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堅持科學發展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4 09:21:00

導語:黨堅持科學發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堅持科學發展研究論文

摘要:對于一個政黨來說,價值觀是政黨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沒有價值觀,政黨就不能存在,就不能區分政黨之間的差別。政黨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包括政黨的社會地位和物質生存基礎,決定著政黨的價值觀念,其價值觀進一步決定了該政黨的社會行為模式,即它所制定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黨的十七大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精妙地回答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新階段的黨的價值理念,就其本質上講,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價值觀的新提升。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黨的價值觀;思想

十七大政治報告明確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1]。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價值觀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新提升。

一、價值觀是政黨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價值觀對于個人來說,是社會成員用來評價行為、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自己合意目標的準則。價值觀通過人們的行為取向及對事物的評價、態度反映出來,是世界觀的核心,是驅使人們行為的內部動力。它支配和調節一切社會行為,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于一個組織來說,是一個組織對客觀事物和社會活動進行評價和選擇的基本態度。對于一個政黨來說,價值觀是政黨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沒有價值觀,政黨就不能存在,就不能區分政黨之間的差別。盡管有些價值觀是具有普世意義的,在世界范圍內,政黨之間的價值觀紛繁復雜、異彩紛呈,有不少具有某些相通和共通之處,呈現出一定的共性。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事物都包含著共性和個性。共性是類事物的質的規定性,而個性是一事物區別于它事物的特殊規定性。共性寓于個性之中,并且通過個性表現出來。但是,一個政黨總有自己的價值觀,是政黨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政黨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包括政黨的社會地位和物質生存基礎,決定著政黨的價值觀念,其價值觀進一步決定了該政黨的社會行為模式,即它所制定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由于政黨價值觀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化逐步確立起來的,因此,它受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變化影響,同時也受人員更替和環境變化的影響。

在現代社會,人們正是基于相同的追求、需要和利益,在價值觀上取得了認同,形成了一致才走到一起,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形成了自己的政黨。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政黨價值觀是凝聚全體黨員和社會各階層力量的核心要素。政黨的價值觀是政黨生存和發展的決定要素。政黨的價值觀是一個政黨的階級性質、政治目標、歷史任務以及時代特征的高度概括和集中體現,通過政黨的價值觀來體現政黨是什么,干什么以及為什么人等這些基本問題的哲學抽象,它決定著一個政黨的意識形態、政治綱領、政黨制度以及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定著政黨的生存和發展。其次,政黨的價值觀是歷史的具體的。由于政黨的價值觀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并且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必須根據客觀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加強政黨自身的價值觀建設,必須通過實踐效果的反饋,不斷調整和充實自己的價值觀,以期保持政黨價值觀的始終先進,使政黨永葆青春,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自己。

二、中國共產黨價值觀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任何一個有著遠大前途的政黨,都必須高度重視自身的價值觀建設。對于承擔著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就更應當如此。中國共產黨建黨一開始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并且非常明確的表明,中國共產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國共產黨在自己長達8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了這一價值觀,即以馬克思主義這一先進理論為指導,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為根本途徑,以中華民族的獨立與民族復興為目的,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可以這么說,在中國,從來沒有一個政黨的價值觀像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觀那樣,能夠集中反映全國各族人民的最大利益、意志和要求,能夠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代表歷史前進的方向[2]。

在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觀建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從國際范圍看,世界范圍內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和較量是長期的、復雜的。在新世紀新階段,世界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繼續在曲折中發展,國際間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增多,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的碰撞、交融與沖突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激烈。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傳播媒介優勢竭力推銷資本主義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在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入的情況下,我國同外國包括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交流還會擴大,這對于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無疑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將要面對激烈的國際文化競爭,特別是要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傳播其意識形態、進行文化擴張和思想滲透的壓力,中國共產黨價值觀的建設在這種背景下顯得格外重要。

從國內情況看,改革開放已經并且將繼續給我國社會帶來深刻的變革,這種變革不僅表現在經濟社會轉型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深層次的價值觀的變革上。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對外開放的擴大,我國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關系日趨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不斷增強,這種變化導致人們的主體意識日益增強,從而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根據自己的利益追求和價值取向去評判和選擇價值觀。對于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小康社會無疑是有著正反兩方面的效果,一方面,由于人們思想的主動追求,可以向積極方面轉化,促進社會良好價值觀的樹立,在全社會引導出積極、健康、進步的主流價值觀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社會各種矛盾匯集并凸顯,各種文化思想相互交織原有的價值觀念和評判標準受到沖擊,使社會公眾在價值評價和行為選擇上感到迷茫和困惑甚至是無所適從[3]。這就更加需要黨的價值觀能夠根據社會發展變化對改革政策以及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作出合理的解釋,引導廣大公眾培養和樹立健康向上的價值理念。

從黨的自身建設看。我們黨執政近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黨在加強自身建設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自身建設在許多方面還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如在黨的價值觀建設方面,如何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特別是科學發展觀真正成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防止社會意識多樣化對黨在思想和行動上的高度統一帶來的沖擊。又如,在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條件下長期執政,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嚴重脫離群眾,理想信念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乃至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腐敗問題,如何真正得到有效遏制和解決。在指導經濟建設上,我們黨的一些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還沒有完全擺脫群眾性的搞運動的方式,不講科學、不講規律、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都要求我們黨要不斷增強黨的價值觀建設,提高和增強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素質和本領。三、科學發展觀確立了黨的價值觀的新提升

黨的十七大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茖W發展觀精妙的回答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新階段的黨的價值理念,就其本質上講,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價值觀的新提升。

第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從而確立了科學的執政觀??茖W發展觀要求我們黨進一步明確權力的源泉,理順黨政關系,確立執政的合法性。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政權是人民的政權,是為人民謀福利的工具。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執政黨,應該用科學發展觀的價值理念來執政,在執政過程中能夠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能夠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能夠自覺的把權力運行置于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之下,能夠自覺的把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從而在真正意義上領導、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這是科學執政的核心,也是共產黨領導和執政的權力源泉以及合法性的所在。

第二,科學發展觀確立了科學的政績觀??茖W的政績觀就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正確的政績觀。同志指出:“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首先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不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就不能落實正確的政績觀。反過來講,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也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堅持正確的政績觀,也不可能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笨茖W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但這個發展應該是科學的發展。要在正確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關系、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系的基礎上,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在發展問題上價值觀的新提升。

第三,科學發展觀確立了黨的科學服務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本身就是科學的服務觀,它從更高的視野、更深的層面、更系統的內容,要求我們黨樹立“更加注重解決民生問題”的價值觀。正如同志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中所說:“今天,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人民共享,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其實,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經驗時就提出了人民當家作主和一切公職人員都是“社會公仆”、“勤務員”的思想。我們黨一直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勤務員、人民的公仆作為共產黨的干部和一切剝削階級官吏的最本質的區別。1962年,鄧小平同志就曾經說過:“我們進了城,執了政,是做官呢,還是當人民的勤務員呢?這個問題同志過去多次講過。可以有兩種態度:一種是做官,一種是當人民的勤務員。如果不是做官,而是當人民的勤務員,那就要以普通勞動者的面貌出現,要平等待人,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盵4]現在我們黨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就是從更高、更深、更系統地價值理念上樹立科學的服務觀。

第四,黨的科學發展觀的價值理念為在全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奠定了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科學分析當前形勢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黨的十七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了更加深刻、更加完整、更加明確的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并且明確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反映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決定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性質和方向,涵蓋了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意識形態、價值取向,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范,它不僅作用于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對每一個社會成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施加著深刻地影響,是黨和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茖W發展觀作為黨的執政理念和價值取向正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總之,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加強中國共產黨價值觀建設的重要思想,是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黨的價值觀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新提升。

參考文獻: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

[2]袁仁貴,韓震.新世紀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石國亮.政黨價值觀與中國共產黨價值觀建設[J].長白學刊,2008,(2).

[4]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