齊飛。1990年,他在有關會議上指出:“對外宣傳的工作是爭取人心的工作,我們在對外宣傳時一定要認清對象,區別對待,要增強我們新聞輿論宣傳的針對性,我們的對外宣傳重點是要爭取國外中間群眾。”1993年,他強調:“搞好對外宣傳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工作。”1999年,他再次發表重要講話,對10多年來我們對外宣傳工作的經驗教訓作了全面深刻的總結,對對外宣傳工作的地位與作用、目標與任務、原則與策略等問題作了全面的闡述,對做好新形勢下的對外宣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的核心內容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的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五論”:喉舌論、生命論、導向論、創新論、根底論。同志強調“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應準確、鮮明、生動地宣傳中央的精神,應及時、如實、充分地反映人民群眾的意愿。”“喉舌論”始終著眼于新聞媒體的政治屬性,把新聞工作作為黨的事業的重要部分來強調;始終著眼于黨和人民的主體地位,把新聞媒體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來定性;始終著眼于新聞工作的重要作用,把新聞工作的性質、地位和作用聯系起來闡述。同志強調“黨的新聞事業與黨休戚與共,是黨的生命的一部分。”“生命論”是同志對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發展和創新。同志從“福”與“禍”的角度闡述了導向問題的極端重要。“導向論”闡明了引導輿論是新聞工作的使命和任務,把握正確導向是新聞工作的重要政治責任,是搞好新聞工作的關鍵所在。同志關于新聞工作要創新、新聞隊伍要打好根底的思想,都十分重要,在同志關于新聞工作的重要論述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以上“五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五論”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喉舌論”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性質,“生命論”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地位,“導向論”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任務,“創新論”強調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動力,“根底論”抓住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根本。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新聞工作,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新聞工作,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尋找新途徑新辦法,開創新局面,使新世紀新階段黨的新聞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有力地推動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進程。我們深信,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指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必將更加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