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企業投資決策分析研討
時間:2022-10-28 11:47:00
導語:有關中國企業投資決策分析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投資是指經濟主體(企業或個人)為了在將來獲得更大的增值或回報,而對目前的資本(實物或貨幣)做出的某種使用的行為。投資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在市場經濟中,投資者總是要追求資本的回報。所謂投資決策是決策理論在投資領域的具體運用,是投資主體為了實現效益目標,運用決策的原理與方法,系統分析主客觀條件,從可采取的多個投資方案中選取最佳(或最滿意)方案的整個過程。投資決策決定著企業的未來,正確的投資決策能夠使企業降低風險、取得收益;盲目的投資決策能置企業于死地。所以,經過深思熟慮并在正確原理的指導下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是一個公司必須做到的。投資決策是企業所有決策中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決策,投資決策失誤是企業最大的失誤,一個重要的投資決策失誤往往會使一個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因此,財務管理的一項極為重要的職能就是為企業當好參謀,把好投資決策關。是否有正確果斷的投資決策,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一、建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加強風險控制
當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時,不僅要考慮預期回報,還必須分析比較投資風險。目前,許多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不重視項目投資風險預測,僅局限于不確定性分析中簡單的風險技術分析,甚至只憑借經驗和直覺主觀臆斷,對項目建成后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預測不夠,為項目的實施留下安全隱患。強化投資風險意識,做好投資項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風險預測,制定防范和化解措施,是避免決策失誤,不斷提高投資效益,以及實現投資項目科學化的根本保證。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通過對項目風險的管理,在執行投資決策委員會對投資項目的風險控制決策的基礎上,風險管理委員會將對投資組合的風險進行實時跟蹤和評估,并對風險隱患提出預警;對投資組合的執行過程進行實時風險監控。通過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對管理層進行監督控制,可以使公司的投資決策更科學、更合理、更安全。
二、防止投資多元化,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多元化經營,指的是企業在多個相關或不相關的產業領域同時經營多項不同業務的戰略。從目前看,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利用現有資源,開展多元化經營,可以規避風險,實現資源共享,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另一種認為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會造成人、財、物等資源分散,管理難度增加,效率下降。多元化是企業尋求發展的重要途徑,企業主要通過彌補外部不成熟市場的薄弱環節而創造價值。在多元化之前,建立嚴密的管控體系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企業的價值觀和決策原則。
1.一個企業的生存是靠主業產品的支撐。在任何經營模式下,企業都應該擁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業務,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上求得長期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只有立足于主業,才能為其他行業奠定堅實的后盾,不可“四面出擊”。一個企業的資源與優勢是有限的,能夠支持該企業經營的產業也是有限的,合理而科學的多元化經營策略應保持產業之間的高度關聯性,以充分發揮原企業的資源優勢并節約經營資源,包括資金、技術、人力、品牌、市場網絡等各方面的資源。若盲目涉足與主業無關的領域,以致產業之間跨度過大,缺乏關聯,往往會造成無法發揮企業原有的資源優勢,而且難以降低經營風險和企業內部交易費用。
2.盲目無關聯地擴張,缺乏核心競爭力。重點抓好企業核心能力是企業的一項競爭優勢和企業發展的長期支撐力。企業現有業務有沒有形成競爭優勢,以及這種競爭優勢能否有效地延展到新的業務領域,是決定新業務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因素。故企業必須首先有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核心產品,然后再圍繞核心產品、核心能力和競爭優勢,考慮是否采取多元化經營的策略。沒有根植于核心能力的企業多元化經營,又不能在外部擴張戰略中培植新的核心能力,最終結果可能把原來的競爭優勢也喪失了。多元化經營模式下,企業更應該擁有明確的核心競爭力的骨干業務,并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競爭能力為中心,從而有助于維持和發展公司的競爭優勢,確保公司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上求得長期的生存和發展。
三、建立完善的投資委員會對管理人員進行監督
在公司內部建立完善的監督系統是很有必要的,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有了投資委員會對經理進行制約,就減少了管理人員為了自身利益而損害企業和股東的長遠利益的風險。委員會可以由股東代表、高管代表和職工代表組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相互合作。這樣既可保護股東的利益不受損害,同時也可滿足管理人員和職員的要求。
在兩權分離條件下,股東和管理層之間存在關系,股東通過會計信息來掌握經營者的經營業績,為了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經營者(即管理層)往往具有“會計造假”的自然動機。但是經營者的造假動機能否實現取決于會計人員的態度和行為,這就形成了管理層和會計人員之間的博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層和會計人員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會計的本質是“受托責任”,會計應通過真實的會計報表來為經理人員解除受托責任,同時也為自己解除受托責任,這就形成了二者之間的矛盾。公司的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簽訂了雇傭合同。該合同往往和某些會計指標相關,如以凈利潤、每股盈余等為標準來支付經理人員的報酬,合同雙方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由此在合作中伴隨著沖突,構成了雙方的矛盾。設立投資委員會,通過提升投資決策水平,減少因投資決策失誤帶來的低水平重復建設,杜絕在狹小領域的同業過度競爭,則完全有可能從投資源頭上控制投資方向和金額,減少各種投資浪費,不斷提高投資效益。同時,也只有加強投資風險防范,避開形形色色的隱性或顯性的投資陷阱,才有可能減少損失,實現投資效益最大化的投資目標。通過在公司內部設立投資決策委員會,對經營管理層進行監督,這樣就會使經理層進行投資決策時就不再是一人獨裁,有了投資委員會對管理層進行約束,股東權益才能受到保護。所以在公司旗下設立相應的輔助機構是很有必要的,如審計委員會、投資委員會、報酬與提名委員會等。
同時,有效的賞罰分明機制不但可以調動管理者的積極性還可以給他一定的壓力,使他專心于企業的經營,努力提高企業業績。這樣,管理者就會始終處于緊張的狀態,不敢對公司的經營掉以輕心。
四、加強自由現金流的管理,防止管理層盲目投資
自由現金流量是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全部現金流入扣除滿足必要生產經營活動及其增長的需要后,能夠提供給所有投資人(包括股權投資人和債權投資人)自由支配的現金。投資決策是公司治理的主要部分,有效的控制自由現金流,在不使現金閑置的基礎上,還可以提高經營者的投資績效。如果一個企業自由現金流一直非常富裕的話,就會出現對這些現金流的濫用,此即所謂的問題。股東作為委托人把財富托付給人打理,由于作為人的企業經營者會尋求個人利益,就可能出現侵占委托人利益的情形,侵占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直接占有委托人的財富;假借各種名義進行在職消費;不按績效支付薪酬等。只要委托人不能夠有效監督人,那么人就會進行利益侵占活動。
從公司投資的角度來看,分紅實際上就是降低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從而減少問題,提高公司效率。可見分紅也能起到有效的公司治理的作用,促進公司的投資活動。這樣即滿足了股東的要求,又牽制了管理者,可見自由現金流的控制是投資決策時的關鍵因素。而投資決策是公司治理的主要部分,有效的控制自由現金流,在不使現金閑置的基礎上,還可以提高經營者的投資績效。可見,加強對自由現金流量的管理對投資決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投資決策體現企業的根本利益,是現代企業最高層次的戰略決策,是現代財務管理的核心,實踐中對于解決公司投資決策問題,提高公司投資收益、實現公司財務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
- 上一篇:農村經管局下半年工作匯報
- 下一篇:會計信息在投資決策的使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