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時間:2022-12-18 04:13:25

導語:自媒體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媒體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決定社會的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要真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就必須持續推進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氛圍,把最廣大人民的理想、價值、道德觀念緊緊團結在一起。高等院校作為傳播、凝練先進文化的重要場所,是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陣地,肩負著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同時,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發展,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對于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關鍵詞:自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國家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一致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都包含其中。目前我國正處于形勢較為嚴峻的重大歷史時期,多元化的價值理念對于大學生政治信念的形成有較大沖擊。本文著重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教育,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幫助大學生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基于此,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確定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社會主義信念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政治教育始終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體現并保證社會主義國家培養人才的性質和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立場和觀點的教育,它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靈魂,其實質就是要幫助大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為社會主義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社會主義信念教育

大學生社會主義信念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大學生樹立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和決心,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正如黨中央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強調的那樣:“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任何時代、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穩定持久的精神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廣大中國人民最深沉、最持久的信仰。它與我國目前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從國家、社會、公民的高度概括了國家、社會、公民最廣泛的價值追求,表達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真實心聲。自媒體作為互聯網迅猛發展的產物,是一種具有極強個人映射性的媒體平臺,其強調的正是將個性化的思想、觀點、立場傳達給他人。同時,自媒體是反映公眾參與意識提升的媒介平臺,從傳播學、社會學視角上看自媒體的主角永遠是社會公眾,有著與其他媒體不同的獨特個性。(一)主體的大眾化和個性化。相對于傳統媒體的面對面服務,自媒體是點對點服務,信息者根據個人的需求與喜好傳播相關信息。同時,自媒體的使用人數日益增多,呈現普及化的特點。根據微信相關記錄,微信的日登錄用戶最高一級達到9.02億人。這一數字說明自媒體的普及程度,以及大眾已經成為自媒體的使用主體。(二)傳播內容碎片化與多樣化。自媒體用戶包含各個行業、各個階層,信息傳播的內容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正因為者的多樣化,內容也呈現出零散的、非系統的特點,既有圖片、視頻,更包括文字材料。(三)傳播方式的交互性。自媒體使用者在不同場景環境下的角色并不相同,是信息者,更是信息接收者,發出與接收信息的過程產生交互作用。在接收他人的信息后,接收者根據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選擇轉發或者評論。(四)傳播周期的隨機性與即時性。即時性是指自媒體使用者信息并沒有固定的場所和時間,它是隨機信息的。自媒體時代普通民眾通過微博、微信接收并評論信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應時代環境的需要,同時更是順應當今社會環境日趨變化的需要。自媒體大發展的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就是充分運用自媒體平臺,提升當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自媒體的發展從根本上顛覆乃至更新了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對于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方法產生了極大影響,傳統教育方式亟待與自媒體融合提升。

四、立足自媒體環境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應該與時代環境緊密契合,通過更新思想理念,實現教育突破。(一)組建專業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教育是發展提升人的工作,而實現人的發展就必須建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理念,這樣才能符合人的發展規律、教育規律。基于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始終圍繞學生、關照學生,也就是將學生作為教育主體,將學生看作為有獨立思想的個體。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自媒體工具,更新傳統工作方法,將因材施教的理念貫穿教育活動的整個過程。同時,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更需要教育者更多走到學生中去,參與到政治觀念提升的整個過程。面對日益復雜變化的社會文化氛圍,僅僅依靠專業理論課教師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講授已經不足以應對當前自媒體對于學生思想的沖擊。不容置疑,工業化、批量化的講授不足以滿足當今學生針對性的教育需求。同時,當出現問題時再由班主任、輔導員進行思想糾正就明顯滯后了,而且增加了工作的難度。基于此,建立起院系黨總支統籌協調,班主任、輔導員、專業教師緊密協作的合作機制應運而生。這就要求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成為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使之成為穩定性、創造性兼備的堅強隊伍。(二)強化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并不是共有的,差異也是比較大的,這就需要不斷開展后天的培養與教育。高校黨委應責成相關部門制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習規劃,學習黨的基本理論知識,馬克思主義理論、規律、強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性,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在實際工作中實現持續性與穩定性。(三)提升教育隊伍使用自媒體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立起自己的自媒體平臺是必要并且有效的方法。教育者自媒體平臺的建立一方面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有利于教育者與大學生的溝通聯系,進而施加影響。同時,從可行性的角度看,互聯網的海量信息處理能力極大減小了信息處理成本,并且多樣化的自媒體平臺可供選擇,簡潔又方便。

五、充分挖掘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優勢

(一)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媒體平臺。黨中央多次提到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辦好網絡教育。大力發展網絡教育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網絡教育的重視程度,高等院校也應該抓住機遇,積極踐行。為了保證當前自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權、輿論權緊緊掌握在黨和國家手里,教育宣傳部門、高等院校必須建立起專門性、專業化的思想政治網絡教育平臺。同時,更要在此基礎上組建校內網絡教育文化機制,利用學校的網絡教育平臺,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化信息,同時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到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中。(二)完善校園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環境。自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提升效用,就要完善自媒體的硬件設施建設、軟件制度建設。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要與自媒體的建設、管理、監督相匹配。它的內涵是極豐富的,包含“網絡維護管理”“微博、微信、公眾號維護管理”“獎懲激勵制度”等等制度的建設。同時,自媒體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自媒體文化氛圍有助于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與認可,將其吸收為自身的價值理念。(三)利用自媒體平臺開展全過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自媒體平臺下的全過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大學生入學至畢業的全部學習生活時間里,實施過程的主體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客體是在校大學生。該模式最大的特點是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階段性,代之以在校全部學習生活過程。以往的形勢政策課程、軍事理論課程、毛概課等課程主要開設在低年級階段,其他時間并不開設,這就造成較為明顯的局限性,不能深層次緊跟當今大學生的思想、心理特點。大學生的思想、心理困惑也是隨時變化的,一階段的思想問題解決了,在另一個階段又會出現新的問題。所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依托自媒體渠道,延伸融合到大學生身心成長的全過程,并產生正面的影響。自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是較為復雜的,既有難得的發展機遇,更有不可輕視的挑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身處這樣的環境中,多元價值理念的碰撞日趨激烈,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存在于部分大學生思想深處,這更時刻警醒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緊緊抓住這一背景的特點與要求,實現緊抓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發展特點,切中當今思想政治教育要點,融合自媒體平臺,為青年大學生打好社會主義的根基與底色,實現不僅專更要紅,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同時,我們清晰看到,自媒體本身的開放性、獨立性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邊界,學生可以通過更為廣泛的途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學生在此過程中逐步認識、理解、相信最終轉化為自身的價值觀念,進而外化于行動中去,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無愧于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參考文獻】

[1]于洪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應有之義[J].求是,2004(10):82-84.

[2]陳立軍,何國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理論與實踐[J].臨沂大學學報,2013(6):15.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04-10-15(001).

[4]夏一璞.互聯網的思想政治屬性[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6.

[5]邵培仁.傳播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王新維 單位:南京科技職業學院電氣與控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