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控制器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25 06:18:00

導語:無線通信控制器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線通信控制器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GPRS數據傳送服務作為GSM網絡的一種新業務,已得到越來越多的系統運營商和系統開發商的重視。以GSM網絡作為數據無線傳輸網絡,可以開發出多種前景極其樂觀的各類應用。本文提出一個基于GPRS數據傳送服務的通信控制器的設計,并詳細闡述該控制器的實現原理。

關鍵詞:通用分組無線業務TCP/IP協議協議棧

引言

能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是在現有的GSM系統上發展出來的一種新的承載業務,目的是為GSM用戶提供分組形式的數據業務。基于這種業務的各種應用也蓬勃發展起來。以GSM網絡作為數據無線傳輸網絡,可以開發出多種前景極其樂觀的各類應用,如無線數據的雙向傳送、無線遠程檢測和控制等。典型的應用有:工業控制、環境保護、道路交通、商務金融、移動辦公、零售服務等等。

GPRS允許用戶在端到端分組轉移模式下發送和接收數據,需不需要利用電路交換模式的網絡資源;從而提供了一種高效、低成本的無線分組數據業務,特別適用于間斷的、突發性的和頻繁的、少量的數據傳輸,也適用于偶爾的大數據量傳輸。

本文設計的GPRS無線通信控制器(以下簡稱控制器),內嵌了TCP/IP協議棧,采用工業級的GPRS模塊;適用于主機沒有TCP/IP協議棧,但使用串口通信的情況,例如單片機數據采集傳輸系統。

1GPRS網絡數據的收發

終端設備通過串行方式接到控制器上并與GSM基站通道,但與電路交換或數據呼叫不同。GPRS數據分組是從基站發送到SGSN節點,而不是通過移動交換中心MSC連接到語音網絡上。SGSN與網關支持節點GGSM進行通信。GGSN對分組數據進行相應的處理,再發送到目的網絡,如Internet或X.25網絡,見圖1。來自Internet、標識有移動臺地址的IP包,由GGSN接收,再轉發到SGSN,繼而傳送到移動臺上。

控制器工作時,用戶上位系統向控制器發送工作指令和數據,數據由IP模塊進行了TCP/IP協議轉換,打成IP數據包,再由MC35模塊以GPRS數據包的形式發送到SGSN。

由于GPRS網絡工作方式是以IP地址導址為基礎的,所以目標服務器端并非接入控制器與終端設備進行連接,只需要簡單接入Internet,并具備公網分配的IP地址即可。同時,因為GPRS終端產品本身由網絡提供商動態地分配IP地址,在未進入連接待機狀態時,其本身是不具備IP地址的(在連接中,模塊的IP地址為移動骨干網內局域網IP,無法被公網服務器解析,動態分配的制度使獲取比IP地址無意義)。因此在服務器與終端尚未建立連接前,目標服務器難以(可將短信轉換為命令內容)對終端設備及控制器進行控制。必須先將控制器進行相應初始化,并由設備終端主動向服務器發送數據,進行連接。

2控制器內部的硬件實現

控制器內部由四部分構成:嵌入TCP/IP的單片機系統、MC35模塊、電源部分和外部接口部分。

在設計時,考慮到雙串口性能和高速的全靜態CMOS設計,嵌入式單片機系統選用臺灣Winbond的W77E58芯片作為MCU模塊的處理器芯片。它是高速的、與MCS-51指令兼容的、沒有多余指令周期的微控制器,在相同時鐘頻率下,運行同樣的指令要比傳統的8051快1.5~3.0倍。它完全是靜態CMOS設計,工作電壓為4.5V~5.5V,有32KB的片內程序ROM,內部有1KBSRAM,最高時鐘頻率可達40MHz;有雙指針、雙串口,13個中斷源,3個16位定時器。單片機W77E58通過串口1直接與MC35模塊相連接,完成對MC35模塊的初始化和基于GPRS業務的數據收發功能;同時串口2擴展MAX232標準串口與其它嵌入式系統或PC機進行數據交換。圖2是系統的硬件框圖。

MC35模塊是西門子公司生產的GSM雙頻GSM900/GSM1800無線模塊。它支持2種操作模式:一種是電路交換數據模式CSD,支持語音、數據、SMS和FAX業務;一種是分組交換模式GPRS,采用多時隙,支持CS1-CS4編碼。兩者最大的區別是,GPRS傳輸數據時不需要再撥號。2種模式的選擇通過AT指令來實現。MC35模塊提供40線的ZIF接口方式。

電源部分為單片機系統和GPRS模塊提供合適的電源。外部接口部分包括一個8腳數據接口、SMA(射頻同軸連接器)天線接口、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用戶識別)卡座接口。表1是各引腳的詳細說明。

表1外部接口引腳說明

功能名稱引腳號I/O信號電平注釋

強制復位RST1I/O當模塊處于空閑或數據傳輸狀態時,該引腳下拉至0.45V以下(需至少0.1mA的下拉能力),持續3.5s可使系統復位。該引腳同時還作為系統看門狗信號輸出,可據此監視系統工作狀態fout,min=0.16Hzfout,max=1.53Hz正常情況下,該引腳處于看門狗信號輸出狀態并且輸出電流很微弱(0.01mA),因此必須使其處于高阻狀態;不得有外部上下拉電路

RS232RXD2I該組引腳系標準RS232電平信號,可直接與PC機連接如果連接PC機上Internet網,則需要使用CTS和RTS,其它通信方式示不需要這兩個引腳

TxD3O

CTS4O

RTS5I

SGGND80SGGND是RS232信號地,在模塊內部與GND相連

RS485A6I/O該組引腳系標準RS485電平信號,模塊內部已加120匹配電阻模塊內部光電隔離電路

B7

為使控制器運行穩定可靠,對其看門狗電路進行了精心設計。

3控制器的軟件接口

在本設計中,需要利用TCP/IP協議來完成GPRS業務數據的打包和解包。由于W77E58資源有限,怎樣在有限的資源上完成必需的功能,就是嵌入式TCP/IP協議實現的關系所在,也就是合理地簡化協議。

TCP/IP協議是一個為廣域網(WAN)設計的標準協議套件,可以用一個分成四個層次的模型來描述:數據鏈路層、互聯網層、傳輸層和應用層。其分層模型及協議如表2所列。

表2TCP/IP協議結構

應用層HTTP、Telnet、FIT、SMTP、SNMP

傳輸層TCP、UDP

互聯網層IP、ARP、RARP、ICMP、IGMP

數據鏈路層Ethernet、X.25、SLIP、PPP

應用層(application)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細節,在本系統中只實現HTTP協議。

傳輸層(transport)主要為2臺主機上的應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TCP協議是為2臺主機提供高可靠性的數據通信,這里采用TCP傳輸控制協議。

互聯網層(Internet)的功能是尋址、定址、數據打包和安排路徑。Internet所有的數據都以IP數據報格式傳輸,其最大特別是提供不可靠的和無連接的數據包傳送服務。在GPRS業務中,每一次鏈接都會具體分配一個IP地址,因此用ARP/RARP協議完成IP地址與物理地址的映射(即地址解析),用ICMP協議判斷網絡是否連通。

數據鏈路層(link)的任務是把要發出的幀送到線路中去,把要接收的幀從線路中取出來。GPRS業務是采用IPOverPPP實現數據終端的接入。這部分功能由單片機控制MC35模塊,采用PPP協議實現。

數據打包處理程序處理數據時,每一層都把自己的信息添加到一個數據頭中,而這個數據頭又被下一層的協議包裝到數據體之中。數據解包處理程序接收到GPRS數據時,把相應的數據頭剝離,并把數據包的其余部分當作數據體對待。

在應用要求高的場合,通常需要支持完事的TCP/IP協議族,而在嵌入式系統中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考慮到成本和具體的應用場合,沒有必要包括所有的TCP/IP協議族。可以看到,采用TCP/IP協議需要對它進行合理的裁剪,以滿足小ROM系統的情況。

系統在利用MC35模塊的GPRS業務瀏覽HTTP等功能之前,必須先激活GPRS網的PDP連接。單片機通過正確的AT指令和GPRS命令集對MC35模塊進行初始化和數據的接收發送,其工作流程如圖3所示。

單片機上電復位后,首先對MAX232進行初始化,完成與外接模塊協商處理,如波特率、是否有奇偶校驗等。接著,通過串口1對MC35模塊進行初始化,檢查諸如SIM卡情況、GPRS網絡覆蓋情況、信號情況等。接下來,進行中斷掃描,監控是否有數據到來。有關數據時,如果是外部數據,就啟動數據打包處理過程;如果是GPRS數據,就啟動數據解包處理過程。如果沒有數據,系統則進入節電模式。在數據打包處理過程中,如果檢測到系統的信號不好,網絡連接不暢通,或者不是GPRS網絡覆蓋區,將進行數據發送緩存處理,同時將數據放進發送隊列等待發送。

結語

本文采用嵌入式TCP/IP協議,在高速的8位微控制器上實現了對MC35模塊的控制,并實現了GPRS業務的數據傳輸功能;具有外圍器件少、電路簡單、系統成本低等優點。本文設計的GPRS無線通信控制器,自2002年1月份起,在廣東省東莞市的環保污水綜合處理系統中使用至今,運行效果良好,實踐證明,產品工作穩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