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高校體育教學特色探析

時間:2022-05-15 11:20:21

導語:國外高校體育教學特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外高校體育教學特色探析

一、加拿大高校體育教育特色

在加拿大,衡量一所高校的好壞,往往不是看專業課程的優勢和特色,而是看該校以體育課為主的課外活動安排是否得當。加拿大絕大多數高校都將體育必修課改為選修課,并把體育活動的重點放在課外體育鍛煉、周末體育上來。條件好些的大學,體育課外活動安排更加豐富。之所以如此,與他們提倡的“培養學生終身進行體育活動的興趣和能力”的發展目標密切相關。通過一系列的體育課外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覺投身于體育活動之中,滿足身心感受的同時,逐漸樹立起終身體育的意識。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硬件環境從大學體育設施的使用率可以看出加拿大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較高。雖然加拿大高校體育場館內部裝修相對簡樸,但其體育設施、設備堪稱全國一流。尤其是富有特色的健身房與冰球場、橄欖球場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加拿大舉辦的奧運會、大運會以及多次國際和國內專項運Overseas環球•焦點動會都得益于大學校園精密多樣的體育設施。其中16所大學擁有加拿大國家隊賽場,另外有2所大學被指定為國家隊集訓基地。當然,這一切都與聯邦及各級政府的投資息息相關。例如在卡爾加利舉辦夏季運動會時,卡爾加利大學借機興建了許多體育場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時,就有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興建新冰球館的計劃。

競技與娛樂相結合的體育競賽加拿大大學體育競賽活動非常活躍,成立了全國性與省級的大學、大專體育協會,一些大學校隊受高額獎學金吸引則選擇了整體參加美國NCAA聯盟。每年的賽季始于9月,結束于次年的3月。全加拿大有1.2萬名學生運動員參加11個項目的近3000個場次的體育比賽。比賽形式類似于NBA、NHL這些職業聯賽,每周都會有不同的賽隊在各地方進行預賽或是環賽。最后根據比賽成績選出最佳賽隊參加地區間的全國冠軍總決賽。所以,加拿大各大學校園里,近乎每周都會有賽事活動,與此同時,還會有大量的電視、電臺、報刊和網站對大學聯賽賽事情況進行報道。并且,在加拿大無論是職業還是大學體育賽事,無論是從比賽項目還是比賽形式設計上,都力求達到競技與娛樂相結合,尤其是大學體育更突出賽事的參與和觀賞的趣味性。為了達到這一賽事目的,賽事承辦者會對競賽項目進行一定的創新,加入新的比賽內容,令活動新、奇、特。比如飛盤運動在加拿大學生運動中非常流行,這個項目被組織設計成集體項目,趣味性非常強,而且不受場地和器具的限制,很容易在大范圍內推廣。以需求為導向的專業建設加拿大沒有一所單科性的體育院校,綜合性大學的體育專業附設在教育學院、醫學院或生命健康科學學院中,體育學科附屬于健康或教育學科之下,通常開設體育教育、教練員培養、運動與娛樂、運動與康復、運動與保健、運動與護理等專業(或課程)。

大學與學院都會根據社會需求開設相關專業,但大學在專業設置方面具有較大的自主空間,而學院則要受到教育主管部門嚴格的前置審批。想從事體育專業學習的學生在第10-12年級時,選修必要的大學體育預科課程,達到規定的學分要求,方可通過申請獲得入學資格。培養是典型的學歷教育+證書教育,或稱之為“3+1”模式,即前三年本科專業教育,最后一年在教師教育學院獲得教師資格證書,方能從教。課程設計上注重跨學科綜合,通過觀摩課程、開放式課程等,采用探究式學習,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重視實習實踐與操作技能提升。體育專業學生主要就業渠道為體育教師、教練員、社區體育指導員、醫院運動康復與護理師等。畢業生就業后有一整套的證書培訓考核體系,與從業資質、級別、薪酬及退休金等掛鉤。

二、對我國高校體育專業發展的啟示

當前,我國各高校的體育專業建設程度參差不齊,發展不一,所獲得的體育建設方面的資金和人才也是千差萬別。各高校之間往往產生惡性競爭,不利于高校體育專業建設的健康發展以及教學質量的改善。高校應明確自身的戰略定位,按照教育規律依法自主辦學、自主發展,辦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培養高素質的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在數量上滿足了需要,但質量上有待提高。教師的主要問題體現在科研能力不強以及知識體系落后于時展。教師自身素質關系到體育教學改革能否順利進行。因此高校應注重對在職教師的培訓,加強學科梯隊的建設,以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的專業教學素質。同時體育教師自身也要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經常性地開展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的研究,不斷推廣優秀的教學成果。只有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提高教學水平,才能適應現代化體育教學的需求。完善體育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確保教與學的自由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既要強調規范意識,同時又要能體現教學自由的理念。

一方面,管理制度的確立是為了對教學行為進行必要的規范,以確保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另一方面,教學管理制度要體現教學自由的理念,能夠起到激勵教師創造性地“教”,學生積極地“學”的目的。簡單來說,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應以學生為本,在教學控制與學習自由之間尋找適當的平衡點。例如在開設體育選修課之前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們在哪些方面興趣較大。對于學生感興趣且并未開設的課程,學校應爭取開設。另外在制度中要明確規定要重視理論教學,以幫助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實踐“俱樂部”制的教學模式我國一直倡導學校體育為社會服務,但長期以來這種倡議只停留在口號上。高等教育也是一種產業,產業的宗旨是根據社會和客戶的需要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而高校體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當然要以滿足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學習需要為宗旨。因此高校體育建設應打破原系別、年級、班級的建制和性別的界限,根據教學課程、體育場館以及教師情況分設多個項目的俱樂部,每年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個或多個項目上課,課后學生到俱樂部去參加鍛煉和接受指導。該模式將“學生興趣”與“教師所長”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加大高校體育設施建設力度目前我國高校落后的體育設施條件已嚴重阻礙學校體育改革的深入進行,必要的經費投入是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保障。落后的體育設施不僅導致體育教學工作無法順利開展,而且還極大挫傷了學生們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高校應加大學校體育場地建設力度,改善體育設施條件,加大購買體育器材的力度,增加體育硬件設施的資金投入,努力提高現有場館使用率。在現有體育場館的基礎上,修建體育館或健身房,以滿足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需求,提高學員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認真學習、借鑒加拿大高校體育教學的一些成功做法與成熟經驗,結合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繼續深化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對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層次和水平必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作者:華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