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智能化交通技術探討

時間:2022-06-13 10:47:24

導語:無線通信智能化交通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線通信智能化交通技術探討

摘要:隨著城市不斷發展,交通壓力隨之增大,人工管理的城市交通系統對處理大范圍、高密度的交通擁塞顯得力不從心。智能化交通系統借助各種無線通信技術,從信息數據的整體角度出發,對交通資源進行更為合理準確的配置。

關鍵詞:智能化交通系統;無線通信;ZigBee

人口密度大的地區的交通問題始終難以得到解決,智能交通系統的出現就是為了使交通流量更好地適應各種交通場景。智能化交通系統中的無線通信技術的應用,關鍵在于將交通車輛的統一調配工作交給基于無線通信的總控制單位。總控制單位借助無線通信手段,通過實時信息管理系統對場景中的交通單位進行統一調度。

一、無線通信技術簡述

無線通信技術基于無線電波收發裝置,幾十年來發展迅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傳遞效率,已經成為了交通管理的必要技術之一。無線通信技術從由單點到單點的模式,逐漸發展成為了一點對應多點的通信網絡體系,滿足了交通信息管理的要求[1]。現如今5G時代即將到來,超高速率、超低延時、超強穩定性的5G網絡,有效地保證了車輛及道路信息的實時性,能夠極大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同時也為無線通信技術應用在高實時要求的場景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簡述

隨著未來城市交通網絡復雜程度的不斷提高,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顯得格外重要。它需要多種通信信息技術的支持,包括大數據、云技術、計算機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信息管理技術。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使得交通管理系統的發展更進一步,交通信息的整體把握性更強。行人掌握交通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即便是在完全不熟悉的環境中,也能借助實時信息統計的數據避免出行擁堵。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最初來自于美國的一些設計理念。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的一些車輛采用了攝像頭加傳感器的設計方案,不僅能采集道路信息,而且可以將信息上傳,初步實現了車輛交通的信息化與智能化管理。目前,交流流量密度大的國家和地區,例如日本,智能交通已經廣泛投入使用,極大地提升了出行的效率。我國的一些一線特大城市已經初步建立起了智能化的道路交通調控體系,初步實現了對城市主干道的實時調配與指揮。

三、無線通信技術及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

(一)RDT技術。RDT(并行工程技術)的概念最初在1992年于東京國際會議上提出,而后推廣到了工程應用中,代指一種產品快速設計技術。該技術采用基于無線通信和信息管理技術,可以對采集數據進行分析,實現對交通單位、道路情況、交通流量的實時顯示和管理。但是RDT技術有比較高的應用環境要求。諸如建筑障礙密集的市中心、車輛流量密度大的區域,對窄帶頻率有較大影響。在廣場、球場、郊區等地勢開闊平坦的地區,該技術則表現出較高的穩定性。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利用編碼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提高計算機間數據交換的效率,保證信息系統的可靠運行[2]。(二)IVC技術。IVC技術的重點在于怎么樣更有效地實現車輛之間的實時信息交換。IVC技術從以下三個信息要點入手:其一,技術通信協議。IVC技術對數據傳遞的單向或雙向要求高,將傳輸信息通過激光傳輸技術壓縮在傳輸單位中,確保數據信息能夠準確無誤地到達接收端。其二,車輛及駕駛員的信息管理,包括駕駛證、車牌號、發動機號等注冊車輛信息,以及其他有關車輛通行的安全信息。其三,道路狀況。如交通通暢度、路面施工、路面破損情況等對行車有較大影響的信息。(三)GSM應用。GSM(全球移動通信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具有全球性的覆蓋范圍。這樣一來,車輛信號常常無需中繼站的轉發,可以與基站直接溝通。該技術具有多類型的信息傳輸功能,滿足了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對信息有效性的要求。GSM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安全性,這類網絡常常通過撥號的方式聯網,較快的傳輸速度,使得數據的傳送具備了一定可靠性。(四)ZigBee技術。ZigBee和我們生活中常用的WiFi具有一定相似之處,二者都使用DSSS技術和2.4G頻率。WiFi屬于無線局域網,覆蓋面比ZigBee要大,數據傳輸速率是ZigBee的數倍,但是它的功耗明顯要大,所以一般需要外接電源供電。而ZigBee技術功耗很低,適合低速率、低功耗、短距離的應用場合[3]。短距離通信的ZigBee技術在交通中具有諸多適合的應用場合。可以以ZigBee為主要傳輸技術,建立一個交通信號燈的統一聯動管理體系。每個信號燈都作為ZigBee的一個節點,與設置好的ZigBee基站相連,ZigBee基站則通過路由器聯網與控制中心相連。此外,ZigBee還可以用于構建智能公交系統。將ZigBee節點設置在每個公交車內,同時公交車沿線上同樣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一個ZigBee節點,再結合GSM/GPRS技術,即可實現公交車的實時定位系統。通過數據分析,便可較為準確地推斷出公交車的到站時間和站間行駛時間,極大地方便了民眾的公共出行。

四、結束語

在不久之后萬物互聯的5G時代中,智能交通系統成熟與否,取決于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各種通信技術將會更好地有機結合并服務于智能化的交通。智能交通系統也將成為未來交通管理的中流砥柱。

參考文獻

[1]朱弘戈,杜豫川,任大凱.智能交通與大數據[J].中國公路,2018(22):20-23.

[2]袁偉,孫永強.物聯網技術的并行工程應用與實踐[J].宜春學院學報,2013,35(03):32-34.

[3]郭威.基于ZigBee的無線智能路燈系統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4.

作者:董偉梁 單位:山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