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電網運檢技術分析

時間:2022-10-09 09:55:55

導語:智能配電網運檢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能配電網運檢技術分析

摘要:闡述互聯網在智能電網運檢的應用,提升配電系統的運行效率,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包括優化資源調配、平臺創建、信息采集、故障定位、數據共享。

關鍵詞:智能電網,運行效率,資源調配。

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生產行業深度融合,不僅可以加快現代產業發展進程,還可以增強現代產業創新能力,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本文將論述智能配電網運檢技術的優勢作用,概括基于“互聯網+”理念的智能配單網運檢技術的實踐應用形式,旨在為電力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1智能配電網運維技術

信息傳播速度。5G時代悄然來臨,互聯網進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也成為當代社會的主導發展理念。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以無線通信技術為核心,以移動智能終端為媒介,協調開展業務,實現任務目標,成為各行業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和模式。對于當代電力企業來說,也要順應時展趨勢,促進互聯網技術與配電網運維管理的深度融合,突破傳統運管模式的限制,加快信息傳播速度。與此同時,基于“互聯網+”的智能電網運營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優化電力資源分配,有效規避風險因素,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從宏觀角度來說,滿足生產生活的電力能源需求,推動市場經濟穩定發展。

2基于互聯網的智能配電網運維技術

平臺搭建。若想發揮互聯網+智能配電網運維技術的作用優勢,先搭建網絡平臺是非常必要的。智能配電網是近幾年我國剛剛興起的新型產業,還處于發展階段,要想發揮該技術作用優勢,需借助互聯網+完成網絡運維平臺的建立,做好實時化監督和管控,加快風險預警速度,加強防范,從而在問題產生的第一時間予以反饋和處理,抑制問題的蔓延,保證電能供應質量,維護系統運行安全性。互聯網+智能配電網運維平臺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1)信息采集中心。顧名思義,信息數據收集和處理模塊,是負責信息數據實時化、動態化收集、處理及存管的重要模塊。(2)配電網運維中心。配備專業技術人員,構建專家團隊,實現在線咨詢及服務,確保配電網運行質量和安全。(3)診斷中心。以人工神經網絡診斷算法、故障定位技術的融合應用,對存在的故障問題加以精準識別和判斷,加快問題處理速度。(4)案例分析中心。對現有案例實行匯總和分析處理,準確了解配電設備在不同情況下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原因,并根據現有技術和經驗,給出合理的防控措施,降低同類故障發生概率。(5)服務交互平臺。以微信等移動媒體為基礎的互動平臺,可隨時隨地了解配電網運行情況,掌握各項設備的運行狀態,在線提出疑問,給出專業答案,加快問題識別和處理。互聯網+智能配電網運維技術。(1)信息采集。配電系統運行中,會因為一些因素的干擾而出現局部故障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開展技術檢修時,為了減少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損耗,需要借助互聯網的優勢,開展信息數據的收集和匯總,通過這些數據分析了解故障所在位置及產生原因。信息采集中,先要連接互聯網,構建智能化網絡體系,但由于其中涉及的設備設施較多,如電力設備、儲能設備、發電設備、終端檢測設備、傳感器等,需要對設備間的線路連接加以處理,以提高運行效率,增強信息數據采集及時性、可靠性。在互聯網+智能配電網運維下,信息采集系統的建立,要科學劃分各模塊,尤其要做好智能配電網運行數據及設備出廠數據模塊的管理和控制,準確了解設備功能及屬性特征,并通過互感器的使用,實現電力值、電流值的科學轉化,避免數據采集中亂碼的生成。(2)故障定位。智能配電網的運行頻率在50Hz左右,正弦波則控制在20ms。按照科學計算方法,將一個正弦波劃分成80點,單個離散點在250μs左右,這時啟動定時器,按照250μm開展定期切斷處理,待達到設定時間后,系統會自動開始信息采集,并將采集到的數據信息利用端口及A/D轉換芯片傳輸到指定位置,完成數據處理和存管,為后續分析工作開展提供依據和支持。采集的數據值經過分析后,如果發現其符合規范要求,則會經過發送程序傳輸到相應模塊內,但如果發現數據存在異常或存在偏離情況,則會展開深入剖析和研究,了解故障類型及成因。故障產生后,智能配電網會自主分析故障內容,對系統能否正常運行進行予以準確判斷,生成清晰的可行性報告書。報告書內容涵蓋是否需要維修;經濟性是否符合標準要求;維修方案是否科學合理。憑借對故障數據、原始數據的對比、剖析,能夠對設備的未來運行時間、當前工作狀態等實施深入分析,從而更為全面地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更加方便故障的運維。數據共享。若想更加充分發揮互聯網+智能配電網運維技術的功效和作用,需構建多方協作的數據交流和共享平臺,將參與工作的各階層人員集中起來,如一線員工、技術人員、專家等,注重明確分工和說明,讓其在平臺中及時對獲得的信息予以分享和交流,加快系統處理進程,做好科學調整工作。如在平臺內,一線人員可負責客戶接待,開展設備測試、診斷及修理工作,完善相應的檔案資料。同時在處理過程中,可與專家學者進行及時交流和探討,結合獲取資料,不斷完善工作內容,加快故障處理速度。對應的技術人員則需負責收集來自智能配網的一切數據、信息,且展開對比、剖析、評估,分析其中的疑問,借助互聯網來指導和培訓運維人員,逐步解決疑難問題,再將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傳輸至互聯網,形成一種信息分享。此外,專家要注重經驗分享,針對具體案例實行分析作業,了解故障產生原因,提出科學有效的處理措施和方案,從而加快故障診斷和處理進程。只有保證工作人員間交流溝通的及時性、快速性,才能準確掌握智能配電網運行情況,了解設備運行狀態,進而針對存在的問題及干擾因素,給出解決方案,降低問題出現概率,改進供電質量。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速度的加快,其在各行業及領域中的應用得到擴展,將其融入智能配電網中,可實現智能配電網的升級改造,加大對智能配電網的監督和管控力度,構建一體化運行平臺,做到電能的科學把控及安全傳輸。同時在互聯網+背景下,智能配電網運維平臺還可以準確了解客戶基本信息,及時發現客戶需求,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良性服務,高空系統平臺運行質量,降低問題出現概率。在該平臺上,客戶可利用微信技術,密切與運維人員的溝通和交流,該平臺可詳細地將設備運行情況加以說明,幫助運維人員更好地掌握系統設備運行效果,分析和預測故障成因,給出專業解決方案。另外,在互聯網+的帶動下,智能配電網運維平臺可解決遠程操控接觸故障問題,縮短用戶與檢修維護部門間的空間距離,加快問題處理進程,保證配電網的安全高效運行。除此之外,在互聯網+模式的引導下,移動設備也逐漸被融入智能配電網系統中,借助移動設備及手機App軟件,幫助相關人員隨時掌握配電網及其設備運行狀態,了解運維工作開展情況,同時可直接通過線上數據傳輸給出專業指導和建議,提高故障解決效率。減少事故的發生。在移動平臺上,還能夠對用戶用電情況予以及時掌握,為家用電器的科學應用提供有效規劃和建議。

3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互聯網+智能配電網運維技術雖然在我國發展時間較短,相關技術體系還不是十分完善,但帶來的優勢和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互聯網+與智能配電網的融合,對傳統配電網加以創新和優化,不僅可以豐富功能,還能為運維工作提供可靠依據和技術支持,加快故障問題解決進程,加大分析和研究力度,以此避免同類情況的再次發生,優化電能供應質量。同時,該技術可加強用戶監督和管理,結合用戶實際情況給出合理的建議和方案,以提高用電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王曉雷,趙倩,柴欣,楊合恒.基于“互聯網+”的智能配電網運維技術的淺析[J].電工文摘,2016(01):46-48.

[2]徐明,楊瓅.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能配電網運維技術探討[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06):122-123.

[3]刁孟琦.互聯網+智能配電網的運維技術應用[J].電子技術,2020,49(03):110-111.

[4]董仔龍.基于“互聯網+”的智能配電網運維技術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32):152-153.

作者:代志成 單位:徐州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