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險投資金融環境的分析
時間:2022-10-13 02:54:09
導語:我國風險投資金融環境的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風險投資是投資人將資本投入剛剛成立或者快速成長高科技公司,通過承擔風險來為融資人提供長期資本和增值服務。數年后通過上市、并購或其他股權轉讓方式撤出投資并取得高
額投資回報的一種投資方式。就我國的風險投資而言,由于我國的風險投資起步較晚,所以在管理和規范上存在缺陷,由此造成我國的金融市場結構的缺陷和功能的不健全。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我國相關經濟部門應當不斷地通過各種形式來創建適應風險投資發展的金融環境,以改變我國現在的風險投資金融環境狀況。
二、風險投資金融環境作用機理
1.金融市場在風險投資發展中的作用。發達、完善和高效運作的金融市場是風險投資發展的基礎。金融市場的作用是為金融交易的雙方提供一個公開、公平和公正交易的場所和機制。由于風險投資機構的主要組織形式是股份制或合伙制,風險資本的運動貫穿于風險投資的整個過程,資金要能夠通暢地進出,金融市場則是不可缺少的條件。金融市場在風險投資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風險資本的籌措渠道,二是風險資本的退出渠道。三是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預期,這種預期的大小直接影響風險投資規模。可以說,金融市場為創業者、企業家、風險投資家所提供的這種預期從根本上改變了當代經濟的特征。
2.金融機構在風險投資發展中的作用。金融機構主要包括銀行、保險公司、投資銀行和各種基金組織等。金融機構的參與極大地增加了風險資本的供給,而且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風險投資的組織形式。近年來,金融機構已成為風險資金最主要的供給主體,在實現風險投資主體多元化、基金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除了為風險投資注入大量資本外,一些金融機構還在風險投資發展的其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3.金融監管在風險投資發展中的作用。金融監管在風險投資中的作用在于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維護風險投資的市場秩序,使得各市場參與者有效地參與市場和發展市場,發揮市場調配資源的作用。金融監管要求上市公司按期公布財務報表、重大事項或敏感信息公告、會計標準或披露界限等。信息披露的規定既符合風險投資市場參與主體的風險企業成長性的特點,又鼓勵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型高新技術公司參與到風險資本市場上來,發展壯大了風險資本市場。
4.金融工具在風險投資發展中的作用。在風險投資中,金融工具的有效選擇和使用是決定風險投資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和附認股權證等是風險投資中最經常使用的金融工具,它們融合了直接股權和間接債券的優點,隱含了對風險企業一定的選擇權。這種混合的金融工具使得風險投資家既能減少風險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分散項目的投資風險,而且還可以分享企業價值增值帶來的好處,得到高額的資本回報;同時,金融工具的使用既有利于激勵風險投資家,又有利于約束企業家,有效地解決了由于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三、我國風險投資金融環境現狀
風險投資需要較多的長期資金,在風險投資發達國家,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廣闊,主要來自機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保險公司、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等,此外也有一部分來自個人的投資,是一種以民間資金為基礎,風險投資機構為中介,金融機構為后援,政府間接參與為保障的多層次融資體系。在早期,政府的投入曾是重要的來源,以后政府不再直接投入。個人出資主要來自于民間富裕的民營企業家,這些資金雖然個體規模偏小,但數量大,偏好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因而也是近年來本土風險投資機構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風險投資是周期性的投資,但民間資本投資理念還不成熟,普遍存在著短期利益的要求,雙方存在資金上的差距,如果資金來源不穩定,那么這個行業很難順利的發展。我國目前風險投資運作中存在的另一個瓶頸是風險資本的退出機制。從國外經驗看,風險投資價值實現的主要途徑(也是最佳途徑)是IPO,但是,我國真正實現IPO退出的風險企業卻為數不多,其原因主要是我國證券市場還處于較低的發展水平,在政策法規等方面根本無法完全與IPO退出機制實現對接。由于主板市場要求嚴格,風險企業一般達不到上市的標準,要通過主板市場退出可謂困難重重。為了支持風險企業成功上市,目前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是為這類企業專門設置創業板市場。我國創建的創業板市場功能之一就是提供較主板市場寬松的上市條件,為中小型企業融資提供服務。而目前在發行上市條件上,我國中小企業板市場的上市公司必須符合主板市場的要求,即現行的中小企業板市場并不具備創業板市場的基本特征與功能。由于中小企業板市場并不是真正意義的創業板市場,因此并未給風險投資的退出帶來根本性改善。而且現行的中小企業板仍基本沿襲主板的游戲規則,僅在無損大局的細節上根據中小企業的公司特性有所變更,除了降低股本規模外,中小企業板在上市資格、審批程序等方面都與主板一致,阻礙了風險資本的安全退出,制約了我國風險投資快速、健康發展。另外,現有的風險投資機構多是按照上級主管單位實行分部門管理,各風險投資公司和其上級主管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而擺脫不了來自政府的行政干預,難以形成一個獨立統一的行業,監督也就無法可依,這是造成民間資本處于觀望態度的重要原因。
四、完善我國風險投資金融環境的建議
1.健全風險投資機構的自律管理機制。在有效的風險投資監管機制中各風險投資機構既是被監管的對象,也是基礎性監管的自律主體。中國人民銀行應督促各風險投資機構設立稽核、審計和監察機構,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政策,以國家的經濟金融法規為基礎,以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為內容,加強內部控制并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逐步形成一套責權分明、平衡制約、規章健全、運作有序的內部控制機制,充分發揮風險投資機構自我約束、自我監察、自我糾正的作用,提高其嚴格遵守金融法規與秩序的自覺性。
2.加強信息披露制度。風險投資監管的一大重點是要最大限度地改善信息不對稱的狀況,使必要的信息在投資者、金融機構和資金使用者之間傳遞暢通,為此,應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制定有關信息披露的法規,增強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和嚴肅性;建立金融機構的重要信息數據庫、指標體系檔案庫;加強信用評級和金融咨詢機構的建立和規范。
3.加快產權交易市場轉型。產權交易市場具有高效率、低門檻、快融資的特點,是風險投資實現收益的一個重要通道,應健全我國的產權交易市場,為風險投資股份轉讓創造良好的條件。首先,加快全國性產權交易市場的建設。打破產權交易的地區封閉,建立統一的信息披露標準、交易標準,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其次,完備產權交易的政策法規。針對我國參與產權交易的各利益主體及產權交易市場的運作還缺乏完備的法規,應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制定一部適合我國國情的《產權交易法》。同時,產權交易市場屬于非公開資本市場(場外交易市場)的范疇,但是目前尚未從法律上明確賦予其通過股權拆細交易方式的開展私募股權融資的功能。為了提高股權融資的活躍程度和效率,必須賦予產權交易市場股權拆細交易的功能,引入做市商制度,制定嚴格的保薦人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采取有效的監管措施,推動其向規范化的場外交易市場轉型。
五、結語
對我國風險投資金融環境的分析,是為了向風險投資者提供順暢的投資渠道并為投資者獲得最大收益服務的。國家通過建立金融投資體系來保證我國金融投資體系的完整性并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本文通過對我國風險投資金融環境的各個方面的分析,向大家展示了目前我國的風險投資金融環境的整體狀況,希望對大家進行風險投資時會有幫助。
作者:鄭煒 單位:西安交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 上一篇:企業專利評估計算及投資決策探究
- 下一篇: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現狀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