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理論問題論文

時間:2022-09-01 04:51:00

導語:馬克思主義理論問題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理論問題論文

2006年3月31日,美共經濟委員會委員、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天文物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自然、社會和思想》主編歐文·馬魁特在中央編譯局作了題為《被全球化影響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講座,認為當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框架完全沒有過時,但是全球化推動的經濟和科技發展向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分析提出了若干理論問題,需要我們重視和解答。講座的主要內容如下。

工人階級的界定問題

由于對外投資或將生產外包到不發達國家,以及由于經濟中非物質性的商品和服務的比重加大,發達國家產業工人的相對和絕對數量都在下降。但是,馬克思將工人階級界定為生產剩余價值的雇傭勞動者,因此像編輯、教師和歌手等生產非物質性服務的雇傭勞動者也是工人階級。馬克思主義應該重新回到馬克思的這一定義,從工人階級的教育水平、工作性質和工作場所等方面的變化來研究當代工人階級的特征。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工人階級的國際團結問題

在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工人階級的狀況在惡化:工資下降,退休金減少,工作時間延長,國家對醫療和教育的預算削減。農業領域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資本主義使發達國家農民和發展中國家農民相互斗爭,展開貿易戰。資本的理由是,面對全球化市場上不發達國家的低工資勞動力的競爭,它不得不這樣做。在這里,資產階級使發達國家的工人階級和發展中國家工人階級的利益相互對立。我們需要發展出一種戰略,將發達國家工人階級的利益和發展中國家工人階級的利益聯合起來,將世界上最大的兩大工會組織世界工聯和國際自由工聯聯合起來。現在迫切需要對這一問題進行理論研究。

社會主義國家的混合經濟問題

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兩個階段。在社會主義階段實行按勞分配制度。在共產主義階段將實行按需分配。而中國和越南這樣的社會主義導向的經濟并不屬于這兩階段論中的任一階段,它們只是屬于社會主義導向的混合經濟,這些混合經濟利用了國外和國內的資本,而且開始以一種新的非對抗性的斗爭方式調節資本主義部分。馬克思主義對此應該發展出新的理論概括。

社會主義國家接受外國投資和對外投資問題

當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投資以及社會主義國家的對外投資,似乎都不能用傳統的帝國主義論來解釋。盡管任何資本主義投資都涉及剝削剩余價值,但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指導資本流向社會平衡發展所需要的領域,社會主義國家接受外國投資也是為了最大增長而不是最大利潤。所以外國資本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投資不能被認為是帝國主義行為。

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有企業對外投資也不能被認為是帝國主義行為。這些企業當然也從外國工人身上取得剩余價值,它們在資本主義反勞工的大環境下,為了取得競爭力不得不這樣做。如果取得的剩余價值最終壯大了社會主義國家,那么這種行為就不應該被認為是損害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

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技術結合的問題

資本反對對科學技術進行辯證的解讀。馬克思主義者應該重視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技術的結合,這對人類解放有巨大的作用。美國曾經有一門反動的所謂“生物社會學”的學科,認為基因決定白人應該成為統治階級,黑人不能接受高等教育。20世紀60年代,紐約基礎教育系統接受了這套觀點。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家將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結合起來與這套謬論斗爭,終于改造了紐約的基礎教育系統,在這一過程中,美共起了領導作用。

在全球化時代,出現了全球變暖和轉基因農產品問題。關于全球變暖,現在主流的看法是,這個過程是緩慢的。但是,在唯物辯證法看來,漸變可能轉變成劇變。關于轉基因農產品,主流的看法是一個轉基因農產品產生一個結果,而且這些轉基因農產品之間互不影響。然而,唯物辯證法認為,一個變化可能產生很多結果,多種變化導致更多的結果,它們之間再相互交叉影響,將可能產生劇變。

很明顯,全球化向我們提出了很多困難的理論問題。重視這些問題并回答它們,以使馬克思主義理論遺產保持鮮活,將對人類的進程產生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