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分析

時間:2022-09-09 11:07:45

導語: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分析

摘要:教師要堅持以技訓為重點,以競賽為抓手,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推動計算機專業技能教學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文章從以賽促學的含義、以賽促學在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以賽促學的實施效果三方面,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以賽促學;專業技能

中職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好專業技能,掌握一技之長,培養與提高職業素養,為將來求職就業做好準備。在計算機系列課程教學中,實施以賽促學策略,強化帶有競賽性質的技能訓練,能夠調動學生技能訓練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提高專業技能教學的實效性。

一、以賽促學的含義

以賽促學是以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為目的,以技能競賽為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引入知識、技能等系列競賽活動,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方式。計算機系列課程都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必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借鑒計算機專業技能賽前訓練與組織競賽的做法,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動手訓練、技能競賽,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技能訓練的熱情,全面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習質量,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二、以賽促學在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1.合理設置競賽項目。教師教學前應該鉆研課程標準,分析研究教材,熟悉把握教學重點、難點與教學目標,并據此設計教案、教學方法,這是上好課的基礎與前提。實施以賽促學策略,教師要在充分熟悉大綱、熟識教材、掌握學情的基礎上,將每一課或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任務,結合教學重點、難點,設置帶有技能競賽性質的目標與任務,并據此設計相應的競賽項目與題目。針對職校生素質參差不齊的特點,教師可以采取分層競賽方式,對不同梯隊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競賽目標與要求。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課程標準為導向,結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計算機學業水平考試要求,設計一系列基礎性、一般性的操作題目,避免因為難度過大讓他們心存畏難。而對少數優秀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參照各級信息技術類技能競賽要求,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操作題目,引導他們積極挑戰難度、強化訓練,并且隨時準備參加各級技能競賽。例如,在教學“EXCEL數據計算”時,教師可以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設置一系列難度不一的技能題型:1)對成績表進行求平均分和總分處理,只需使用SUM、AVERAGE函數;2)工資表的處理,要求熟練應用公式和相對地址及絕對地址;3)將成績表中的分值處理成相應的ABCD等級,統計各等級的人數,并要掌握IF函數的嵌套和條件統計函數的應用;4)數據的查找,需要掌握LOOKUP函數的應用;5)從身份證號碼中提取性別和出生年月日,并設置某些固定的格式,要求掌握MID、MOD、IF函數的嵌套和MID函數與連接符的應用;6)“九九乘法表”的制作,要求掌握IF函數結合混合地址的引用。以上題目難度逐漸遞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要求做其中的部分或全部的題目。這樣分層競賽,既能讓學困生“不餓”,又能避免優生“吃不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調動全體學生學習、訓練的興趣與熱情。2.有效組織競賽教學。為提高以賽促學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未雨綢繆,事先根據教學內容,參照各級技能競賽或等級考試的標準要求,制定競賽方案,提出競賽要求。賽前教師要適當進行競賽動員,讓學生明白競賽只是一種手段,其真正目的在于通過競賽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訓練,調動他們學習與訓練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達到全面提升專業技能的目的。在競賽過程中,教師應該精心策劃、周密安排,有序組織競賽,確保競賽的實效性。一般來說,一年級新生多以個人項目競賽為主,重在引導他們動手實踐操作,培養他們的動手操作習慣。到了二年級,可以參照上級舉辦的信息技術類技能競賽有關標準要求,設置個人項目與團體項目進行教學競賽,營造濃厚的競賽氛圍,激發學生參賽的干勁與熱情。設置團體競賽項目時,要按照“異質組成,均衡搭配,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原則,進行合理分組,避免因為各組實力過于懸殊而失去競賽意義。教師要幫助各個小組選好組長,指導人員分工,強化日常訓練,做好團體競賽的各項準備,提高競賽成績。例如,在網頁設計競賽時,教師可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長與強項進行小組內部分工,有人負責圖形處理、動畫制作、LOGO設計,有人負責版面設計和布局設計、導航條制作等,有人負責程序代碼編寫,有人負責欄目管理、文章管理、留言管理、評論管理、投票管理、用戶管理、日志管理等網站后臺管理,做到既分工又合作,經過多次訓練磨合,自然能夠熟能生巧。通過技能競賽,教師能夠選拔優秀選手,重新進行優化組合,再輔以課外強化訓練,備戰上級舉辦的技能競賽。3.注重科學評價總結。競賽帶有較強的競爭性,教師要認真制定競賽方案,制定科學的評分方法,確保競賽的科學性、客觀性、公平性。可以考慮將學生的競賽成績計入學分,作為學期考核的參考,讓學生更加重視技能操作,讓參與競賽成為一種風氣。如今,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或計算機學業水平考試等工作都已經相當成熟,教師可以購買相關考試軟件組織學生進行技能練習、測試與競賽,實現智能考核,提高競賽的質量與效率。至于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動畫設計等比較復雜的技能競賽,主要考核原創與創新,如果需要進行人工評價,可以采用學生匿名競賽、教師集體評價的方式,盡量克服主觀因素的影響,確保競賽的公正公平公開。競賽之后,教師要對學生參賽結果與學生表現進行總結反思。對評選出來的優勝者給予適當的物質與精神獎勵,以激勵先進、鞭策落后;對學生參賽中的差錯之處、薄弱環節要進行分析解答與糾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根據經驗,可以大致設置10%的一等獎、20%的二等獎、30%的三等獎的比例,給予表彰獎勵,營造一種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從而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做、以賽促教的實效。

三、以賽促學的實施效果

1.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學習掌握專業技能的關鍵在做,在動手進行操作訓練。以賽促學的目的就在于改變學生只聽不動、光學不練的狀況,克服學做脫節、學而不用的現象,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落實教學做合一,幫助學生提高專業技能,為將來求職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2.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實施以賽促學策略,學生往往有更加明晰、具體的學習目標,再加上競爭的激勵,他們在學習、訓練時會更加自覺、主動。而且通過競賽,學生能夠比較清楚地了解自身學習效果、技能水平。對于優秀生來說,能夠激勵他們奮勇爭先、不斷上進;對于后進生來說,能夠鞭策他們加強訓練,爭取迎頭趕上。3.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以賽促學強調以技能競賽等實踐教學代替單一性的理論傳授、技術講解,會倒逼著教師去鉆研教材,研究等級考試與信息技術類技能競賽,制定各門課程、各個單元、各個章節的技能競賽內容,去探究技能競賽的教學方法與組織工作。而且要對每次競賽進行總結反思,及時調整改進技能競賽的措施。在長期的積極鉆研、探究創新中,教師的教學技能、教研能力與職業素養均會得到升華,專業化成長步伐也會不斷加快。

四、結束語

以賽促學是促進“教、學、做、賽”一體化的教學策略,也是富有挑戰性的教學改革措施,更是適應計算機專業的一種教學方式。計算機教學中引入技能競賽,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能夠引導教師選擇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更新育人理念,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董晨,李繼芳.“分組競賽式教學法”在網頁設計課程中的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7(10).

[2]林曉然.“寓賽于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計算機,2013(09).

[3]殷晨,劉美芳.“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改革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培訓,2015(08).

[4]高江軍.“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在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專業中的應用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8).

作者:李恒兵 單位:福建省安溪陳利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