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概論》模擬測試(三)
時間:2022-08-29 03:47:00
導語:《思想概論》模擬測試(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
1.()中國共產黨確定了把思想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
A中共九大B中共十大
C中國十一屆六中全會D中共十二大
2.第一次提出“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這個根本思想原則的著作是()
A《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B《(共產黨人)發刊詞》
C《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
D《新民主主義論》
3.最早提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著作是()
A《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
B《(共產黨人)發刊詞》
C《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
D《新民主主義論》
4.后的新文化運動的性質是()
A舊民主主義性質B社會主義性質
C新民主主義性質D民主主義性質
5.國際統一戰線是中國建設取得勝利的()
A決定條件B必要條件C依靠力量D團結對象
6.標志人民民主專政理論完全形成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義論》B《論聯合政府》
C《將革命進行到底》D《論人民民主專政》
7.我國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來的經濟體制是()
A市場經濟B商品經濟
C計劃經濟D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
8.1952年到1952年開展的“三反”運動是()
A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
B反貪污、反腐化,反官僚主義
C反貪污、反偷稅漏稅、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
D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
9.首次提出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任務的著作是()
A《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B《論十大關系》
C《論人民民主專政》
D《關于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10.()在中共八大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實行“三大主體、三大補充”的設想
AB劉少奇CD陳云
二、多項選擇題
1.思想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是()
A近代中國社會和革命運動發展的客觀需要和必然條件
B新的社會生產力增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
C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入和傳播
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
E20世紀前中期世界和中國政局的變動
2.提出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內容是()
A土地革命B武裝斗爭C黨的建設D統一戰線E農村根據地建設
3.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是()
A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
B沒收蔣、宋、孔、陳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
C發展生產,繁榮經濟
D保護民族工商業
E公私兼并,勞資兩利
4.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主要內容是()
A沒收官僚資本B沒收地主的土地
C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的工業化
D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5.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和方針是()
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B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C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
D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6.在“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中,提出重工業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應該是()
A發展工業必須和發展農業同時并舉
B在更多地發展農業和輕工業的基礎上發展重工業
C三大類別的排序應為重、輕、農
D以工業為主導,農業為基礎
7.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表現在()
A有利于加強和改善共產黨的領導
B有利于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C有利于維護社會的長期穩定和一國兩制的進展,實現社會祖國的和平統一
D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8.人民民主專政是民主和專政的辨證統一,它表現在()
A民主和專政性質不同,是互相排斥的
B民主與專政是相互割裂的
C民主與專政有各自不同的對象和方法
D民主和專政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
9.黨的思想建設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
A健全黨內斗爭原則B加強黨的理論教育
C進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D加強黨的基本知識的教育
10.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各個歷史階段統一戰線的()
A倡導者B創建者C組織者D領導者
三、名詞解釋題
1.南昌起義
2.國民黨一大
3.運動
4.新文化運動
四、簡答題
1.怎樣理解獨立自主是中國革命的建設的基本立足點?
2.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五、論述題
怎樣理解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是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