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通信技術優越性研究

時間:2022-02-21 08:23:51

導語:光纖通信技術優越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光纖通信技術優越性研究

摘要:近年來,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科技發展,進一步便捷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并開啟了信息化發展新時代。光纖通信作為現代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對加速信息化社會布局有著非凡的價值意義,以光纖作為主材料的特殊構成,展現出了多重方面的優越性。本文基于對光纖通信技術優越性的概述解析,就其發展未來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光纖通信技術;優越性;發展趨勢

縱觀信息化社會發展的整個歷程,其在很大程度上承托于通信技術的創新與應用,隨著人們使用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達到更高效的數據傳輸效果,是其發展的重點。事實上,光纖通信技術的出現,相較于傳統通信技術,展示出了多重優勢,滿足了現代社會高速率、高質量的數據傳輸需求,相關課題研究備受關注和熱議。

一、光纖通信技術的優越性概述

光纖通信即是指以光作為通信載體,利用光纖實現信號傳輸的通信系統,是現代信息化技術發展的典型產物,對其優越性的研究,是更好應用于現實生產生活的基礎,相關方面的論述如下:(一)容量大。光纖線路作為光纖通信系統的重要組成板塊,是傳輸信號的基本元素,相較于銅等普通線纜,其傳輸帶更寬,在實際運行中可高達幾十GHz.km。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大光纖通信優勢,突破單模光纖的即有局限性,那么就需要擴充光纖通信過程中的傳輸容量,而密集波分復用技術應用則發揮了良好的效能,事實上對光纖傳輸的擴容達到了原來的幾十倍之多。另外,據相關研究發現,光纖作為一種新型傳輸媒介,相較于同軸電纜或導波管等,其損耗率更低,這也是光纖通信技術優越性的重要體現。基于光纖建構的通信系統,實現了大跨度距離的信號傳輸,尤其是在超長距離的傳輸過程中,通過傳輸距離的拉長,有效減少了中繼站的使用數量,相應的投資成本消耗亦有所降低。以當下應用最主流的石英光纖為例,相鄰兩個中繼站的距離已經達到了200km甚至更多,大大提升了通信系統傳輸的穩定性及效率。(二)輕量化。以當前階段的光纖通信技術發展來看,其主要包括中短器、光發信機、光收信機、無緣器件和光纖線路等五部分組成,并負載著差異化的功能。其中,光纖線路的主要功能是傳輸信號,在整個光纖通信系統中占有較大比重。所謂光纖即光導纖維,是一種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纖維,正是基于其特殊的材質構成,在制作處理上更輕、更細,突出了輕量化的優勢。有相關測量數據顯示,光纖已然達到了超細標準,直徑為0.1mm左右,即使多股組合所耗用的空間亦不會太大,從而滿足了不同的施工工況需求。與此同時,由于光纖特殊的材質構成,其還表現出了良好的柔軟性,實際架設施工中的操作更為簡便。另外,從成本效益的維度上講,光纖通信技術超細的芯徑,所耗用的資源更少,投資成本降低,同時兼具良好的生態環保價值,因而得到了廣泛應用,是現代社會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支撐。(三)抗干擾。光纖通信主要應用到了石英性的絕緣體材料,抗腐蝕能力和抗電磁干擾能力更佳,從而有效保障了整個通信系統的正常運行。從微觀層次上講,光纖通信的光波導特點,使之展現出了超強的電磁干擾免疫效果,如雷電、黑子活動等,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絕緣性能和耐腐蝕性能,有效避免了電磁問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即使面對一些人為電磁的干擾影響,亦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正是基于此,光纖通信系統中還可構成復合光纜,與高壓電線平行鋪設,表現出了較好的架空能力,保證了信號傳輸的安全性。光纖通信技術應用的核心在于信號傳輸與接受,其良好的抗干擾性能,決定了其應用優越性。除此之外,在高度開放、自由的互聯網虛擬空間下,人們對信息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相較于傳統電信通信方式,光纖通信技術將光波信息置于光纖內部,能夠實現一定的防竊聽效果。

二、光纖通信技術的未來展望

在現代信息化發展的生態格局下,人們對互聯網絡應用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并逐步滲透到了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光纖通信技術對加速我國信息化發展有著非凡的價值意義,因其多重方面的優越性表現,現已廣泛應用到多個行業領域,如廣播電視、軍事等,并創造了巨大的效用價值。未來,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前景不可估量,值得重點關注。事實上,在未來的光纖通信研究領域,其傳輸距離及容量尚存一定的發展空間,依托于密集波分復用系統再優化,可進一步延伸其波長,提升其信號感應能力,從而實現更大成本的壓縮。同時,光孤子通信作為一種超短光電撥付,實現了光群與非線性規劃之間的動態平衡,因而抗干擾能力更強,是光纖通信技術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綜上所述,光纖通信技術較之傳統通信技術,表現出了諸多方面的優越性,包括容量大、輕量化、抗干擾以及保密性等等,其數據傳輸速率及質量更高,而相應的成本投資卻較低,為加速信息化時代建設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作者希望學術領域持續關注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動態,并從不同測度視角對其未來進行展望。

參考文獻:

[1]李杼.光纖通信技術特點與發展趨勢的分析[J].通信電源技術,2018,35(06):201-202.

[2]李梓明.電信光纖通信技術的優勢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6):57.

[3]孫迎波.電信光纖通信技術的優勢分析[J].數字通信世界,2018(05):98.

作者:李昊 鄒曙光 單位:南京工程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