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精細化氣象服務需求思考

時間:2022-10-08 11:26:05

導語:農業精細化氣象服務需求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精細化氣象服務需求思考

摘要:針對目前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從氣象行業專業用戶、政府及涉農部門決策用戶、廣大生產種植用戶對不同的氣象服務需求開展了分析,重點對柴達木地區特色農業精細化服務需求進行綜合探討,最后基于特色農業高效、穩定發展角度對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特色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分析

1引言

農業氣象服務是應用已經被掌握的農業生產和氣象條件的規律及技術,針對農業生產結構調整、農作物生長發育、影響農業生產的氣象條件、農業生態等諸多方面的需求,利用有效的媒介,面向用戶提供決策指導、生產建議等服務信息的過程。目前我國國家級、省級、市級大區域常規農作物服務系統日趨成熟和完善,隨著各地農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經濟型、區域型的特色農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之一,相應的特色農業氣象工作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常規的農業氣象服務手段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特色農業的氣象服務需求,如何做好區域特色農業氣象服務工作是近年來氣象服務中的重點和難點。作為中國三大盆地之一的柴達木盆地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四周由祁連山脈、昆侖山脈、阿爾金山脈包圍,面積約25×104km2。屬高原干旱大陸性氣候,光照足,降水少,溫差大的氣候特點,特別適宜枸杞、藜麥等特色作物的生長。根據統計,2018年,柴達木盆地枸杞種植面積達到了3.33×104hm2,產量達到85172t,產值達到23億多元。柴達木盆地地域遼闊,地形地貌復雜,生態環境脆弱,氣象災害發生頻率高,災害強度大。隨著枸杞產業的迅速發展,干旱、低溫凍害、秋季連續降水、大風、沙塵暴、洪澇等氣象災害對枸杞生產影響日趨嚴重。據統計,每年由于氣象災害造成當地枸杞產業經濟收入減少15%~30%。近年來,當地氣象部門依托“三農”等專項投入,努力加強氣象監測站網建設,積極探索氣象服務新模式,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服務新農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氣象服務對象分類和需求不明確,造成了氣象服務產品單一、手段不實用、用戶滿足感較低等諸多問題,本文主要針對以上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了闡述,供服務中參考。

2特色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分析

服務需求分析是指理解用戶需求,就服務內容與用戶需求達成一致,以用戶需求為主體,最終形成服務產品送達至用戶手中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用戶處于主導地位,所有氣象服務應以用戶需求滿足為前提。此項工作是開展氣象服務的基礎,依據柴達木特色農業氣象各用戶的需求將服務對象分為氣象行業用戶、政府及涉農部門決策用戶、廣大生產種植用戶三種。2.1氣象行業專業用戶需求分析。氣象行業專業用戶包括氣象觀測人員、服務人員兩種,其中觀測人員主要以數據收集及記錄為主要目的,服務人員則是根據相關的數據指標和標準的產品模板制作和氣象服務產品,通過面對面采訪交流的形式,得到此類用戶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2.1.1特色農業氣象觀測標準及記錄規范。只有標準的觀測數據和規范的記錄方式才能實現農業氣象基礎信息數據庫的數據結構的統一和標準化,所以制定農業氣象觀測地方行業標準和記錄規范是農業氣象服務信息化的基礎,是農業氣象觀測業務人員進行觀測記錄時執行的標準。2.1.2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相關指標。柴達木枸杞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相關指標包括枸杞各發育期的平均出現日期、相關氣象要素限值、主要氣象災害指標等等,是服務業務人員開展服務時的重要參考標準。2.1.3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產品模板。考慮到服務人員工作經驗、業務水平等因素的差異,提供標準統一的氣象服務產品模板是服務產品制作和生成的重要環節,同時也符合廣大用戶的理解和查閱習慣。2.1.4面向本氣象行業內部用戶服務的產品方式。針對氣象行業的觀測和服務人員,根據其野外監測的工作及需求特點,對其提供服務是應采用移動終端APP和網站等形式,向其提供自主查詢和觀測數據上傳等服務。綜上所述,可以將此類用戶的需求匯總如下表1所示。2.2政府及涉農部門決策用戶需求分析。政府及涉農部門包括縣、鄉(鎮)政府和農牧、水利、國土、民政等相關的涉農部門,作為農業生產中重要的決策、保障主體,由于服務對象專業、數量相對少,主要通過咨詢采訪的形式進行了需求調查,其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內容。2.2.1服務內容。政府及涉農部門在農業氣象服務中關心的重點是重大災害性天氣過程、農業氣象災害情況等影響范圍較大且有可能或已經造成災害的情況。2.2.2面向政府及決策。部門服務的產品方式針對此類用戶,主要采用網絡或傳真的方式,發送至各縣(區)、鄉鎮及主要涉農單位。其優點是服務內容詳實、精細化程度高,服務材料中可附文字、圖表等信息,為政府、涉農單位等決策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綜上所述,可以將此類用戶的需求匯總如下,見表2。2.3針對廣大生產種植用戶的氣象服務需求分析。廣大農業種植及生產用戶是農業氣象服務的主體,根據其數量大、需求豐富等特點,采用了大范圍的問卷調查和隨機采訪兩種需求調查方式,經過總計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2.3.1主要農事活動的氣象服務。農事活動安排是開展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的前提,也是農業氣象服務需求調研的首要途徑,每個農事活動期間用戶的需求和關注點都不同,相應的服務重點也應有所不同,是在進行服務產品開發和選擇服務方式時必須考慮的問題。以11月至次年4月柴達木枸杞果樹修剪期為例,晴朗無云的高溫暴曬或大風天氣會引發火災隱患,而沙塵天氣下則不利于田間勞作,所以果樹修剪期間用戶主要關注重點為每日天氣預報信息及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對應的農業氣象服務產品為每日天氣預報信息、旬月天氣預測信息、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服務手段可采用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廣播電視等媒介。以此類推,可以制定出整個農事活動期間的服務方式及手段等。2.3.2柴達木地區枸杞關鍵發育期氣象服務。根據格爾木氣象臺農業氣象觀測數據統計分析,柴達木地區枸杞每年4月下旬開始萌芽生長,11月上旬落葉結束[1],其發育期歷經6個月之久,期間有多個發育期,不同的發育期要求的氣象條件、面42臨的主要氣象災害及氣象服務重點均有較為明顯的區別。比如在枸杞開花普期,用戶普遍關注的重點是何時進入開花期,開花期內的土壤墑情信息、主要天氣過程預報信息、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及防治建議等,相應的服務產品應該為柴達木枸杞開花期預報、旬月天氣展望、土壤墑情信息、大風和霜凍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等等[2]。2.3.3防災減災生產建議及科普宣傳??茖W的防災減災及相關內容的科普宣傳是農業氣象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在氣象災害和病蟲害發生時,農戶和生產單位最關心的是如何防止或減輕災害對作物的影響,并要求采取的措施方便實施,有可操作性;另外對于一些專業術語和相關知識有地方可查也是其關心的重點之一。2.3.4面向廣大種植戶及生產單位服務的產品方式。此類用戶因為具有涉及面廣、要求實效高等特點,因此在服務時采用手機短信、微信公眾號、網絡及電視廣播、農村大喇叭等直接、快捷的方式服務產品。綜上所述,可以將此類用戶的需求匯總如下,見表3。

3思考和建議

3.1樹立正確的農業氣象服務理念。氣象業務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實現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的轉化,需要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進行走訪調查,深入了解當地的服務需求,在科學分析、細致規劃的基礎上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精細化服務方案。而且要研究客觀的服務產品評價方法,建立用戶反饋互動機制,根據用戶的反饋調整服務產品的內容和服務方式,保證服務發揮最大化效益[3]。3.2構建完善的氣象服務監督體系,是確保氣象服務質量的關鍵。氣象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切實保障氣象服務的及時性、準確性、可靠性,監督工作結合當地氣象災害預警、檢測、評估、防御和農業發展情況等,確定限制農業發展的氣象因素,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氣象服務。在氣象服務監督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做好沙塵暴、大風、強降水、霜凍和高溫等氣象災害的預報服務工作,為農民提早預防不利天氣對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危害提供信息。3.3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從事農業氣象特色觀測服務人員必須要具備良好職業素養,豐富實踐經驗與理論知識,尤其是有關特定作物生長發育的植物生理學知識[4],能夠利用先進的氣象設備進行專業化的氣象預測、預報等工作。氣象部門要與政府部門合作,聯合聘請專家學者到單位部門進行講課,采取科學的培訓制度,使得開展特色農業氣象業務服務人才有機會接觸更先進的理論知識,以保證人才隊伍的穩定性與專業性。3.4提高農業氣象服務產品科技含量。加強衛星遙感、大數據分析等現代化技術的應用,結合現有地面觀測數據和服務指標體系,基于不同用戶需求開發易于用戶理解和掌握的,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服務產品;另一方面加強格點化數值預報產品的應用,以提高其精細化水平[5]。

4結語

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是新時期農業發展的必然產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它對地方農業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6]。通過對柴達木地區不同用戶對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分析,從農業氣象服務理念、完善的氣象服務監督體系、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和提高農業氣象服務科技含量等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以進一步提高農業氣象信息傳播時效性,加強特色農業氣象產品制作,提高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水平,為當地特色農業高效、穩定發展提供可靠氣象服務保障。

參考文獻:

[1]雷玉紅,梁志勇,李存蓮,等.柴達木枸杞發育期監測及其相關氣象條件分析[J].青海農林科技,2015,(02):32~36.

[2]梁志勇,梅朵.都蘭縣特色農業氣象服務調研與思考[J].青海草業,2016,25(03):30~32+19.

[3]王鳳娟.基層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及改善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7,(18):200~201.

[4]李艷明,任萬春,王學敏.大安市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及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5,(06):330~331.

[5]趙宇,肖振中.赤峰市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中國農業信息,2015,(24):35~36.

[6]王幫能.豐都縣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現狀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11):266~270.

作者:蔡玉琴 雷玉紅 梁志勇 王烈福 單位:青海省格爾木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