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時間:2022-09-19 08:27:00

導語: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在互聯網發達的時代高校要加強政治思想教育,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從傳統的教育方式中脫離出來,創新方式方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充分使用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手段途徑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探索適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提升的有力方法。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

一、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樹人,高校學生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都應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肩負著救國安邦的責任,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加強政治思想教育。高校通過高等教育增強大學生自身素質,培養其走出社會后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不僅僅只是擁有優異的成績單,還要加強政治思想教育讓他們可以抵御各種思潮的影響,凝神靜氣的努力學習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理論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內涵界定。信息技術革命帶動著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改變,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通過互聯網和新媒體,隨時向大學生傳遞著信息,各種思潮一刻不停歇的一波波沖擊著校園,所以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新課題。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內涵。實效性是針對當前的社會環境產生的實際教育效果,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有一定的預期目標。它是對活動結果的一種判斷,時效性是為了活動的有效開展和獲得最大效益而設立的。以大學生班會為例,綜合性的例會中所涉及的愛國教育不如專門的多形式的愛國教育主題班會效果好,所以要強調的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2.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屬性的思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可以充分考量教育的結果,這種實效性有顯性和隱性:顯性效果體現在大學生對教育的接受意愿和態度方面,隱性效果體現在學習成績上和政治水平上。顯性效果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到,但是也存在大學生在調查過程中偽裝的可能,隱性效果是他的真實水平,評價較為困難,但對大學生群體踏入社會工作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維多層性,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時間空間上具有多維性,在實效性方面還有多層性。(二)加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建設的意義。1.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培養什么人和為誰培養人是教育中必須要解決好的問題,高校是大學生在國家教育體制下接受思想教育的最后環節,個人進入社會后以何種的心態、站在何種立場去分析社會現象、為社會貢獻力量,更多依靠的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培養和教育。大學生從以往義務教育和高中緊張忙碌的學習中步入象牙塔,從以知識型教育和分數應試教育模式中變為開放型和自我學習研究型的教育模式,自我思考和思想形成變得尤為重要。要通過在校的寶貴時間,努力學習政治思想理論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審視這個世界,養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讀書的正確學習目的,培養自己正確的政治站位和服務社會的理念,對于社會的整體健康發展和大學生自身未來發展有重要意義。2.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迫切需求。大學是學生時代最后的校園,在這里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注意政治思想的培養。否則能力再強,如果是“有才無德”,也會偏離正確軌道行之愈遠。因此大學生在高校階段需要人生的正確導航,高校要利用好這個機會,培訓大學生獨立思考的理論基礎和分辨世界形勢的基本標準。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和自身影響分析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現狀的內涵。通過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的觀察發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不少,但針對實效性現狀和對策的系統研究較為匱乏,目前高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實效性并不理想,因此要找到問題的所在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二)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現狀分析。1.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統計和研究得到了相關結論:(1)理想信念多元化通過調查發現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一方面由于少年成長環境和家庭環境影響,另一方面受到社會思潮沖擊呈現多元化,部分存在對共產主義理想不堅定或者理解不深不透現象,需要有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導師深入開展工作。(2)價值取向復雜化大學生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價值觀不統一,在追求思想解放的同時還面臨物質利益的誘惑。(三)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和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關系進入21世紀后,大學生心理素質問題造成的極端現象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注意,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過程中應滲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運用心理學知識潛移默化的培養大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1.當代大學生心理品質特征。大學生在高校學習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性格培養中借助學生會、校社聯等,通過這些組織培養大學生的心理品質。現在的在校大學生社會閱歷較少,高校教育環境對于培養大學生良好心理品質具有積極作用,需要適時地進行引導教育。2.大學生心理消極品質的消極特征。從個別學生學習、生活失敗的案例中存在著消極的一面,主要表現在自我認知的不協調,在大學這一群體生活中迷失自我。但是因為大學生總體人數多,學生工作者目前不能針對每個學生開展有效工作,存在少數學生心理素質差,生活學習態度消極等問題,而此類問題大多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改善。

四、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體系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習和培養是很有利的,學校和社會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很重視,大學生自身也能認識到應該樹立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奮斗的目標,在校期間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也要正確的引導他們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學習。(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原則。高校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從幫助大學生的角度作為切入點,對其進行精準的理論指導,做到讓大學生樂于接受老師的理論指導,扭轉自己固有的錯誤觀念。(二)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隊伍與環境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成功還是失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軟硬件的建設,包括人力、財力等方面。在培養大學生方面,作為高校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它們從他們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采取大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和互聯網新媒體形式首先吸引他們的眼球,在潛移默化之中達到培育目的。(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課堂建設思路。第一課堂是進行思想政治培養的主要手段,所以必須常抓不懈。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專職教授教師的隊伍建設,教師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一方面要提升教師授課能力和自身素質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只有自身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愛國情懷,才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對學生春風化雨般教誨。另一方面,必須提升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的授課能力,作為新時代青年學生,單純的理論教授式很難吸引學生的吸收和思考,因此必須創新教育方式,在教育的過程中使大學生對教師的工作有認同感,用人性化的培養氛圍促進教學手段多樣化。(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建設思路。第二課堂實質是指在正常的課堂教學以外的教育活動,因此應把學生的課余時間作為第二課堂來對待,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和學生們交朋友,使大學生愿意和老師進行心靈的溝通。課余共同通過紅色教育場所現場教學、基層走訪調研、采訪模范典型等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辦好第二課堂的目的是促進教師和同學們進行深入的交流,鞏固教育成果。(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的思考。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評價是一個檢驗成績的過程,可以借助數學模型加入對統計數據的分析,運用大數據技術結合互聯網這些高科技手段,利用大學的資源科學的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

五、結語

新時代大學生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任由多元價值觀碰撞形成價值觀的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經濟由高速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更應該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才能在國家最需要人才支撐發展的社會環境下輸送合格的建設者。

【參考文獻】

[1]黃志斌.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133.

[2]史向軍,張瓊.“9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3(1):72-75.

[3]尤春陽.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J].才智,2012,(18):312-313.

作者:張翔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