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大學體育改革問題及路徑
時間:2022-01-14 09:50:34
導語:略談大學體育改革問題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體育教育改革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其是在“健康第一”的思想不斷深入人心之后,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內涵也變得更加豐富。但是在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的影響下,我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進行的并不順利,通過對目前大學體育改革現狀的分析,我們發(fā)現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一)教師理論知識匱乏體育教師理論知識的匱乏是影響大學體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對于當前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而言,系統科學的理論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礎。在改革過程中,如果只是依靠盲目的引進新的體育概念和胡亂運用新的體育術語,甚至憑空編造一些新的名詞,這只會造成大學體育教育理論體系的混亂,并不能從本質上提高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性?;倔w育理論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在實踐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就不明顯,甚至出現偏差,不利于當前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全面、有序展開。(二)觀念方法相對落后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都對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越來越重視,然而由于我國的教育改革起步較晚,體育教學中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都比較落后,并且很難在短期內加以改變。長久以來“,體質教育”一直影響著我國的體育教育事業(yè),大學體育教育也認為體育課程是單純追求身體鍛煉的教學科目,教師也始終致力于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而忽視了大學生的道德教育。另外,“以教師為中心”的落后教學觀念始終扎根于教師內心,這就導致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都是以“灌輸式”為基本教學方法,片面的追求課程的進度與技能的講授。這種單一的教學手段不僅使大學體育教學過程枯燥乏味,而且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教學方法也抑制了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對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進行培養(yǎng)。因此,教學觀念和方法的落后仍然是制約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重大問題。(三)課程設置比較單一目前,大學體育教學的課程設置不僅單一,而且脫離了當今社會對綜合發(fā)展型人才的要求。這種“脫離”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首先,大學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與中學體育基本沒有區(qū)別,而這樣的模式根本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其次,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內容也非常陳舊,缺乏健身性、時效性和趣味性,在形式上也顯得過于單調,與當代大學生的需求嚴重脫節(jié)。這樣的課程設置,忽視了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年齡特征,只是以考核為目的進行技能教學,導致學生的厭學情緒不斷增加,阻礙了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和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四)評價體系存在缺陷大學體育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相對應的教學評價體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大學體育教學評價標準針對的是學生體育課堂的學習結果,是一種量化的評價體系。這樣的評價體系表面看起來非常公平公正,但從本質上來說這種方式是存在缺陷的。每一個大學生具有不同的身體素質和體育基礎,用統一的標準對他們進行評價有失公平。對于一些身體先天有缺陷的學生來說,這樣的評價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會使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受到負面影響。
二、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對策
在深化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對教學改革的方向加以分析和研究是穩(wěn)步提高我國大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根據上文對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現狀的分析,針對如何更好的全面推進我國大學體育的教學改革,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對策。(一)豐富教學理論大學體育雖然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但是在教學改革過程中,要想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就必須豐富體育教學的指導性理論。對于理論的研究應當理性的、系統地進行。哲學是所有科學理論的基礎,在體育教學中也是一樣,所以在大學體育改革的過程中,也要提倡運用哲學的思維方式。大學體育教師應在正確把握教學改革的整體發(fā)展方向的基礎上,對陳舊的教學思想加以否定,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思想,豐富自己的教學理論,從而使這些理論能夠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而且,在對教學理念進行豐富的過程中,要積極尋找課堂教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指導原則,提高自身的邏輯分析和總結能力。(二)轉變體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就目前的國情來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已經逐步成為我國科教興國發(fā)展戰(zhàn)略范圍之內的改革內容。因此,為了我國的戰(zhàn)略發(fā)展,在體育改革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的轉變落后的體育觀念和陳舊的教學方法。對此,無論是政府的職能部門還是學校的領導、教師都應當對體育教學改革予以重視,在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還應當轉變體育教學的觀念,告別從前簡單地“教與學”的教學模式,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手段更加多樣與人性,在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素質的同時積極引導和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的主體性加以重視,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充分發(fā)展的空間,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應當將教學內容的理論性、趣味性和多樣性結合起來,積極建立與現代體育教學相適應的觀念和方法,從而使我國的大學體育教學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三)合理設置課程內容隨著體育科學的發(fā)展,對于大學體育教學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所以大學體育教學需要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更高層次的人才。隨著大學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大學體育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的要求都發(fā)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和具有時代特點,在重視體育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還融入了對大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關注,開設的課程內容充分符合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礎。由于現代大學全國招生,所以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在考慮到多樣化和時代性的同時,還要考慮到不同地域學生的不同習慣和不同興趣,力求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形成符合現代化教學要求的課程體系。在合理科學的安排課程的同時,要使教學過程更加具有計劃性和系統性,從而提高大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而提高我國大學體育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四)構建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目前在校大學生基本上來自于全國各地,身體素質、心理特點和體育基礎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對于不同學生的考核評價也應當存在一定差異。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先天存在的,對于大學生體育學習效果的評價就應當考慮到這些客觀存在的差異,并且依據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素質的綜合性考核評價系統。在該系統中,應當盡量做到結果和過程的綜合評價,尤其要注重過程評價,這樣才能使基礎較差、身體較弱的同學感受到學習體育的快樂和成就。在指定該評價體系的標準時,應當將客觀存在的因素對學生體育成績的影響力降到最低,把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進步在評價體系中的比重加大。建立這樣的評價體系不僅能夠使學校對學生的評價變得更加合理,同時能夠對教師的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并且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入21世紀后,知識經濟的到來為教育的發(fā)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對于大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也是一個新的契機。
綜上所述,經過我國各個政府職能部門、高校領導和教師的共同努力,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的體育觀念和教學思想的影響,當前的教學改革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隨著我國對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研究,加之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經驗,并且對我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和探索,總結出了一系列的對策建議,為我國大學體育的教學改革提供了更好的發(fā)展方向。
作者:王東亮單位:太原大學外語師范學院教師
- 上一篇:檔案事業(yè)發(fā)展調查報告
- 下一篇:檔案局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