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思政教育作用和路徑

時間:2022-05-22 03:12:00

導語:圖書館思政教育作用和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思政教育作用和路徑

政治思想教育是學校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對于培養學生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格修養、社會責任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由于各種文化因子的碰撞,價值體系的多元化,傳統理念和非傳統理念異質并存,社會群體利益分配差別和社會內在和外在的矛盾沖突等,造成了政治思想教育缺失,下滑現象嚴重。黨的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當前的形勢和任務,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目標。作為政治思想教育重要陣地的圖書館,將如何適應新時期的文化建設需要,積極參與到學校文化建設之中,進一步加強學生政治思想教育,是我們值得研究的課題。

1、學校政治思想教育現狀分析

1.1、教育產業化對學校政治思想教育構成了嚴重挑戰。

目前,學校教育在是否需要以及怎樣實現產業化問題尚上有分歧,但是以大學收費和學費逐年攀高為標志,產業化實質上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現實趨勢。產業化雖然可以有效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但也會產生忽視政治思想教育的后果。政治思想教育本質上是非功利性的,它是人們意識形態的教育,而且還常常對功利和實用構成批判和否定。因此,在目前市場經濟前提下,施教者和受教育者都會自覺不自覺地漠視政治思想教育。

1.2、重知識、輕思想使教育內涵發生變化。

片面追求知識的可操作性,輕視思想教育的永恒普遍性,偏重純知識的傳授,忽略受教育者文化精神的自覺。原本以文化教育為中心的思想教育就成為以外在知識為中心的科學教育,這樣的教育只能教人“做事”,不能教人“做人”。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學校教育只注重專業教育,重視科技知識的傳授和專業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了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以至于使學生在政治思想方面的素質達不到相應的標準,這樣對學生的危害及潛在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說:知識教育是實的,智育是偏的,德育是虛的,體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結果造成了學生高分低能、高學歷、低素質,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2、圖書館在學校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學校的政治思想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即“兩課”為主,課外教育為輔。“兩課”教育是學校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無私奉獻的價值觀和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共產主義理想,是學校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陣地。然而,學生個體信念的發展與完善,是課堂教學無法感知的,必須通過其他途徑來獲得。圖書館作為學生課外活動的主要場所,本身就是潛在課堂。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圖書館通過出借他所擁有的豐富的館藏,將書中所荷載的社會文化價值取向,科學思維,道德觀念等精神食糧滲透到他們心中,實現文化塑造,幫助他們完成社會化的過程。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圖書館能把人文文化和科學文化結合在一起,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圖書館以其高雅的文化環境,文明的服務氛圍,使讀者全身心投入書香書海,給人以美的享受,使學生終生受益,這是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總之,圖書館開展的各種文獻信息服務活動,均和育人工作有密切的聯系,都滲透著育人的內容,都產生著育人的效應。這種無形教育比有形教育更容易接受,從一定意義上講,比有形教育更為有效。因此,圖書館這種獨特的政治思想教育形式,是學校課堂教育所無法比擬的。

3、圖書館加強政治思想教育職能的途徑

3.1、更新思想觀念,是加強圖書館政治思想教育職能的前提

長期以來,圖書館的政治思想教育職能并未被人們所認識,一些受傳統觀念影響的人,認為圖書館工作是機械地重復采編、閱覽、流通的固定環節,固守著借、閱、管、藏功能。圖書館只有為教師和學生讀者服務的職責,而沒有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務,因而影響了圖書館政治思想教育的發揮。因此,圖書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充分認識學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圖書館在政治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時了解學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思路,把握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現狀,把配合學校開展政治思想教育作為圖書館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來抓。把圖書館作為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學校整體布局下,充分利用自身條件,發揮圖書館政治思想教育職能。

3.2、改善館藏結構,是加強圖書館政治思想教育職能的基礎

現在圖書館已有的藏書體系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偏重專業教育,忽視素質教育。過去,圖書館被當成學生的第二課堂,主要是就專業學習而言的。但現在,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在教育中占據著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把培養什么樣政治思想的學生,當做教育的頭等大事來看待。為此,圖書館原有的館藏品種和學科結構應當調整。在文獻學科結構上,首先,要加大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相關文獻的建設,并加大哲學、史學、文學、音樂、美術、社會學、科學史、方法論、比較文化研究等基礎素質教育方面文獻的入藏,注意提高文獻品味。第二,要將中國本土文化與優秀的外來文化的文獻結合建設。第三,理、工、農、醫類院校圖書館注重合理配置人文科學的文獻,文科類院校圖書館則注重自然科學知識文獻的建設,這樣有利于理工農醫科學生提高人文素質,文科學生提高自然科學素養。第四,調整文獻學科結構,既要注重它的緊迫性,又要注重它的長期性,絕不能為了一時的數量而忽視了文獻的質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通過多進好書、好刊、好報,讓大學生有機會接觸豐富的政治思想教育的材料。

3.3、利用現代化手段,是加強圖書館政治思想教育職能的關鍵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由保存人類文化遺產、傳播科學人文知識的場所,變成了現代化信息傳播的前沿陣地,這為圖書館開展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首先,在保留傳統閱讀方式的同時,圖書館應通過計算機網絡建設,充分利用本館局域網、校園網、中國教育科研網和互聯網,使自己的圖書館擁有龐大的信息庫,迅速準確地為學生提供各種政治思想教育學習資料。其次,加大對政治思想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加強網上圖書館的功能;對現有資源進行提煉、加工;對網上浩瀚的信息的下載要慎重,進行精心篩選;有計劃地購買一些政治思想教育的電子文獻;建立連接外網的政治思想教育網站;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增強網絡政治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可上傳優秀影視藝術片,增強政治思想教育的說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1]。

3.4、營造理論學習氛圍,是加強圖書館政治思想教育職能的重要途徑。

圖書館應根據大學生求新求快、接受力強、防御力弱的心理特點,依靠圖書館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的優勢,向學生推薦健康的、優秀的文化作品。為此,我館采取多種形式,積極營造良好政治思想理論學習氛圍。舉辦了“閱讀經典、相約大師“”悅讀———影響我的一生的一本書”“感動中國人物事跡學習”“偉人風采”等大型主題征文及其“優秀作品展”等活動;為了加大圖書館各項工作的宣傳力度,搭建起于讀者溝通的平臺,自編《圖書館之窗》宣傳小報;利用圖書館“書友會”舉辦多種形式的讀書座談會、文學競賽、詩歌朗誦會、新書好書推薦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并堅持實施了“薦讀專架”制度。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和政治思想理論水平。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政治思想理論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圖書館政治思想教育職能。

3.5、提高館員素質,是加強圖書館政治思想教育職能的根本保證

作為神圣知識殿堂的圖書館,要發揮在學校政治思想教育職能中的作用,必須重視全面提升館員隊伍的綜合素質。因為,圖書館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圖書館員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主體,是信息資源與讀者之間的橋梁與紐帶,是廣義的教師,是圖書館的靈魂。館員的良好職業道德、精湛的業務水平、熱情禮貌的服務以及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等都會教育、影響和感染學生,從而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2]。館員良好的形象風范是鼓舞人、激勵人的一面鏡子,其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都將成為讀者對圖書館的感性依托所在。作為一個圖書館員,首先要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較強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熱情為讀者服務的思想,敢為人梯、樂于奉獻的精神,才能在圖書館各項工作中,積極熱情、埋頭苦干、刻苦鉆研、奮發進取、開拓創新,才能在圖書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以高尚的精神風貌展示于學生,使大學生受到高素質的啟示和感染。其次,要具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圖書館館員要服務育人,自己必須是專業技術和科學文化知識精深和淵博的人。圖書館員應當成為學生尋求知識的引路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全面提高新時期圖書館館員的政治思想和專業文化素質,是圖書館是實施政治思想教育職能的有利保證。

總之,如何加強政治思想教育職能,是目前圖書館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只要我們認真加以研究,堅持不懈地探索和實踐,就會給學校政治思想工作以有利的配合和支持,就會在學校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