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對當代企業價值
時間:2022-09-17 11:31:17
導語: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對當代企業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工業化生產方式推進了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但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嚴重的生態問題。在市場經濟中,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是我國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也是企業承擔生態文明建設主體責任的重要指引。本文以馬克思主義生態觀中人與自然關系的內涵為起點,歸納了其基本特征,并以寶鋼為例具體剖析了我國鋼鐵企業的生態責任現狀,依據馬克思主義生態觀,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生態環境問題,這對于自然、人類和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發展變革;現實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內涵與主要特征
(一)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內涵馬克思主義中的生態思想是對“人類同自然的和解和人類本身的和解”思想的拓展。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本質上不是要解決生態問題,而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因此,可以從人類、自然和社會三個角度進一步闡述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思想。
1.自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前提。自然界是人類物質生活資料的來源,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都離不開自然。自然界為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提供了兩類物質資料,一類是天然的生活資料,另一類是天然的生產資料。馬克思說:“一個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沒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參加自然界的生活。”歷史的產生是依靠于客觀存在的自然界實現的,在人類對自然界的實踐活動中,創造出了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這些方式反過來又推動了人類經濟社會向前發展。
2.人類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是自然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說過,“我們統治自然界,絕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一樣,絕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一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血肉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和存在自然之中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肉體和人類身上展現出的動物特征都充分顯示出人類將永遠無法脫離自然界而獨立生存和發展。人類從自然界中分化出來,通過物質生產活動實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實現了從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變,最終創造了人類社會。
3.人與自然是在實踐基礎上的統一整體。人與自然是辯證統一的,統一性主要表現在人類的實踐活動對自然界的依賴性。人類要想實現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就一定離不開對自然界進行客觀的實踐活動,而這一活動又要以自然界的存在為客觀前提。人類在實踐過程中必然會和社會、自然之間產生各種各樣的聯系,這種密不可分的聯系就構成了復雜的相互影響的網絡關系。要想在這種關系中追求人與自然之間有序、和諧發展,就要改變其中不合理的生產關系。環境問題的源頭是社會問題,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是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因此,人與自然的對立統一產生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而這種矛盾的產生是人類實踐勞動所導致的。要想從源頭上治理生態問題,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對生產方式和生產制度進行變革,只有改善了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制度,才能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可持續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主要特征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是基于實踐唯物主義思想而形成的理論體系,是關于生態問題的基本觀點和理解,依據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主要思想和內容,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首先,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是在實踐基礎之上產生并且發展起來的,實踐是人與自然實現統一的前提,具備了實踐性的特征;其次,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觀對舊的自然觀和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狀況進行了批判,克服了舊自然觀中的不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又具有了批判性;最后,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始終以人為中心,把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作為最終的目標,是以人為中心的。因此,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具有實踐性、批判性和以人為中心的基本特征。
二、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在企業的應用———以寶鋼為例
生態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總體布局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這一建設離不開理論指導。因此,在生態文明問題上我們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把握好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和生態建設之間的聯系,而生態建設離不開對生產方式和生產制度的變革。在我國,變革主要通過各行業體現出來,本文主要借由鋼鐵行業中的典型企業———寶鋼來闡述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對當代企業的指導意義和主要影響。(一)寶鋼概況寶鋼自成立以來,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技術領先優勢,積極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另外,寶鋼作為鋼鐵行業的龍頭企業,主動承擔社會環保責任,是首家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鋼鐵企業,十分重視環境經營,并形成了綠色采購管理體系。在我國去產能、降成本的背景下,了多項改革措施,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二)寶鋼生態責任履行現狀企業的生產和環境之間是辯證統一的,環境是企業進行生產的前提和基礎,自然環境為企業的生產提供了大量資源與能源,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與來源。但是,自然環境也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制約了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寶鋼正是認識到了這一嚴峻現狀,將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思想作為企業進行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主要指導思想,并做出了一系列的舉措。具體如下:
1.發展理念的變革。在追求建設“美麗中國”的遠大目標下,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十分重視,寶鋼面對當今的發展方向,由傳統的發展理念轉變為可持續發展理念,構建了可持續發展保障體系。這一體系主要包括環境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等,并主動開展內部審查以及進行管理成果評價,主動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并進行改進。以能源和環境的結合改善為目標,對能源和環境管理體系采取統一化管理。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指引下,寶鋼變革了思維方式,轉變了發展理念,正確認識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實現了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相處。
2.發展方式的變革。要想實現綠色、循環和低碳的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對資源消耗型的工業經濟增長方式進行必要的變革。在環境成本控制方法上,寶鋼最初只采用了事后控制的單一目標管理方法,由此導致環境成本控制效率低且缺乏全面系統性,沒有對生產前后的環節進行同樣的監控與管理。但寶鋼通過變革發展方式,采用綠色產業鏈,運用以生命周期為基礎的環境成本控制方法,通過對每一階段的成本進行分析和控制,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環境成本并減少環境的負荷量,是對傳統方法的有效創新,是緩和資源緊張、減少污染、實現生態化生產方式的重要途徑。
3.信息披露的變革。近幾年,寶鋼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指導下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是卓有成效的,環境投入逐漸增加,污染排放逐步減少。環境信息披露在形式上更加多樣詳細;在披露內容上,減少了語言性的描述,增加了數據性的內容。
三、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為企業履行生態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舊的自然觀中對于企業與自然的關系研究不充分,而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創新,并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需要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指導下明確企業的生態責任,從而可以平衡企業、自然和人類之間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生態觀下的企業生態責任研究,增強了企業在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和承擔生態責任的自覺性與主動性。馬克思主義生態觀中包含了企業生態責任理念,這種理念回答了企業為什么要履行生態責任以及如何履行的問題,對當代企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從而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通過以上論證,對于生態問題,黨和國家不僅在理論上進行了完善與發展,并且在實踐層面也在不斷探索如何正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國家指導企業進行生態文明建設,變革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實現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相處,貫徹落實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生態文明建設在社會主義總布局中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在新時代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丹.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1.
[2]李崇富.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及其現實意義[J].湖南社會科學,2011(01):15-21.
[3]董云飛.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視域下我國低碳經濟發展路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2
[4]董強,萬少東.論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特征[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4(05):5-7.
[5]褚海萍.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研究在中國[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83-87.
[6]尹夏蘭.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視域下的企業生態責任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14.
[7]張彬.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大慶:東北石油大學,2015.
作者:梁超 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 上一篇:風險管理在骨科護理的臨床作用
- 下一篇:茶話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