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滲透提升效率論文
時間:2022-06-26 11:51:00
導語:思想政治教育滲透提升效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已成為高校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心理透視,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根本對策。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心理透視;對策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不僅影響他們自身的成長和將來工作成就,而且影響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和綜合國力的提高。如何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已成為高校重點關注的問題。目前,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研究的文章不勝枚舉,有從教育管理角度進行探究,也有從狀況角度和心理角度進行分析。但我們認為,治標必治本,只有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進行心理透視,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從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心理透視
為了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并通過心理透視找出根本原因,我們調查了我院的五個系,包括一、二、三年級大學生,發放了42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00份:根據收回的問卷分,發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是好的、積極的,政治立場穩定,對共產黨是擁護的,對“三個代表”理論是肯定的,但也發現存在不少問題。通過分析概括,我們認為存在的問題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忽視道德和法律,缺之正確的道德認識和法律觀念。
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是知、情、意、行。沒有正確的道德觀念、道德判斷做前提,就容易做出缺德和違法的行為。經過調查,對“大學生行為準則”了解的只有28%,不了解的占72%;對《勞動法》了解的更少,只有9.8%,不了解的占90.2%;對“誠信、守規則也是競爭中取勝的關鍵”,持肯定的只占30%大學生對道德和法律的忽視,固然有社會環境因素和教育因素,但主要原是缺乏社會體驗,認識不到缺乏道德知識和法律觀念的嚴重后果和擁有高尚道德品質和具有法律知識的重要性
2.缺乏人生目標的設計。
經過調查,大學生學習生活有目標的占63.2%,無目標的占36.8%,然而圍繞目標看書和參加活動的只有42%,沒有圍繞目標看書和參加活動的占58%;每月閱讀課外書0.5本的占38%,1—2本的占28%,2—3本的占66%,3本上的只占18%;每天平均浪費的無效時間2—4小時的居然占50%。這說明大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缺乏人生目標的設計,即使有目標,也不知道如何去實現目標,所以自然不會安排自己的課外時間。
3.缺乏冷靜、深刻的獨立思考并導致偏激心理的出現。
通過調查得知,大學生對“9.11”事件只有22%對本·拉登感到憤怒;東南亞的海嘯造成幾十萬人的死亡,只有49.8%的大學生引發對人生的思考,50,2%的人麻木不仁。這不僅說明當代大學生缺乏人道主義的價值觀,也說明當代大學生缺乏對人生和社會問題冷靜、全面、深刻的獨立思考。
由于大學生情感豐富,又易波動,再加上缺乏冷靜、理智的思考,往往容易出現偏激心理。表現為不分是非良莠.易受借誤思想的影響,缺乏辨別能力,易失去理智,如當你的人權受到侵犯時可以采用打擊、報復、以牙還牙手段,肯定的占20.9%;在競爭中要取勝,也需要不擇手段,肯定的占13.9%;“”是邪教,否定的占6.1%,不知道的占14%。雖然這種偏激心理比例不大,但問題往往出現在這些人身上,所以,這是高校的高危人群,必須高度重視。
4.缺乏正確的自我觀并導致知行脫節:
經過調查,大學生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樂觀的只有39.5%,不樂觀的占61.5%;了解自己天賦的占29.2%.不了解的占71.8%由此可見.大學生并不了解自己是一個怎么樣的人,不明確自己能或應該成為一個怎幺樣的人,即正確的自我觀普遍沒有形成由于缺乏正確的自我觀,再加上脫離社會實踐,大學生常常會出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知行脫節。如人生的價值在于達到自我實現.肯定的達73%,否定的27%,然而在學習中卻不是力求自我實現,作業抄襲的有84.6%,沒有的只占15.4%;學習不勤奮、刻苦的有88.3%,學習勤奮、刻苦的只占21.7%。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問題的的解決對策
1.加強實踐,豐富體驗是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問題的根本策略。
隱性課程在實踐中最易體驗、感受到而受到教育。實踐對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有積極的價值。它能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做到學以致用,體驗到成就感;能提高創新力和實踐能力;學會做人、做事,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適應性;有利于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自我觀的形成。所以,實踐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你最贊賞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一項調查中,發現有70%的學生選擇“實踐活動、觀看材料”,有21%的學生選擇“談心、聊天”,其余才占9%。目前也有的大學生到社會打工獲得社會工作的體驗,但畢竟數量極少,而且與專業有聯系的更少。所以,學校應創設條件,讓學生動手,豐富實踐體驗。具體的途徑有:一是加強案例教學,有的學科或內容無法或無條件讓學生親身體驗,可通過案例教學也能讓學生如身臨其境,獲得深刻體驗;二是加強實驗、調查,通過動手實驗、調查,不僅能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也可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三是加強學生見習、實習,這一環節對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非常有利,它既能把所學的專業知識在實踐中融匯貫通,也能提高大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增強就業的信心。四是開展專業的競賽活動,目前高校的業余活動豐富多彩,但專業活動太少,讓學生互幫互學的機會太少。故各年級各班應多開展這種比學趕幫的活動,促進學生早日成才。
2.開設心理健康課,提高心理素質是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問題的心理前提。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是從“心”開始的,是以健康的心理作前提的。心理健康情緒才會受到理智的支配,行為才不會偏離軌道。綜觀發生在大學生身上的種種案件,無不與心理密切相關,甚至有許多案件其根本原因,是道德與法律問題,而是心理問題。如馬加爵事件。這些學生如能早日覺察自己的心理是不正常的,且能自覺糾正和尋求幫助得以恢復,提高自我調控能力,就不會越陷越深,不至于最后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所以,對大學生的種種問題單單從思想政治教育人手很難奏效,只有結合心理教育才能達到標本兼治。心理健康教育課不僅闡明了健康心理的標準,而且指出了如何使心理健康的途徑和做法,以及對種種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調節的策略性知識,對大學生具有實用性、針對性和長效性。
3.培養冷靜、深刻、全面的獨立思考能力是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問題的關鍵。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問題無不與冷靜、深刻、全面的獨立思考能力相聯系。冷靜、深刻、全面的獨立思考能力才是真正的智慧。大學教育應以培養這種能力為重點。因為大學生畢業后即將走上工作崗位,他們面臨的一切問題,包括應聘、工作的適應、提升等都無法從學過的書本上尋找答案,都需要冷靜、深刻全面的獨立思考才能形成新的問題結構,選擇運用已學過的知識,找到有效的解決問題的途徑,這個過程即是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過程。為了提高大學生的這種能力,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學工作中就應提倡:①少灌輸,多啟發。即在教育工作中不要都是灌輸,應多啟發引導。學生只有深刻領悟教育內容,才會主動接受,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指導自己的言行;②少說教,多討論。大學生對民主、獨立自主有強烈的愿望,所以在教育中應充分發揮他們主人翁的作用,說教少一些,民主討論多一些;③少脫離實際的形式,多注重現實內容的感悟。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學生隨年級增高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滿意度是逐漸下降的,而對一些形式主義的做法的反感隨年級的增高逐漸上升。這說明他們的評價是逐漸趨于現實,注重實效。
4.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是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問題的保證。
對每個大學生最了解的應是輔導員。因為輔導員不僅負責學生的學習生活及課外活動的開展,還要給學生作鑒定。他們與學生接觸最多,最有機會聽到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所以,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養會直接影響到大學生思想政治問題的解決。綜觀大學生所發生的種種問題,其實在問題發生之前,學生就有異常的言行跡象,如果輔導員能及時發現這些問題,并向上匯報,與心理咨詢中心聯系,并告知家長及時進行干預,就不會導致問題的發生。另外,我們在調查訪談中發現,大學生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滿意度與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養有密切聯系,而且思想政治狀況與輔導員的素質更是密切聯系。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問題的重要保證。
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為了每一個大學生的健康發展,高校應加強大學生的心理研究,并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各部門,提高教育工作效率。
- 上一篇:高效栽種番茄技術總結論文
- 下一篇:創優爭先安全生產活動實施方案
精品范文
7思想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