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04 11:39:27
導語: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領域,大學生作為社會中最先接觸與接受新事物的群體,網絡已逐漸變成該群體了解與認識社會的重要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運用網絡教學是進行教學創新的新形勢。高校想要進行網絡化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促使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下逐漸建立起自身意識與自主能力。本文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展開討論與研究。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計算機網絡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網絡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交流工具被廣泛應用于社會中的各個行業領域,在為人類提供交流與交往平臺的同時也逐漸形成自己的體系。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網絡應用個體數量最多,應用程度最高的群體,其日常生活形式也因互聯網絡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大學生不僅是網絡環境中的信息接收與傳播者,同時也是網絡信息的創造與生產者。所以,互聯網絡的發展不僅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挑戰也正逐漸增大,因此,高校必須不斷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方式的創新,并不斷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拓展,以此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1、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述
1.1網絡環境的概述。目前,我們所提到的網絡環境通常包括狹義與廣義上兩個方面的意義。狹義意義上的網絡環境是指一種虛擬的環境,這種虛擬環境作為社會現實環境中的一部分而存在,其是一種不能獨立于社會現實環境而存在的新型生活環境;廣義上的網絡環境是指網絡信息時代下的整個社會大環境。在對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展開研究與探討的過程中,我們主要是從狹義意義層面上進行深入性的研究。
1.2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與網絡環境一樣,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包括廣義及狹義兩種意義,廣義上是指在網絡環境之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該體系主要包括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制度、方式及發展等全面性的問題;而另外一種狹義上的意義則是指基于網絡環境基礎上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該體系是一種將信息網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工具的新型結構。
2、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點
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會因網絡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因此,網絡環境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點也會與網絡環境的特點一一對應,所以,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2.1教育參與者具有一定的公平性。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參與者主要包括教師及學生兩者,教師是該教育過程的實施者及發起者,而學生作為該過程的實行與接受者而存在。在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雖然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其均需具備尊重彼此思想,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避免實施說教、懲罰,以免引起學生對學習的排斥及反感。在公平的教育環境下,教師與學生之間具有平等的地位,學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具備一定的拒絕及反對的權力。
2.2教育過程具有一定的交互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交互性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形式,其是一種在網絡環境下所建立起來對知識、思想及情感進行了解與認知的互動性關系。這種關系不僅會打破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傳統地位關系,同時也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溝通及交流機會。
3、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
3.1在網絡環境下采取主動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學生可以在網絡環境中獲得各種各樣的知識信息,但網絡信息繁雜多樣。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因為網絡管理水平等不足造成各種暴力、色情信息的泛濫,大學生一旦接觸這些信息,就會對自身的健康發展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為了消除這一現象,教育者開始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僅靠以往被動的堵、阻方式難以消除該現象,為了充分發揮信息網絡的積極作用,我們必須主動的采取措施,即要防患于未然。我們可以通過在網絡上建立直接教育信息的網站、建立電子交流論壇以及開設講座的方式開辟網絡教學的新道路。通過該種方式,不僅可以的使學生獲悉知識獲取的渠道,同時也可以培養其是非辨別的能力。
3.2在網絡環境下采取互動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網絡環境是一個具有開放性的大環境,在這個環境中,人類逐漸改變了傳統的交流、交往方式,而形成一種新型的互動型交流方式。在以往傳統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因具備比學生更豐富的知識而具有一定的主導地位,這種現象往往會導致知識傳遞模式呈現出一定的單向性。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平等性,教師不一定比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該現象不僅會給教師帶來一定的壓力,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學過程趨向于平等。在平等的教學環境中,師生之間能夠進行互動性的交流溝通,該方式不僅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同時也可以幫助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在雙向性的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學習。
作者:常宏宇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秦琴.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30)
[2]吉龍,李欣.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1)
[3]李嬋.淺析網絡環境的特征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發展的關聯性[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27)
[4]陳莉蓉.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2(24)
- 上一篇:問題意識導向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研究
- 下一篇:基層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