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事法院作用論文
時間:2022-04-04 11:41:00
導語:國際刑事法院作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案情簡介根據報道,總部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2004年1月29日宣布將對烏干達fzf武裝“圣靈抵抗軍”領導人犯下的反人類罪行進行調查。這將是該法院自2002年7月1日正式運轉以來的第一項立案調查。
國際刑事法院當天發表新聞公報說,由于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去年12月決定將fzf武裝“圣靈抵抗軍”的案件提交國際刑事法院審理,法院決定對這一案件進行調查。開始案件調查的正式決定將在未來幾個月之內做出。
國際刑事法院的首席檢察官奧坎波說,烏干達fzf武裝“圣靈抵抗軍”涉嫌綁架數千名兒童,強迫他們成為戰士,強迫他們殺害自己的父母,還強迫他們成為性奴隸。
根據《國際刑事法院規約》(又稱《羅馬規約》)的規定,首席檢察官在決定正式開始調查時必須告知所有成員國。之后,首席檢察官在進行調查取證的基礎上,再決定是否發出通緝令。
首席檢察官奧坎波奧坎波與穆塞韋尼在英國倫敦就雙方的未來合作進行了會談,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找到并逮捕“圣靈抵抗軍”領導人。在這方面,烏干達政府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持。
“圣靈抵抗軍”是活動在烏干達北部的fzf武裝,其領導人是號稱擁有超能力的科尼。據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辦公室收到的一些報告,總共有約2萬名年齡在11歲至15歲之間的兒童被強迫參加“圣靈抵抗軍”。數以千計的烏干達兒童為了躲避fzf武裝的綁架變成了“夜游神”,他們常常在教堂或者慈善機構里一直躲到天亮。為了對公眾進行恐嚇,fzf武裝曾砍下一些被他們認為是支持中央政府的村民的手足,割下他們的耳朵或嘴唇。
據在烏干達的國際援助機構估計,自1986年以來,fzf武裝與政府軍的沖突至少造成2.3萬人死亡,給烏干達帶來了1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二、國際刑事法院的概況關于國際刑事法院的概念,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廣義上的,主要指由國家選舉出來的若干個獨立的法官組成的、審判特定的國際罪行并對罪犯處以法定刑罰的國際刑事審判機構。它既包括常設性質的國際刑事審判機構,如1998年7月在羅馬依據聯合國建立國際刑事法院全權代表外交大會建立的普遍性的、常設性質的國際刑事法院,還包括為特定目的而設立的臨時或特設性質的國際刑事審判機構,如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及由聯合國安理會設立的前南問題國際法庭和盧旺達問題國際法庭。另一種是狹義上的,僅指常設性質的國際刑事審判機構,①即1998年7月建立的國際刑事法院。現在的國際刑事法院是根據1998年7月在羅馬簽署的《國際刑事法院規約》而設立的永久性國際刑事裁判機構。和以前特設的幾個國際法庭相比較,它具有自己的特色之處,主要表現在國際刑事法院是常設的,其機構性質是由主權國家設立的不會因使命完成而被撤銷或者不復存在,同時國際刑事法院在理論上可以管轄各種國際罪行,以及可以對一切國籍的罪犯行使管轄權,在法律適用上,國際刑事法院必須適用各締約國普遍接受的國際法,不象在它之前的幾個特別法庭,可以靈活地適用國際法。
截止2002年7月1日,共有78個國家承認《國際刑事法院規約》,并成為國際刑事法院的成員國。②從2002年7月1日國際刑事法院正式運轉以來,雖然已經收到了幾百件關于國際犯罪案件的受理審請,其中大多數都與伊拉克戰爭有關,但國際刑事法院一直沒有正式受理。因此,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請求對烏干達fzf武裝“圣靈抵抗軍”的罪行進行調查的決定就為國際刑事法院受理第一起案件鋪平了道路。但是,國際刑事法院在調查“圣靈”組織的國際犯罪行為時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對后來發生的追究國際犯罪的案件能起多大的示范作用,以及國際刑事法院作為一個國際性的機構,在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和世界上最大的第三世界國家沒有參加的情況下,能否承擔具有國際意義的機構所應具有的職責,還需要經過認真的分析和思考。
三、國際刑事法院的受案范圍根據《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的規定,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③(一)屬時管轄權:根據《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第11條的規定,國際刑事法院只對規約生效后實施的犯罪具有管轄權,對于在規約生效后成為締約國的國家,法院只對締約生效后實施的犯罪行使管轄權;(二)屬人管轄權:根據《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第1條、第25條的規定,國際刑事法院只對個人具有管轄權,任何國家、組織和法人均不受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也就是個人責任原則,即實施規約所列各項犯罪的人要負個人責任,并應當受到處罰。
(三)屬物管轄權:根據《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的規定,國際刑事法院只對侵略罪、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以及戰爭罪等幾種罪行實施管轄。
1、侵略罪。關于侵略罪的定義,在《國際刑事法院規約》中還沒有詳細的規定。
2、滅絕種族罪。指蓄意全部或局部消滅某一民族、族裔、種族或宗教團體而實施的下列任何一種行為:(1)殺害該團體的成員;(2)致使該團體的成員在身體上或精神上遭受嚴重傷害;(3)故意使該團體處于某種生活狀況下,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4)強制施行辦法意圖防止該團體內的生育;(5)強迫轉移該團體的兒童至另一團體。
3、危害人類罪。指在廣泛或有系統地針對任何平民人口進行的攻擊中,在明知這一攻擊的情況下,作為攻擊的一部分而實施的下列任何一種行為:(1)謀殺;(2)滅絕;(3)奴役;(4)驅逐出境或強行遷移人口;(5)違反國際法基本規則,監禁或以其他方式嚴重剝奪人身自由;(6)酷刑;(7)強奸、性奴役、強迫、強迫懷孕、強迫絕育或嚴重程度相當的任何形式的性暴力;(8)基于政治、種族、民族、族裔、文化、宗教或根據公認為國際不容的其他理由,對任何可以識別的團體或集體進行迫害,而且與任何一種上列行為或任何一種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內的犯罪結合發生;(9)強迫人員失蹤;(10)種族隔離;(11)故意造成重大痛苦或對人體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的其他性質相同的不人道行為。
4、戰爭罪。根據《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第8條的規定國際刑事法院對戰爭罪具有管轄權,特別是對于作為一項計劃或政策的一部分所實施的行為,或作為在大規模實施犯罪中所實施的行為。
5、嚴重違反國際刑事法院既定范圍內適用于非國際性武裝沖突的法規和慣例的其他行為。
當然,國際刑事法院管轄上述國際犯罪行為時,首先應當具備一定的先決條件,這些條件具體包括以下幾點:④
(一)所發生的國際犯罪行為所追究的行為者必須是成為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國的公民;
(二)如果一個或多個國家成為法院規約的締約國或聲明接受法院的管轄權且有關行為發生在該國境內,或者發生在該注冊的船舶或航空器上,或者被告具有該國國籍;
(三)一國雖然未成為法院規約的締約國,但聲明接受法院對有關罪行的管轄權。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國際刑事法院雖然是一個國際性質的機構,但是它并非萬能的,其
- 上一篇:銀行處理信用證單據論文
- 下一篇:法律適用比較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