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如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時間:2022-09-26 10:55:10
導語:紅軍如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黨的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在黨的一切活動中的系統運用,是思想活的靈魂的重要內容,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為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戰爭的武裝集團,是人民的軍隊。紅軍在一切革命活動中,忠實地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奉黨中央、中革軍委命令,紅六軍團作為中央紅軍長征先遣隊,在任弼時、肖克、王震等的率領下,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搶渡湘江,轉戰湘桂黔邊。1934年10月9日,紅六軍團十七師四十九團、五十一團兩團人員和機槍連,400余人,從石阡地印進入岑鞏縣客樓,隨后過平莊;10月24日,紅六軍團十八師五十二團200余人,從鎮遠都坪進入岑鞏縣龍田境內。紅二軍團在的率領下,12000多名紅軍指戰員,于1936年1月8日,從玉屏縣朱家場鎮進入岑鞏縣水尾地區,隨后經天星、羊橋、凱本等4個鄉鎮92個自然寨,行程65公里。紅軍在岑鞏期間,遵守群眾紀律,視群眾為親人,模范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紅軍的革命活動贏得群眾的信任與支持,為爭取革命勝利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我們認為,紅軍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始終圍繞向群眾宣傳“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進行革命活動。喊口號、寫標語,向群眾說明“我是誰”。紅二軍團轉戰岑鞏期間,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紅軍是一支為貧苦人民謀利益的革命隊伍。國民黨反動派及土豪劣紳對紅軍極為害怕,大肆造謠,污蔑紅軍要“殺人放火”、“搶劫東西”,鬧得人心惶惶。紅軍剛踏進水尾地區的尙家寨胡家鋪新屋、老屋、大樹林、馬家寨等,群眾都跑光了,只剩下少數老人、小孩和幾個做手藝的沒走。紅軍問清原因后便說:“老鄉,你們不要怕,紅軍是工農自己的隊伍,是打富濟貧為窮人翻身過好日子的”。當時駐扎在大樹林、馬家寨、胡家鋪等村寨的紅軍還到過董家坪、白巖塘、麻櫟垴、大龍洞、佑牙、上半山、下半山、太平橋、楊家坳、平沖、張家灣、吳家灣等村寨進行宣傳活動。住在羊橋一帶的紅軍還到葉家河、嫩山背等村寨進行革命宣傳活動。紅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不亂拿群眾的東西,不住內房,不住樓房,哪里有空房就住哪里,用稻草鋪上就睡覺。還幫在家的群眾挑水,掃地。
對群眾說話和氣、親熱,叫他們一起吃飯。紅軍邊行軍邊宣傳,在境內沿途各村寨、集鎮當眼的墻上或板壁上用土紅或石灰寫上標語:“紅軍是工人農民自己的武裝!”“打富濟貧!”“打土豪分田地!”等等,在羊橋高家沖高光明的印子屋、羊橋街上居民房、羊橋江家河龔玉堂家印子屋等墻上都寫有類似宣傳標語。紅軍穿著樸素,官兵一致。據調查,紅二軍軍團司令部當時可能就駐扎在胡家鋪新屋。可能就駐扎在胡春生的四合大院內。胡家鋪黃有滿父子回憶說:“紅二軍團軍團長,中等身材,臉色黑瘦,嘴唇上留著濃濃的八字胡,身穿一套褪了色的舊軍裝。腳穿草鞋,打著綁腿。如果脫了軍裝,倒像是一個剛從地里干完活的農民”。紅軍是宣傳隊,行軍途中一路宣傳,讓群眾很快認識到紅軍是工人農民自己的武裝,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親人。打土豪、分糧食,向群眾證明“為了誰”。紅軍一邊宣傳黨的政策,一邊采取武裝行動狠狠地打擊土豪劣紳的囂張氣焰,為群眾出氣伸冤。開倉放糧,救濟貧苦百姓。讓群眾懂得紅軍是為貧苦百姓而戰。紅軍行經途中,訪貧問苦,了解誰是富人,誰是窮人。將土豪劣紳家的衣物、糧食分送給窮人,殺豬分肉,救濟百姓。紅軍路經天星、羊橋、凱陽,要求王朝均等23戶財主開倉放糧。殺豬、分財產,救濟貧苦農民。在平牙街,紅軍開大地主張全順、小地主劉潔清及易茂和家的糧倉,把糧食和衣物分送給窮人。紅軍不僅開倉放糧,還對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嚴懲不貸,為百姓伸冤。在水尾,抓住胡乃都、吳福安等7個土豪劣紳,把這些平時作威作福的人像豬一樣捆在一起,胡乃都是胡家鋪的大地主,被紅軍抓住以后拼命反抗,妄想逃跑,紅軍將其當場擊斃。在岑鞏期間共捉主土豪劣紳22人,除14人在途中逃脫或放回外,其余8人中有1人在中途投河自盡,有7人因民憤較大被紅軍處決。紅軍打富濟貧,保護群眾,充分表明自己是為貧苦百姓而戰斗的。軍民親、魚水情,向群眾表明“依靠誰”。紅軍行軍途中,遵守紀律,尊重當地習俗,相信和依靠當地人民群眾。與群眾建立軍民魚水情,深得群眾信任與支持。
紅軍經過岑鞏境內92個自然村寨,都尊重當地群眾的風俗習慣。當地百姓說,紅軍不亂拿群眾的東西,撿的東西退還,向群眾借東西,如門板、鍋碗等,如果損壞,一律照價賠償。買東西都是照價給錢。紅軍不熟悉地形,請當地群眾帶路,紅軍一般要送東西表示感謝。當地群眾主動給紅軍帶路。紅軍在黃昏十分到達平莊觀音沖,農民周臘元帶著紅軍冒黑行軍繞過平莊到達壓河壩一帶宿營。于10月15日到達沿河縣水田壩與紅軍回合,李達同志很快就見到同志。水尾譚善書,天星高光堂,羊橋姚本余、姚本興、代光廷、王毛蟲、楊海林、王里應、楊貴昭,凱本吳春茍、舒余滿、田小毛、陳耀宗等人都曾給紅軍引路當向導。群眾紛紛以實際行動支援紅軍、擁護紅軍。有的給紅軍縫補衣服、米袋子、子彈帶,有的給紅軍打草鞋,有的送給紅軍布鞋,有的給紅軍箱米、舂米,有的幫紅軍挑水、煮飯,有的幫紅軍殺豬,有的幫紅軍挑東西、抬擔架等等。據不完全統計,有20人給紅軍做事情,有16人給紅軍引路當向導,有11人幫紅軍挑東西、抬擔架。當地群眾冒著生命危險,以實際行動保護紅軍。紅軍過凱陽,大部隊離開后,有一個小戰士暈倒在平牙街上江西會館門口,60開外的老人陳發娣將他藏起來,拿出第二年的谷種碾成小米熬成粥,一勺一勺的喂小戰士。終因小戰士傷勢太重,于被救的第三日光榮犧牲,老人便拿出自己的棺材安葬小戰士。1936年1月10日,有5名紅軍戰士,因為沒有找到自己的隊伍,來到茶葉屯單獨一家的楊仕洪屋里住宿。
紅軍戰士行軍十分疲勞,晚上熟睡后,寨上有兩個壞人陳壯芝、陳元林,企圖奪取槍支,謀財害命。貧農楊仕洪和陳林(甲長)知道后,立即前往制止,5名紅軍幸免于難。紅軍尊重群眾,相信和依靠群眾。爭取當地群眾的信任與支持,是紅軍隊伍順利前進的重要保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最終取得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勝利。黨的群眾路線,是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中制勝的法寶,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方法。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必須繼續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正如指出的:“崇高信仰始終是我們黨的強大精神支柱,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的堅實執政基礎。只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p>
作者:吳實丞 單位:中共岑鞏縣委黨校
- 上一篇:漫畫在高中政治教學的應用研究
- 下一篇:淺談國企海外黨組織“兩學一做”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