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時間:2022-04-23 02:57:00

導語: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堅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黨和人民團結一致、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思想保證。做好新形勢下的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始終著眼于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只有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形態領域指導地位,才能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凝聚力量。15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經歷了各種考驗,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80多年來,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并且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它,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牢固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才能堅持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保證全黨和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

只有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才能保持我國的社會政治穩定。思想穩定是政治穩定的前提。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以此為基礎的思想上的穩定,就很難保持社會的政治穩定。尤其是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價值觀呈多樣化趨勢,意識形態領域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日趨復雜,統一思想的任務很重,凝聚力量的任務很重,維護穩定的任務很重。這就要求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深入回答干部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統一思想中維護穩定。如果動搖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勢必導致人心大亂,天下大亂,給黨和國家帶來災難。這是絕不允許的。

在新形勢下,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尤為重要。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使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同時要看到,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任務依然艱巨。從國內看,一方面,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的有力推動下,經過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馬克思主義在創新中不斷發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逐步形成;另一方面,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非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也會有所滋長,小生產的思想觀念、封建殘余的思想觀念、愚昧落后的思想觀念、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觀念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滲透、相互激蕩更加突出。從國際看,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和較量是長期的、復雜的,有時甚至是非常尖銳的。西方敵對勢力正加緊對我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圖謀。在意識形態領域,他們企圖通過各種手段對我國進行思想滲透,目的就是要動搖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搞亂人們的思想。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必然會長期面對各種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滲透活動。對此,全黨同志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的同志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做到警鐘長鳴。我們要始終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高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生動而具體地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內涵,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典范,也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典范。在當代中國,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高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幟,就是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旗幟。在當代中國,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最根本的就是要把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系黨和國家工作的全局,關系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是擺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絕不允許搞指導思想多元化。在國際局勢復雜多變、國內形勢深刻變化的條件下,意識形態領域不可能純而又純,有一些噪音、雜音,難以完全避免。關鍵是要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仗。黨的各級組織都要增強責任意識和陣地意識,切實加強對宣傳思想工作的領導,做到守土有責。大量事實證明,思想文化陣地,馬克思主義不去占領,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就會去占領。一切思想文化陣地,一切精神文化產品,都應成為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的陣地,不能給違反四項基本原則、違反改革開放政策、違的方針政策的錯誤思想觀點提供傳播渠道。特別是新聞出版戰線,要把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廣泛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職業精神職業道德的學習教育活動,務求學出成效。

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勇于和善于回答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實際問題。理論如果脫離實際,成為一種空洞的說教,其指導作用就無從談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是通過武裝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來實現的。其指導地位牢不牢,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看我們的理論工作是否具有說服力、感召力和戰斗力,能否及時總結黨和人民在實踐中創造的新經驗和獲得的新認識,能否正確回答現實生活提出的干部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不斷研究新情況、回答新問題,緊緊圍繞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十四個如何”和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需要進一步研究并切實抓好的九個方面的工作,組織力量,集體攻關,推出一批有社會影響、有理論深度、有創新價值的理論成果。

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采取正確的政策和方法。要認真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重在建設,加強正面引導,不搞無謂爭論。處理意識形態領域的問題,要堅持中央確定的正確方針,正確區分學術問題、思想認識問題與政治問題的界限。對學術問題提倡民主討論、平等交流;對一般思想認識問題要積極引導、多做工作;對事關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則的問題要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對錯誤觀點不能聽之任之,更不允許公開傳播,確保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