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下群眾文化工作探討
時間:2022-09-15 04:21:14
導語:“中國夢”下群眾文化工作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中國夢這一偉大戰略構想,并把“中國夢”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并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在中國夢這一戰略構想下,將引領全體中國人民迎來美好的生活愿景,使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使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之一。從這一偉大戰略構想的提出意義來看,其實則從內涵層面揭示了廣大中國人民的根本訴求。對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而言,其目的在于使廣大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準得到切實地提升。為此,本文將從中國夢與群眾文化的關聯入手,分析“中國夢”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建設群眾文化。
關鍵詞:中國夢;群眾文化;傳統民族文化
搞好基層文化工作,對于加強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系,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在黨中央與國務院的科學領導之下,當前一個時期以來,國內基層文化群眾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福祉得到了顯著地提升和增進。從開展基層群眾文化的歷史意義來看,此種文化工作乃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實事求是的講,雖然國內群眾文化工作較比先前已經有了大幅度地改善和提升,不過受歷史原因的影響,目前部分地區的群眾文化工作尚且無法同社會發展的腳步實現同步。因此,作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而言,要以中國夢為工作指引,積極在新的歷史時期探索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全新路徑。
一、中國夢與群眾文化的關聯
“中國夢”是落實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源泉,它實現了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豐富,是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助推器,它與群眾文化的關聯可謂是十分密切的。
1.“中國夢”是落實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源泉
高瞻遠矚,在十八大報告之中提出“中國夢”這一中華民族偉大戰略發展愿景。作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而言,此項工作的成功與否代表著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體中國人民走向富強的莊嚴承諾是否能夠實現。因此,通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夯實、落地,將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福祉得到增進,進而有利于社會的和諧,從而為“中國夢”的實現奠定扎實的群眾基礎。
2.“中國夢”實現了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內涵豐富
為確保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實現科學發展,廣大群眾文化工作者應當立足于本地實情,以“中國夢”作為工作指導方針,注重對本地文化內涵的充分發掘,進而在此基礎之上實現對先進群眾文化資源的有效整合,從而打造出極具本地文化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
3.“中國夢”是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助推器
在“中國夢”這一旨在惠及全體中國人民的偉大戰略構想框架之內,黨中央和國務院加大了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扶持力度,從而有益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繼續扎實前進。
二、“中國夢”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建設群眾文化
在“中國夢”背景下,要想更好地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建設群眾文化事業,就需要強化主旋律文化的社會覆蓋面和價值影響力,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影響力,不斷發掘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精髓。
1.強化主旋律文化的社會覆蓋面和價值影響力
從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內涵來看,其目的在于使全體人民能夠真正從中受到惠及,使廣大人民群眾的個性化文化訴求真正得到滿足。有鑒于此,廣大群眾文化工作者在推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之中,應當立足于“中國夢”這一戰略構想的指引,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之中,從而使廣大人民群眾在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之中,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正能量。同時,為確保廣大人民群眾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支持和參與,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應當注意確保群眾文化活動能夠真正惠及每一名群眾,即增強群眾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性,避免以往部分地區群眾文化活動過于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內涵建設的問題。人民群眾是群眾文化的主體,群眾文化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為人民而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要重視發揮群眾文化的特色,激發群眾文化創造的活力。人民群眾既是物質財富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離不開眾多普通大眾的創造活動。在“中國夢”戰略愿景的指引之下,群眾文化工作者應當發揮群眾的力量,使群眾能夠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建言獻策,進而凸顯出群眾在群眾文化工作之中所必不可少的主體作用。同時,發揮群眾文化的活力,堅持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就必須接受和尊重群眾的文化趣味,體現價值關懷。對于大眾文化中的一些不高雅現象,要給以引導,促進雅俗共賞。文化從學術走向大眾,讓文化融入群眾生活,讓群眾文化活動成為社會主義文化主旋律的載體,帶動群眾文化的發展,使群眾精神生活更加富足,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發揮文化的功能。
2.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影響力
人民群眾是群眾文化建設的主體,也是基礎了前提,因此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激發出群眾的創造潛力,讓我國文化的精華部分成為豐富群眾底蘊的基石,因此從中國夢的角度出發,人們要學會勤學思考,在文化構建的過程中積極的發揮自身價值,依靠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知識,為群眾文化創建健康的環境,以此來推動社會文化的健康發展。
3.注重發掘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精髓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之中,積累了大量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基于確保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能夠獲得更多的群眾的支持和喜好,廣大群眾文化工作者應當注重在實際工作中加大對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發掘和使用,進而依托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的群眾基礎,強化人民群眾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認同和支持,這是當下以及未來一個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主要方向,同時,亦是將“中國夢”戰略設想運用于基層群眾文化組織工作之中的體現。
三、結語
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雖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在黨中央領導集體和相關政策的指導下,我國開展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效。筆者認為,在“中國夢”戰略構想的指引之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必然能夠攀登上新的歷史高峰。在中國夢的助推下,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有著廣闊的前景。
作者:林小梅 單位:宣化區文化館
參考文獻:
[1]何芳.鄉鎮文化站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7(02).
[2]張建輝,萬成.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研究[J].智能城市,2016(12).
[3]余波.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討[J].大眾文藝,2017(01).
[4]蔡雄杰.中國夢認同視域下的群眾文化建設路徑探索[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
[5]葉毅新.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及其發展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02).
[6]丁愛華.中國夢•構建和諧社會與發展繁榮群眾文化之議[J].新經濟,2013(08).
[7]安晶.試論新背景下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J].學理論,2015(02).
[8]薛華,盧黎歌.對實現“中國夢”的若干思考[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 上一篇:“中國夢”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前景探析
- 下一篇:“中國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