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概論》模擬試卷(六)

時間:2022-08-29 03:53:00

導語:《思想概論》模擬試卷(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概論》模擬試卷(六)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個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正確的答案,并將其號碼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1.中國共產黨八七會議召開的地點是

A.漢口

B.上海

C.南昌

D.廣州

2.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最主要錯誤是

A.害怕工農運動

B.反對土地革命

C.放棄革命領導權

D.一切服從國民黨

3.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起義是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百色起義

D.平江起義

4.無產階級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

A.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

B.武裝奪取政權,戰爭解決問題

C.建立人民軍隊

D.進行經濟建設

5.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是

A.合法斗爭

B.秘密斗爭

C.武裝斗爭

D.創建紅軍

6.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

A.工人問題

B.農民問題

C.知識分子問題

D.軍隊問題

7.中國共產黨創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A.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B.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C.海陸豐革命根據地

D.陜北革命根據地

8.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寫于

A.1928年10月

B.1928年11月

C.1930年5月

D.1933年10月

9.中國共產黨六大召開地點是

A.巴黎

B.柏林

C.東京

D.莫斯科

10.提出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中心內容是

A.武裝斗爭

B.土地革命

C.創建根據地

D.創建工農紅軍

11.中國的武裝斗爭實質是無產階級領導的

A.北伐戰爭

B.農民戰爭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12.1928年12月,在總結井岡山根據地分田經驗的基礎上,頒布了

A.井岡山土地法

B.興國土地法

C.五四指示

D.中國土地法大綱

13.國民革命失敗,得到了慘痛教訓,于是有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

A.海陸豐起義

B.黃麻起義

C.廣州起義

D.黃麻起義

14.人民軍隊建設的最根本的原則是

A.黨指揮槍的原則

B.槍指揮黨的原則

C.為人民服務的原則

D.政治工作三原則

15.提出十大軍事原則是在

A.1927年

B.1937年

C.1947年

D.1957年

16.1948年,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基本綱領的文章是

A.《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B.《新民主主義論》

C.《論人民民主專政》

D.《在晉綏千部會議上的講話)

17.1927年國民革命失敗后建立的南京國民黨政權是

A.資產階級政權

B.地主階級政權

C.小資產階級政權

D.地主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政權

18.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觀點,是在

A.三灣改編時

B.八七會議上

C.古田會議上

D.中共六大上

19.1927年,中共八七會議確定的總方針是

A.到農村去建立革命政權

B.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C.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D.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

20.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

A.新三民主義

B.三民主義

C.新民主主義

D.社會主義

21.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對頑固勢力采取的策略原則是

A.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B.堅決打擊的原則

C.徹底消滅的原則

D.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

22.標志著關于人民民主專政理論形成的著作是

A.《論人民民主專政》

B.《將革命進行到底》

C.《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的報告》

D.《新民主主義論》

23.人民民主專政的第一個時期的任務是

A.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

B.進行三民主義革命

C.進行無產階級革命

D.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24.新民主主義社會屬于

A.資本主義體系

B.民主主義體系

C.社會主義體系

D.共產主義體系

25.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中對待富農的政策是

A.征收富農多余的土地財產

B.保存富農經濟

C.限制富農

D.消滅富農

26.提出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兩類矛盾學說的著作是

A.《論十大關系》

B.《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C.《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D.《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

27.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特殊困難首先是

A.資產階級思想影響比較嚴重

B.小資產階級思想影響比較嚴重

C.改良主義思想影響比較嚴重

D.修正主義思想影響比較嚴重

28.黨的思想建設的根本任務是

A.純潔黨的隊伍,保持共產黨的先進性

B.確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完成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重任

C.幫助黨員不僅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

D.克服主觀主義,保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作風

29.中國共產黨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

A.聯邦制

B.民族自決

C.民族區域自治

D.民族平等

30.我國剝削階級制度被消滅的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B.全國大陸的統一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的完成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個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號碼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1.思想的活的靈魂是

A.為人民服務

B.實事求是

C.群眾路線

D.黨的建設

E.獨立自主

2.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是

A.沒收蔣、宋、孔、陳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

B.沒收民族資產階級財產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

C.沒收帝國主義在華財產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

D.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

E.保護民族工商業

3.“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其主要方面有

A.以黨的建設為中心

B.以農村政權為根本

C.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

D.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

E.以革命根據地為戰略基地

4.無產階級堅持和發展革命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則是

A.獨立自主的原則

B.具體分析、區別對待的原則

C.利用矛盾團結多數的原則

D.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靈活性相結合原則

E.又聯合又斗爭的原則

5.人民民主專政的基本內容是

A.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

B.人民民主專政的政體

C.人民民主

D.人民專政

E.選舉自由

6.我國對個體農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必須遵循的原則有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公私兼顧

D.國家幫助

E.積極領導

7.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應當處理好的政治方面的關系主要有

A.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

B.黨和非黨的關系

C.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

D.是非關系

E.中國和外國的關系

8.提出在科學文化領域內,實行的基本方針是

A.百花齊放

B.百家爭鳴

C.古為今用

D.洋為中用

E.改革開放

9.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建黨理論的基本點是

A.正確認識和處理黨內矛盾

B.著重于從思想上建設黨

C.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D.培育黨的優良作風

E.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10.黨的民主集中制與群眾路線的關系是

A.先民主,后集中

B.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C.領導與群眾相結合

D.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E.加強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名詞解釋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2.革命同盟軍

3.城市中心論

4.統一戰線的政策和策略

三、名詞解釋答案: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答:第一,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使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的民族特點和民族形式,成為指導中國人民革命和建設的理論。這種具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既是馬克思主義的東西,又完全是中國的東西。

第二,在內容上,它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揭示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并把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中所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加以科學的總結和概括,使之上升為理論,成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第三,在形式上,它把馬克思主義從歐洲形式變成中國的民族形式,深入淺出地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中國革命的理論和政策。

2.革命同盟軍

答:第一,革命同盟軍指革命領導者在一定時期內,為打倒革命的敵人或達到某種政治目的,根據共同的利害關系而加以團結(聯合)的各種社會力童。

第二,按照被團結對象的不同情況,可分為基本同盟軍和一般同盟軍,或直接同盟軍和間接同盟軍。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農民是工人階級的基本同盟軍,民族資產階級是一般同盟軍;在抗日戰爭時期,廣大的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是工人階級的直接同盟軍,以為代表的親英美派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是工人階級的間接同盟軍。

3.城市中心論

答:第一,“城市中心論”是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內“左”傾機會主義不顧中國國情和革命形勢的變化而堅持的觀點。

第二,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可以首先通過武裝暴動,奪取城市,進而奪取全國政權。俄國無產階級在列寧領導下,曾在一個長時期內主要進行合法斗爭,積蓄力量,待到時機成熟,舉行起義,首先占領城市,然后進攻鄉村。

第三,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黨內犯有“左”傾錯誤的人,則把俄國十月革命在中心城市舉行武裝起義奪取政權的道路加以教條化,機械地照搬,強調“中心城市的武裝暴動”對中國革命仍然具有決定意義。中國共產黨內連續三次出現“左”傾機會主義,他們一再命令中心城市的革命群眾舉行武裝起義,命令紅軍、游擊隊進攻中心城市。這種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城市中心論”觀點和錯誤,曾使中國革命遭到嚴重挫折,幾乎陷于絕境。

4.統一戰線的政策和策略

答:所謂政策,是無產階級及甚政黨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的革命任務而制定的行為準則、規范。所謂策略,是根據客觀形勢的發展變化而制定的相應的行動方針、斗爭方式和手段。

第二,統一戰線的政策和策略問題,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統一戰線中必須經常加以解決的問題。政策和策略是關系到統一戰線和中國革命成敗的大問題。

第三,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和實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方針和策略原則,使統一戰線這一有效武器得到了成功的運用。這些方針和原則主要有,無產階級在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利用矛盾、團結多數的原則;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等等。這些正確的政策與策略的確定,鞏固了統一戰線,為中國革命的勝利提供了保證。

四、簡答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1.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是什么?

2.簡述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

3.為什么說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中國進入了社會初級階段?

4.中國共產黨進行自身建設的有利條件是什么?

四、簡答題答案:

1.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是什么?

答: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制度經歷了新民主主義時期和社會主義時期。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它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在社會主義時期,它實質上是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2)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又具有顯著的中國特色:

第一,從政權組成的階級結構和專政的對象來看,不僅有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聯盟,而且包括工人階級同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聯盟,被專政的只是極少數敵人。

第二,從黨派之間的關系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

第三,從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專政符合我國國情,有它突出的優點。與無產階級專政的提法相比,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確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專政這兩個相互聯系的方面。因此,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更確切地表示出了我同政權的民主性質。

2.簡述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

答:(1)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新民主主義的政治和新民主主義的經濟需要相應的新民主主義文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行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2)所謂民族的,就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帶有中華民族特性的文化。

(3)所謂科學的,就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的一致。

(4)所謂大眾的,就是民主的文化,是為人民服務的文化。所以,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

3.為什么說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中國進入了社會初級階段?

答:(1)1956年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已經建立起來,并成為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

(2)這表明:就三大改造這方面而言,我國已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過渡,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建立起來。

(3)按照我們現在的認識。由于我國沒有經過資本主義充分發展的階段,因此,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初,社會生產力仍十分落后,科技水平也很低下,遠未達到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所設想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水平。這表明:我國此時雖然已進入社會主義,但是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將有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

4.中國共產黨進行自身建設的有利條件是什么?

答:由于中國特殊的國情和中國共產黨的探索創造,中國共產黨進行自身建設具有一些有利的條件:

第一,黨的建設有一個好的思想基礎。中國共產黨的建設一開始在主觀上就是按照列寧的建黨原則進行的,因而黨在思想上和組織上沒有受到歐洲社會和第二國際右傾機會主義思想的影響。

第二,黨的建設有一個好的階級基礎。由于中國工人階級身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具有堅強和徹底的革命性。

第三,黨的建設有一個完整的建黨學說。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黨建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建立起完整的建黨學說,為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為一個朝氣蓬勃、團結奮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

五、論述題(共12分)

以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這些成果與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有何關系?

五、論述題答案:

以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這些成果與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有何關系?

答:第一,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后,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借鑒別國經驗,努力擺脫蘇聯模式消極影響,率先探索申國自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取得了初步成果,提出了許多正確和比較正確的思想觀點。

例如: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思想;把全黨工作重點轉到技術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思想;實現四個現代化關鍵在于科學技術現代化,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的思想;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若干重大經濟關系和政治關系的思想;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思想;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學說和兩類矛盾學說,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的思想;加強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思想,等等。

第二,上述這些思想或者為鄧小平理論所繼承,成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者為鄧小平理論所吸收,成為鄧小平理論的重要思想來源。

第三,探索中所經歷的曲折和失誤,也從正反兩個方面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教訓。正如鄧小平所說:從許多方面來說,現在我們還是把同志已經提出、但沒有做的事情做起來,把他反對錯了的改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還是做這件事。當然,我們也有發展,而且還要繼續發展。鄧小平理論是對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