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互補性投資相助論文

時間:2022-04-06 08:45:00

導語:亞洲互補性投資相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亞洲互補性投資相助論文

一、中國與亞洲經濟體之間的地域投資相助具有牢固基礎

在新的經濟生長情況下,中國與亞洲經濟體之間漸漸形成地域內新的國際分工,在增強經濟相助的條件下,各自覺揮自身的競爭上風,促進配合生長。視察中國與亞洲經濟體之間外貿與投資往來的狀態,可以看到,中國與亞洲地域的經濟相助具有牢固的基礎。

(一)中國與亞洲經濟體之間的地域商業相助關連親昵

中國與亞洲地域的商業關連一向非常細密,中國和亞洲經濟體之間的商業在90年月年勻稱增長16%,已經增長到2001年的296億美元。從1999年到2000年中國對外商業的地域散布情況可以看到,中國最主要的商業同伴是亞洲經濟體。1999年和2000年中國的收支口總額中與亞洲經濟體之間舉行部門分別占56.6%和57.7%,而與歐洲和北美洲之間舉行的部門均低于20%;中國出口總額中50%以上的目的地是亞洲,而入口總額中60%以上來自亞洲(表1)。只管世紀之交天下經濟仍不夠景氣,但中國對亞洲的商業額在2001年比前一年增長144億美元,已到達2880億美元,占中國對外商業總額的56%。2002年1月至2月,中國從亞洲國家入口額達218億美元,同比增長6%。(注:中國駐世貿構造代表孫振宇2002年4月12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發言。)

(二)中國在亞洲吸引外資職位地方突出并與亞洲地地域投資相助關連親昵

世紀之交,陪同著經濟舉世化的步驟,國際資本的跨國活動日益生動,外國直接投資(FDI)的生長成為主要情勢。90年月亞洲地域FDI的流入額險些均占生長中國家的60%左右,只是在金融危急之后的1998年和1999年有所降落。2000年亞洲地域從金融危急中蘇醒,仍然是FDI的投資重點地域,其FDI的活動突破紀錄,吸引外資1435億美元,比1999年前進了44%,占生長中國家份額重新到達近60%。

視察中國要地本地現實使用外資額的源頭,很容易發明其中絕大部門源頭于亞洲地域,1999年流人中國的外資源頭于117個國家和地域,而源頭于亞洲地域的FDI投資占現實使用FDI投資額的66.6%,2000年這一比例為62.6%。源頭于歐洲的這一比例分別為11.9%和11.7%;源頭于北美洲的這一比例分別為11.4%和11.8%(表2)。中國對外經濟相助的項目,絕大多數也是來自亞洲,如對外承包工程中,50%以上是亞洲地域的相助,對外勞務相助中65%以上與亞洲經濟體之間舉行。歐洲在上述兩項相助中的比例分別為4%和6%,美國的數字分別為1%強和8%強。(注:2001年中國統計年鑒。)說明中國要地本地與亞洲地域經濟體之間的投資關連非常細密,具有牢固的相助基礎。

表1中國對外商業的地域散布(單元:萬美元、百分比)

附圖

資料源頭:憑據中國統計年鑒2000年、2001年版整理

表2中國現實使用外資額源頭地域散布(單元:萬美元、百分比)

附圖

資料源頭:憑據中國統計年鑒2000年、2001年版整理

二、經濟商業情況的革新將促進中國亞洲地域的投資相助進一步生長

(一)亞洲經濟增長情勢看好

二戰后,亞洲地域的經濟生長為天下所矚目。40年前,全亞洲的黎民生產總值只占天下的4%,2001年已迅速上升到25%,預計到2010年將上升到33%左右。據亞洲開發銀行預測:亞洲生長中國家2002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到達4.8%,2003年將到達5.8%。天下銀行對除日本以外的東亞和東南亞地域的經濟增長也是彌漫信心,預測該地域2002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到達4.7%,2003年將到達5.6%。亞洲地域商業生長也非常迅速,據天下商業構造統計,2000年,亞洲地域商品出口總額到達16500億美元,占天下總出口的比重到達了30%,而40年前這個數字還不夠3%,其中在亞洲地域內的出口額達8000億美元,占對天下出口總額的49%。亞洲排位前12個國家和地域的外匯儲備已經達11200億美元,約占舉世外匯儲備總額60%。(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2002年4月12日在博鰲亞洲論壇首屆年會的議題研討會上發言。)

(二)革新開放使中國經濟迅速康健生長

革新開放20多年來,中國經濟生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效果,已成為天下上經濟最具活力的國家之一,市場潛力巨大。2000年與1978年相比,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6.4倍,年均增長9.5%,經濟總量已居天下第6位。2001年,在世界經濟增長顯著減緩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依然連結了快增長、高效益、低通脹的良好生長勢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3%,牢固資產投資增長12.1%,收支口總額增長7.5%,現實使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4.9%,市場物價穩固,國際收支狀態良好,2001年末國家外匯儲備達2122億美元。據世貿構造最新發表的統計數字,中國2001年貨物收支口額為5098億美元,其中貨物出口額為2662億美元,貨物入口額為2436億美元,上述三項均排在世界第6位。

(三)中國將成為亞洲經濟與投資相助的科研中心

連年來,中國國內知識經濟職位地方的日益前進,舉世制造業正在迅速轉移到中國,以至許多品評家預測中國將成為天下新的制造業中心。與此同時,外國研究與開發事情的中心也在向中國轉移。據天下銀行預計,中國高新技能產物在1985年到1998年之間每年增長45%。比喻,阿爾卡特公司在2002年4月統一家中國公司相助,配合投資1800萬美元支持電信工程方面的開發。該公司預計它在上海的投資約莫占它在舉世舉行研究與開發經費的15%。IBM公司在北京的研究實驗室約莫有90名雇員,并籌劃再擴招。英特爾公司的投入乃至更大,它在2001年創建的北京實驗室有約莫200名員工,其重點研究偏向是無線通訊、網絡處理和軟件開發。(注:英國《金融時報》4月19日。)微軟公司將其10%的研究轉移到了中國,在北京設立了一個研究中心,這是其在舉世的5個類似的研究中心之一,該中心的研究項目從語言合成到面部辨認技能,無所不包。奧拉克爾公司(又稱甲骨文軟件公司)2002年4月在深圳創建了一個由100人組成的研究中心。(注:香港《遠東經濟品評》周刊2002年4月11日。)中國知識精英的聰明本事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外洋研發中心,這將使中國成為東亞和東南經濟體次地域經濟與投資相助的科研中心,并議決互補性投資相助,使用先進技能的“外溢效應”和“輻射效應”,為地域經濟投資相助提供技能源頭。

(四)中國經濟執法規則的完滿將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開放

在革新開放的二十幾年中,中國各方面的執法規則已經漸漸完滿。中國加入世貿構造后,公平稅負與黎民人為成為廣泛的市場須要,因此,中國將憑據國際通行規矩調解稅收政策。稅制的統一成為稅收政策調解的基本偏向。中國將憑據加入世貿構造的答應,漸漸完滿涉外經濟執法規則,參與多邊商業體系和國際地域經濟相助,促進商業和投資方便化。連續革新投資情況,依法掩護投資者職權。勉勵外商特別是跨國公司投資高技能財產,參與國有企業改組革新。

三、中國與東亞和東南亞經濟體增強次地域投資相助實現共贏

恒久以來,中國與亞洲列國連結著良好的經濟相助關連,連年來,亞洲地域經濟體首腦告竣共鳴:經濟舉世化進程的加速所帶來的不光是生產的國際化和商業、資本的自由活動,同時還意味著國與國之間對市場和資源更猛烈的競爭,在這個配景下,亞洲國家必須開心議決互惠相助來避害趨利,尋求共贏。

(一)中國與東亞和東南亞經濟體互補性商業相助將進一步增強

中國與亞洲地域的外貿交易90%與東亞和東南亞地域孕育發生,相互提供的商品市場不停擴大,其中中國最大的出口商業同伴這天本、香港和韓國,最大的入口商業同伴這天本、臺灣省、韓國和香港。中國對東盟的出口約占對亞洲地域出口比重的13%,從東盟入口的比重約占16%。東亞和東南亞地域內互補性商業的增長相對減輕了亞洲經濟體搪塞西方國家市場的依賴

(二)中國與東亞和東南亞經濟體的互補性投資不停增強

如前所述,中國吸引外資中有60%以上來自亞洲地域,其中來自香港地域的FDI約占流入總額的40%,來自東亞和東南亞經濟體的FDI約占來自亞洲流入總額的60%以上。其他向中國輸出FDI的亞洲主要經濟體有日本、新加坡、韓國和中國臺灣省(表3),來自東盟的FDI約占7%。與此同時,中國的企業也更多地以投資者的身份出現。1999年,中國政府答應對東友邦家的投資為7200萬美元。2000年新答應的投資達1.08億美元,增幅為50%。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對外洋實體舉行投資,其中一些對外洋直接投資總額險些肯定比官方報道的高得多。(注:香港《遠東經濟品評》2002年4月5日《快速向東南亞投資》。)亞洲地域經濟體之間相互提供的資本市場不停擴大,同樣減輕了對西方資本市場的依賴。

表3我國現實使用FDI源頭于亞洲經濟體的數額及比重(單元:萬美元、百分比)

1998年1999年2000年

FDI比重FDI比重FDI比重

總額454627510040318711004071481100

亞洲313310268.9268323166.6254820962.6

中國香港185083640.7163630540.6154999838.1

日本3400367.52973087.42915857.2

新加坡3403977.52642496.62172205.3

韓國1803204.01274733.21489613.7

中國臺灣省2915216.42598706.42296585.6

資料源頭:憑據中國統計年鑒2000年、2001年版整理。

(三)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金融相助有了實質性希望

中國與亞洲列國開展金融相助有許多上風。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金融相助也有了實質性希望。中國和泰國2001年12月簽署了雙邊錢幣交換協議,支持泰國管理國際收支題目和維護金融穩固。2002年3月末,中國與日本也簽署了雙邊錢幣交換協議。這些都是中國珍視并積極參與當地域金融相助的具體體現。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在博鰲亞洲論壇的發言中提倡:亞洲列國商業銀行要為推動地域生長創造條件,生長亞洲的金融市場。香港、新加坡是遠東緊張的國際金融中心,應創建當地域的支付整理體系,在金融產物的交易方面,相互和諧,配合生長。

(四)中國與東盟增強經濟交換與相助

亞洲次地域經濟相助近幾年發達生長,已為亞洲列國經濟相助打下了牢固基礎。東盟自由商業區已于2002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驗,從2002年1月1日起,6個老成員國之間的入口關稅已降到0%-5%。4個新成員則可以享受更長的過渡期。東盟列國向導人答應自由商業區的目的是實現地域內商業的零關稅政策,具體落實時間表是2010年6個老成員全部入口實現零關稅,2015年4個新成員開始實驗零關稅政策。2001年11月,中國與東盟10國向導人就未來10年內創建中國——東盟自由商業區告竣了共鳴。從2002年4月開始雙方就創建自由商業區舉行討論,籌劃該自由商業區最晚在2011年建成。東盟與中日韓103機制也將進一步推動創建東亞自由商業區,這使亞洲國家的經濟相助有了良好的開端。這意味著亞洲將建成舉世最大的自由商業區,從而促進整個東亞地域的繁榮與生長。

亞洲列國有著相似的歷史配景和配合優點,鄰國經濟之間只管有某些競爭的方面,但互補的方面是基本的。中國加入世貿構造,為亞洲相助同伴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準入時機,開放的中國將成為亞洲國家的潛伏巨大市場。中國將在同等互利的基礎上與亞洲國家生長情勢多樣的雙邊和多邊經貿相助,以上風互補、同等互惠為基礎,營造多贏的款式。

【參考文獻】

[1]團結國貿發集會.2000年天下投資陳訴,2001年天下投資陳訴.

[2]中國統計年鑒2000年版,中國統計年鑒2001年版[Z].中國統計出書社.

[3]謝進城.2001年中國投資生長陳訴[M].經濟科學出書社,2001.

[4]王洛林.2000-2001年:天下經濟形勢闡發與預測[M].社會科學文獻出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