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思想實踐與啟示
時間:2022-10-10 11:34:33
導語:精準扶貧思想實踐與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要精準扶貧,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時再次指出“扶貧要提高精準度,扶到點上、根上”,2015年6月在貴州考察期間明確提出了“六個精準”的要求。總書記在多種場合強調精準扶貧,從理論到實踐形成了系統的思想,是指導我國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基本方針,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一、深刻領會精準扶貧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
精準扶貧思想是新形勢下扶貧開發工作面臨新情況、新問題,解決需要新途徑、新辦法的情況下產生和發展的,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理論的最新創新成果,是做好“十三五”脫貧攻堅工作的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共同富裕”是精準扶貧思想產生的理論基礎。精準扶貧就是要實施精細化的扶貧方式,幫助每一個貧困人口都摸索出適合的致富路線,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是精準扶貧思想產生的現實需求。要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時間緊,任務重,精準扶貧正是中國扶貧進行到新階段后的新舉措,符合中國國情。“精準扶貧”思想的精神實質,是針對貧困“對癥下藥,藥到病除”,而不是用“手榴彈炸跳蚤”。精準扶貧要通過耐心仔細調查核實,找出貧困家庭和人口,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幫助其消除脫貧致富的各種因素和障礙,增強貧困群眾的自主發展能力,達到可持續脫貧的目標。精準扶貧要扶貧因戶、因人施策,而不能停留在僅僅扶持貧困地區、促進區域發展的層面上。“六個精準”即“對象要精準、項目安排要精準、資金使用要精準、措施到位要精準、因村派人要精準、脫貧成效要精準”①是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的基本遵循。
二、吉安縣“四個一”產業精準扶貧是精準扶貧思想在江西的生動實踐
2016年春節前夕,總書記親臨江西考察指導,充分肯定了江西省扶貧開發工作取得的成效,特別以吉安縣“四個一”的產業精準扶貧模式為例,肯定江西通過幫扶讓農民學得到良法、拿得到良種、找得到市場、分得到紅利、看得到希望,走出了一條比較扎實的扶貧脫貧路子。吉安縣是國定貧困縣。近年來,全縣50萬干部群眾一道,以貧困村為主戰場,以精準扶貧為突破口,重點實施了“一戶一畝井岡蜜柚、一戶一畝橫江葡萄、一戶一個雞棚、一戶一人進園務工”的“四個一”產業精準扶貧工程,取得了比較好的扶貧效果,先后榮獲“全國扶貧開發先進集體”、“江西省扶貧開發先進縣”稱號。吉安縣“四個一”產業精準扶貧是可復制、可推廣、最具群眾基礎、最具帶動能力的精準扶貧致富工程,是總書記精準扶貧思想在江西的生動實踐。(一)精準算賬,“四個一”找準路子吉安縣從縣情實際出發,積極探索產業扶貧路子,針對貧困戶產業發展需求,在對資源、投資、銷售、效益、風險等要素進行反復比較后,確定推廣“四個一”精準扶貧產業,確保每個貧困戶找到一個致富產業。一戶一畝井岡蜜柚:井岡蜜柚每畝可種植33株,盛產時約4000斤/畝,市場售價約3元/斤,畝均毛利潤約1.2萬元,凈利潤約1萬元,具有投資小、效益價值高、易保存、風險小、房前屋后均可栽種的特點。一戶一畝橫江葡萄:橫江葡萄具備果香濃郁、光澤圓潤、皮韌易剝、酸甜適口等特點,投資小(每畝投資約4000元)、效益好(盛產期約2500斤/畝,市場售價約4元/斤,畝均毛利潤約1萬元,凈利潤約8000元)。一戶一個雞棚:以一戶一個雞棚(500平方米)計算,資金投入約4萬元,人力投入約1.5個,每批出欄肉雞5500羽,每羽凈利潤2.2元,每批收入約1.3萬元,一年按三批計算,年收入可達4萬元以上。一戶一人進園務工:通過實施職業技校辦進園區、搬遷移民搬進園區、便民公交開進園區的“三大進園工程”,把智力扶貧、搬遷扶貧、勞務扶貧三者有機結合,確保具備勞動能力的困難群眾全部進園務工,實現“一人務工,全家脫貧”。(二)精準發力,“四輪驅動”幫到點上為了打通貧困群眾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不足的制約瓶頸,吉安縣著力創新構建了擔保貸款、貸款貼息、現金直補、產業保險的“四輪驅動”金融支持模式,既解決了貧困群眾的“無米”之炊,又解決其“后顧”之憂。一是擔保貸款。在全省率先開展“致富寶”產業扶貧擔保貸款試點,縣財政累計安排1500萬元,作為產業發展貸款擔保基金,由縣農村信用聯社按1:8的比例放大貸款到1.2億元,為全縣貧困群眾發展產業提供每戶10萬元以內的擔保貸款。二是貸款貼息。按照“金融貸款、政府貼息”的原則,縣財政每年預算安排200萬元用于扶貧貼息,縣財政按照貧困戶每戶10萬元的限額,以基準利率為標準,據實全額貼息。三是現金直補。對貧困戶發展井岡蜜柚、橫江葡萄等六大特色產業,縣財政安排資金實行差異化獎補。四是產業保險。為了保障貧困農戶發展產業不受天災人禍影響,按照公司30%、個人16%、政府54%的投保比例,對橫江葡萄、規模養雞等產業,實行產業保險,有效地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后顧之憂。(三)精準幫扶,“四級聯動”保障脫貧吉安縣打破固有的扶貧模式,改變慣性的扶貧做法,堅持用改革的思維謀劃扶貧工作,創新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政府縣長任第一副組長,全縣所有常委和副縣長任副組長的精準扶貧強攻工作領導小組,創新設立精準扶貧強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縣強攻辦)。率先在全縣19個鄉鎮成立了鄉鎮扶貧工作站。從省、市、縣、鄉駐村工作隊中集中選派一批政治素質好,熱愛基層工作,敢于擔當、勤于務實、善于操作、甘于奉獻的干部到全縣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明確每位縣領導掛點1個鄉鎮、幫扶1個貧困村、重點幫扶4戶貧困戶;每個鄉鎮組建一支扶貧工作隊,每個幫扶單位掛點幫扶1個貧困村,每名科級干部重點幫扶3戶貧困戶,村組干部和一般黨員重點幫扶2戶貧困戶。通過建立縣、鄉、村、黨員干部“四級”組織保障體系,保障精準扶貧。
三、吉安縣“四個一”產業精準扶貧的幾點啟示
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在扶貧攻堅上進一步理清思路、強化責任,采取力度更大、針對性更強、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續的措施,特別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②吉安縣的成功,在于扶貧思路、扶貧策略、扶貧動力、扶貧機制精準,為群眾脫貧、貧困縣“摘帽”找到了“好方法”“好路子”。(一)扶貧思路精準:“輸血”向“造血”轉變總書記曾指出:擺脫貧困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幫助每一個貧困人口都摸索出適合的致富路線。吉安縣一直在艱苦探索農民脫貧致富的產業,但或因投入太大無法繼續,或因缺乏龍頭企業帶動風險較高,或因不適應當地土壤氣候實際難以存活,而先后成效不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抓好基層設施建設扶貧、智力扶貧等工作外,通過反復觀察、比較、分析之后,終于選擇井岡蜜柚、橫江葡萄、肉雞養殖以及進園務工,作為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好、風險小的扶貧產業,向貧困戶推薦并予以大力扶持。逐村逐戶量身定制幫扶措施,明確幫扶責任人、幫扶任務、標準、措施和時間節點,做到號準病脈、開好處方、抓出良藥,提高了幫扶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激發了貧困戶的自身“造血”功能,從根本上解決了脫貧問題。(二)扶貧策略精準:“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③吉安縣正是把識別權交給群眾,充分發揚基層民主,接受群眾監督,以保證貧困戶認定的透明、公開、公正。精準識別,根據致貧原因和發展需求,將貧困戶劃分為“一般貧困戶、貧困低保戶、低保戶、五保戶”四種貧困戶類型。對“四種貧困戶類型”制定了因戶施策的扶貧舉措,即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一類貧困戶(一般貧困戶,共9362戶33948人)、二類貧困戶(低保貧困戶,共2436戶7786人)的貧困戶,分別施以產業扶貧、搬遷扶貧、智力扶貧和勞務扶貧,促其增收脫貧致富。而對老弱或因病因殘喪失勞動能力的三類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共5258戶13433人),則施以提高低保水平、提高醫保標準等保障性扶貧。(三)扶貧動力精準:金融扶持激發內生動力資金短缺,是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一大掣肘。扶貧如何精準發力、扶到點子上、刀刃上?吉安縣創新了“四輪驅動”的金融扶持模式,解決貧困戶產業發展的資金來源問題,使扶貧資金項目既能集中“猛藥攻頑疴”,又能激發貧困戶自主創業、自我發展、自主脫貧的精準扶貧思想的江西實踐與啟示———以吉安縣“四個一”產業精準扶貧為例熱情,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設立擔保基金幫助貧困群眾獲得產業發展資金的同時,對發展井岡蜜柚、橫江葡萄、肉雞種養殖達到一定規模的,予以現金直補。特別是采取公司、個人承保、政府補貼的辦法創新實施產業保險制度,保險金額由公司、政府出大頭(84%),種養戶出小部分(16%),最大限度地幫助貧困戶減輕因天災等造成的損失,增強了發展產業的信心。(四)扶貧機制精準:“四級聯動”保障長效扶貧精準扶貧,如何分級負責、由誰來扶、扶得好壞如何考核獎懲、如何保證不是“一陣風”,是擺在各級黨委、政府面前迫切而又遲遲得不到真正解決的問題。吉安縣從“不讓一個老區群眾掉隊”使命感出發,全面加強精準扶貧攻堅組織保障體系建設,在縣、鄉鎮、村、黨員干部中開展了“四級聯動”的精準扶貧攻堅活動,高位強勢推動。完善定點扶貧及黨員干部結對幫扶考核機制,嚴格考核并實行獎懲制度,對好的予以通報表揚,對工作不力、進展緩慢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通報批評警告,并限期整改。“四級聯動”加強了基層組織建設、規范了扶貧工作、建立了扶貧工作的長效機制,從組織領導、機構組建、隊伍建設、基礎建設、考核獎懲、財政投入等作出了規范,予以全方位保障,確保了每年減貧1.8萬人、三年內全部貧困人口脫貧的扶貧目標可以實現。吉安縣的這種加強精準扶貧攻堅組織保障體系建設的做法是有效的,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在全省予以推廣。江西省吉安縣的實踐生動表明,精準扶貧思想既是新時期扶貧工作的要求,更是指導新時期扶貧工作的基本方針,應進一步將精準扶貧思想貫徹落實到扶貧工作的每一個方面,堅決打贏新時期脫貧攻堅戰,確保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作者:劉清榮 劉忠林
[參考文獻]
[1]論扶貧工作[J].紅旗文摘,2016,(2).
[2]劉華清.略論老區扶貧開發思想[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5,(9).
[3]唐任伍.精準扶貧思想闡釋[N].人民日報,2015-10-21.
[4]“平語”近人———關于扶貧工作,這樣說[EB/OL],新華網,2015-10-19.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9/c_128333096.htm.
[5]劉洪.找準扶貧“康莊道”培育增收“搖錢樹”[J].老區建設,2015,(5).
- 上一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新長征路
- 下一篇:淺談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