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創新研究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04 04:10:00

導語:思想政治創新研究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政治創新研究管理論文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在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任何企圖削弱或取消思想政治工作的觀點和做法,都是錯誤和有害的;然而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完成由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的轉換,也將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本文試圖以學習型組織的研究為出發點,并借鑒學習型組織的一些觀念與方法,探討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

一、學習型組織的緣起及內涵

學習型組織(thelearningOrganization)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其所作《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中首倡,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團體學習”、“系統思考”五項“修煉”和“組織結構”、“管理模式”、“組織文化”三種形式的創新。歸納起來,學習型組織的基礎是團結、協調及和諧,核心是在組織內部建立完善的“自學習機制”,精神是學習、思考和創新。我國學者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了構成“學習型組織”的六大要素:①擁有終身學習的理論和機制;②建有多元回饋和開放的學習系統;③形成學習共享與互動的組織氛圍;④具有實現共同愿景的不斷增長的學習力;⑤工作學習使成員活出生命意義;⑥學習組織化使組織不斷創新發展。現在學習型組織已經作為一種全新觀念與重大趨勢在西方管理界引起強烈反響并被付諸實踐。

學習型組織應運而生,其出現有社會、經濟、科學文化進步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知識經濟的迅速崛起,對企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企業主要通過知識而不是金融資本或自然資源來獲取競爭優勢。20世紀70年代以區區幾千美元創業,沒有人會想到今天的比爾.蓋茨已經擁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產而成為世界首富。這個神話和奇跡的創造,是因為一種新型的企業運作模式——學習型組織(或稱為知識型企業)的誕生,它已經將傳統的工業企業遠遠地拋在身后。目前美國排名前25家企業中有20家已經按照“學習型組織”模式改造自己;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業中,也有40%按“學習型組織”模式進行了徹底改造。

其次,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戰略等當代社會主流觀念為“學習型企業”提供了理論支持。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類進入了學習化社會。學習化社會是一個空前要求教育的時代。法國的保羅·朗格朗在1965年世界成人教育會議上首次提出了“終身教育”的概念。他認為,數百年來把人生分成兩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工作,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接受教育應當是一個人從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應當在每個人需要的時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他的這一主張,得到許多成員國的贊同并廣為傳播。千年之交,實施可持續發展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其發展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已成為全世界發展戰略的共同選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一方面將影響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并導致整個社會的深刻變革;另一方面反過來也要求公民具有全新的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以適應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據此,我們每個人唯有不斷地學習,我們的各種團體只有建成學習型組織,才能在這迅變的時代中生存、發展、成功。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同志在2001年5月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高峰會上提出要“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創建學習型社會”。200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02-2005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中也明確要求:“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城市’活動”,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

二、學習型組織對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啟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經濟、政治、文化全面推進的社會主義。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努力培養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發展新型的人際關系,創造良好的社會風尚,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顯然,創建學習型組織將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增強時代感、針對性和實效性。因為,學習型組織是以信息和知識為基礎的組織,這種組織實行目標管理,成員能夠自我學習、自我發展和自我控制。在學習型組織中,學習、知識共享、提高員工的素質將是組織的一項重要職能和目標。在學習型組織中,學習已內化為組織的日常行為,溶入組織的血液之中。主動學習將替代被動學習,系統化學習將替代零星式學習。這樣的組織在實現組織規模擴大的同時,也實現了內在素質的提高。

借鑒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我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強化和創新以下工作:

1.觀念創新——樹立知識價值觀和人力資本觀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之上,以創造性的人力資源為依托,它強調人的素質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借鑒學習型組織為管理導向的思想政治工作應切實內化這種價值觀,一方面致力于全體人員素質的不斷提高和人力資源的持續優化,另一方面對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進行戰略性審視,用人的全面發展理論來豐富思想政治工作。

2.環境創新——創建有助于人們自我發展的民主、和諧、上進的學習組織氛圍

良好的組織氛圍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同時也是一種極好的教育因素。在學習型組織即前述知識性企業中,企業文化是其題中應有之義,它包括企業的廠房、設備、教育、生活福利、環境和產品等構成的物質文化;企業的經營制度、人際關系、領導制度和各種管理規范在內的制度文化;企業的價值觀、哲學理念、經營宗旨、行為準則等精神文化。只有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大文化相結合才能形成企業的整體文化和氛圍。因此,通過環境創新,使全體員工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斷學習,能讓員工體驗到工作中生命的意義,通過學習能創造自我,擴展創造未來的能量,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

3.機制創新——以學習型組織的理念構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學習型組織的理論內涵與思想政治工作是基本相通的。二者在方向上的一致性體現在都是探討促進企業或組織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二者在目標上的一致性體現在都是挖掘員工的潛能,調動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二者在內容上的一致性體現在都是注重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著眼于員工思維方式的轉換和行為觀念的轉變;二者在方法上的一致性體現在都是采取教育、引導、啟發等手段,達到員工的自我提高與團結協作的緊密結合。因此,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從一定意義上說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在新時期的一種新的實現形式,是一種機制的創新。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打造:

第一,領導與管理。學習型組織管理理論強調企業的領導者應用主要精力扮好三個角色:一是優良系統的設計師;二是共同愿景的仆人;三是好教練。因為一個聰明的企業領導人不光要考慮自己怎么輝煌,更要考慮怎樣為員工提供實現輝煌的機會。因此,在學習型組織中,人才開發被放到戰略性的位置,學習被當作不可缺少的競爭戰略。各級領導和管理人員通過各種途徑為從事學習的個人、團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規范學習行為;建立一種促進學習的體系;鼓勵員工提出創新建議;保證知識傳播和學習渠道的暢通;企業資源向從事學習的人員和團隊傾斜,真正體現“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

第二,組織文化。文化是組織的粘合劑。一個學習型組織的文化必須做到:支持并獎勵學習和創新;提倡探索、切磋和試驗;允許犯錯,并將錯誤視為學習的良機,關注全體員工的困難和福利。一個信任和開放的組織文化有一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指能成為員工愿望的遠景,包括企業目標、價值觀和使命感。只有當人們致力于實現共同的理想、愿望和共同關注的愿景時,才會產生自覺的創造性的學習。它幫助組織培養所屬成員主動而真誠地奉獻和投入,從而取代員工對改革的抱怨以及對領導個人愿景的被動服從。這樣的企業文化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交流和知識系統。學習型組織的生命線就是一個自由、開放、便于信息交流和知識傳播的系統:能夠產生新穎而又實用的知識;能夠保證企業內部經營和戰略信息渠道的暢通;企業能從外部方便、快捷地獲取有關知識;信息的傳播是高效的,即能到達需要它的員工和部門手中;各個信息點相互扶持、相互促進。因此,學習型組織十分強調團隊學習和“知識聯盟”。團隊學習的目的是使團隊智商大于個人智商,知識聯盟有助于組織之間的學習和知識共享,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賀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若干問題》,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2]張聲雄編著:《學習型組織的創建》,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