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作物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

時間:2022-03-06 11:45:40

導語:秋作物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秋作物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

摘要:2019年秋作物生育期間總體表現為氣溫明顯偏高,光照偏少,降水明顯偏少,且降水分布極不均勻。對秋作物生長發育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屬于減產年份。

關鍵詞:2019年;秋作物;生育期;氣象條件

1朔州市地理和氣候概況

朔州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地處我國北方黃土高原,地形起伏較大,境內西、南、北3面環山,中部和東部是平川,整個地勢由西向東傾斜。朔州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根據山西氣候區劃方案,屬晉北溫帶寒冷半干旱氣候區。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雨雪少,風沙大,蒸發量大,經常出現干旱天氣;夏季雨量集中,間有大雨、暴雨、冰雹等;秋季雨水少,早晚涼爽,中午炎熱;冬季風多雪少,氣候寒冷。朔州境內氣溫水平分布的規律是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年平均氣溫一般為3.6~7.3℃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為421.2mm,全年日照時數為2600~3100h。

2資料來源

本文采用了朔州市6個區域氣象觀測站2019年5—9月份的觀測資料;對比參考資料為朔州市歷年平均資料;糧食產量數據來源于朔州市統計局。

32019年5—9月主要氣象因素及對秋作物的影響分析

3.15月份基本情況。3.1.1主要氣象要素分析。氣溫:全市平均介于13.1~17.9℃,與歷年同期平均值比較右玉、平魯、朔城區偏低0.2~0.4℃,山陰、懷仁、應縣偏高0.1~0.9℃;月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3日,山區右玉最低為-4.8℃,川區朔城區最低為-2.0℃;月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23日、25日,山區右玉最高為31.1℃,川區懷仁為33.7℃。降水:全市介于11.5~30.1mm,與歷年同期平均值比較偏少5.5~20.3mm。日照:全市介于276.5~298.3h,與歷年同期平均值比較懷仁偏少0.5h,右玉、平魯、朔城區、山陰、應縣偏多0.9~25.6h。大風:右玉3d、平魯5d、朔城區、山陰、懷仁、應縣各1d。大于30℃高溫日數:右玉、山陰各1d,平魯無,朔城區4d,懷仁、應縣各5d。3.1.2對秋作物的生長影響5月朔州市春玉米、馬鈴薯大部處于出苗期。月內無明顯大范圍的降水過程,大部分區縣降水偏少,氣溫高低不均,日照多寡不均,大風天氣較多,墑情明顯下降,旱象凸顯,對春播作物的出苗和苗期生長非常不利。3.26月份基本情況3.2.1主要氣象要素分析氣溫:全市平均氣溫介于19.1~23.1℃,與歷年同期平均值比較偏高0.8~1.7℃。月極端最低氣溫分別出現在3日(右玉、朔城區)、6日(平魯、山陰、懷仁、應縣),山區最低為2.4℃,出現在右玉,川區最低為8.8℃,出現在朔城區。月極端最高氣溫分別出現在11日(右玉)、18日(平魯、朔城區、山陰、應縣)、21日(懷仁),山區最高為30.8℃,出現在右玉;川區最高為34.4℃,出現在山陰。降水:全市降水量介于32.7~79.2mm;與歷年同期平均值比較右玉偏多23.6mm,其它區縣偏少2.9~21.2mm。日照:全市日照時數介于221.8~241.1h,與歷年同期平均值比較偏少12.1~42.4h。大于30℃高溫天氣:本月大于30℃的高溫日數右玉2d、平魯1d,朔城區12d,山陰14d,懷仁18d,應縣19d。大風:平魯出現2d,朔城區1d,山陰2d,其它區縣無。3.2.2對秋作物的生長影響。6月朔州市春玉米處于拔節期,正是需水關鍵期。月內大部分區縣降水偏少,據7月2日土壤墑情監測:右玉、懷仁輕旱,平魯中旱,朔城區輕到中旱,山陰、應縣中到重旱。雖然12—13日,15—16日,26—28日部分區縣出現了降水過程,補充了土壤水分,但未緩解旱情,旱象依然明顯,對玉米及其它農作物的生長發育不利。總體來說,本月的農業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弊大于利。3.37月份基本情況。3.3.1主要氣象要素分析。氣溫:全市介于19.5~23.3℃,與歷年同期平均值相比,應縣偏高0.3℃,其它區縣偏低0.3~0.6℃。月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7日,山區右玉最低為4.9℃,川區山陰最低為9.7℃。月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26日,山區右玉最高為31.9℃,川區懷仁、應縣最高為35.3℃。大于30℃的高溫日數較多,其中山區右玉3d,平魯2d,平川區朔城區13d,山陰9d,懷仁15d,應縣16d。降水:全市介于76.2~111.9mm,與歷年同期平均值相比,朔城區、山陰、應縣偏少3.5~12.8mm,其它區縣偏多4.2~18.0mm。日照:全市介于217.9~237.5h,與歷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偏少8.5~42.9h。大于30℃高溫天氣:月內大于30℃的高溫日數較多,其中山區右玉3h,平魯2h,平川區朔城區13h,山陰9h,懷仁15h,應縣16h。大風:月內大風平魯出現在25日,朔城區出現在4日,山陰出現在1日,懷仁出現在13日,右玉、應縣無。冰雹:懷仁13日出現冰雹。3.3.2對秋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7月朔州市是大秋作物灌漿乳熟的重要時期,需水量較大,遇有高溫干旱等不利天氣條件時,就會造成嚴重減產,即群眾所說的“秋旱丟”。上旬降水分布不均,氣溫偏低,日照時數多寡不均,旬內4—6日和9—10日出現了2次降水過程,改善了部分區縣前期的干旱現象,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中旬降水分布不均,氣溫高低不均,日照時數整體偏少,旬內出現了3次降水過程,改善了部分區縣前期的干旱現象,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下旬降水多寡不均,氣溫偏高,日照時數偏多,本旬的降水有效解除了朔州市的旱情,墑情適宜,有利于大秋作物的生長和發育。總體來說,本月的農業氣象條件有利于農業生產。3.48月份基本情況。3.4.1主要氣象要素分析。氣溫:全市平均氣溫介于18.1~21.5℃,與歷年同期均值比較,朔城區、懷仁、應縣偏高0.2~0.4℃,其它區縣偏低0.1~0.5℃。月極端最高氣溫山區(右玉)出現在1日,最高為29.6℃,川區應縣出現在15日,最高為33.9℃;月極端最低氣溫山區(右玉)出現在30日,最低為2.3℃;川區山陰出現在31日,最低為6.8℃。大于30℃的高溫日數右玉、平魯無,朔城區、山陰3d,懷仁5d,應縣7d。降水:全市降水量介于60.9~97.5mm,與歷年同期平均值比較,懷仁偏多6.3mm,其它區縣偏少0.1~19.5mm。日照:全市日照時數介于245~262.9h,與歷年同期平均值比較,懷仁略少,其它區縣偏多5.2~34.5h。3.4.2對秋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8月大秋作物處于成熟關鍵期。上旬降水分布不均,氣溫高低不均,日照時數偏少,旬內3—5日和9—10日出現了2次降水過程,其中3—5日的大范圍強降水有效緩解了旱情,有利于大秋作物的生長和發育。中旬降水分布不均,氣溫總體偏高,日照時數多寡不均。大部分地區土壤墑情適宜,對處于乳熟期的玉米、塊莖膨大期的馬鈴薯及進入成熟期的胡麻等農作物的后期生長非常有利,但強降水過程會造成低洼地塊積水、土壤過濕,易造成作物倒伏及喜濕性病蟲害的發生。下旬降水偏少,氣溫總體偏低,日照時數多寡不均。大部分地區仍存在旱象,對處于乳熟期的玉米、塊莖膨大期的馬鈴薯及進入成熟期的胡麻等農作物的后期生長不利??傮w來說,本月的農業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有利有弊。3.59月份基本情況。3.5.1主要氣象要素分析。氣溫:全市介于13.5~18.8℃,與歷年同期平均值比較偏高1.2~3.1℃。月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5日、6日、7日和8日,山區右玉出現在5日最高為28.7℃,川區懷仁出現在6日,最高為31.7℃;月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8日、21日、24日和27日,山區右玉出現在18日,最低為0.2℃,川區應縣出現在18日,最低為4.7℃。大于30℃的高溫日數:右玉、平魯無,朔城區4d、山陰3d,懷仁7d,應縣6d。降水:全市介于28.0~68.6mm,與歷年同期均值比較,右玉偏多16.0mm,其它區縣偏少13.5~21.8mm。日照:全市介于223.8~247.1h,與歷年同期平均值比較,右玉、懷仁偏少6.6~7.8h,其它區縣偏多2.9~38.9h。月內30℃以上的高溫天氣:右玉、平魯無,朔城區4d、山陰3d,懷仁7d,應縣6d。大風:月內山陰23日出現1次。3.5.2對秋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9月朔州市農作物大部處于乳熟至成熟收獲階段,秋收工作陸續開展。上旬降水偏少,氣溫偏高,日照時數偏多,各區縣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對處于完熟期的玉米、塊莖膨大期的馬鈴薯及進入成熟期的胡麻等農作物的后期生長不利。中旬降水分布不均,氣溫接近歷年同期,日照時數偏少,各區縣土壤墑情大部分地區墑情適宜,對處于完熟期的玉米、塊莖膨大期的馬鈴薯及進入成熟期的胡麻等農作物的后期生長影響不大。下旬氣溫整體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時數偏多,對晚熟作物的生長有利。總體來說,本月的農業氣象條件對大秋作物的后期成熟及已收割作物的晾曬有利。

4結束語

2019年朔州市秋作物生育期間(5—9月份),平均氣溫19.1℃,比歷年同時段氣溫(18.5℃)偏高0.6℃;日照時數1234.9h,比歷年同時段日照時數(1253.5h)偏少1%;降水282.9mm,比歷年同時段降水(321.0mm)偏少38.1mm。2019年秋作物生育期間氣象條件總體表現為氣溫明顯偏高,光照偏少,降水明顯偏少,且降水分布極不均勻。對秋作物生長發育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屬于減產年份。全市糧食產量較去年減產3.67%,其中玉米較去年減產2.22%,豆類較去年減產11.33%。

參考文獻

[1]黃川容,劉洪.氣候變化對黃淮海平原冬小麥與夏玉米生產潛力的影響農業氣象[J].2011(S1):118-123.

[2]劉勤,嚴昌榮,何文清.黃河流域干早時空變化特征及其氣候要素敏感性分析[J].農業氣象,2016(6):623-632.

[3]羅家傳,緱國華,馬賽斐,等.2017小麥生育期間氣象因素分析[J].農業科技通訊,2017(12):221-224.

[4]柳芳,董朝陽,熊明明,等.天津市2017年秋季農業氣象條件分析[J].天津農業科學,2018(4):88-99.

[5]羅家俊,崔曉東,鄭亞杰,等.2018年黃泛區農場秋作物生育期間氣象條件分析[J].農業科技通訊,2019(3):154-156.

作者:趙鈺 單位:朔州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