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時間:2022-03-20 02:55:04
導語: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經濟成為時展的主流,人類社會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維習慣也發生著非常大的轉變。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是國家興旺發達的源泉,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時代背景下,構建高效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也成為教育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高校教育教學的關鍵環節,教育體制改革為體育教學工作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作為體育工作者而言,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通過不斷研究和實踐來探尋體育教學創新發展的新路徑,促進高校體育教學事業的進步。文章主要針對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創新能力
一、制約高校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因素
(一)體育教學觀念陳舊
由于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教學的模式都是普遍注重理論知識以及技術的講解和傳授,這顯然對于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是不利的。傳統教學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模式呆板、固定、單一、缺乏特色,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被削減,甚至產生厭倦、排斥心理,體育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二)體育教學管理方式封閉
現階段,由于高校體育教學和社會發展嚴重脫軌,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根本沒有考慮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教學組織到教學評估的整個教學階段,都是專門由學校主管部門進行統一教育方案的制定,并沒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導致體育教學缺乏創新,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形成不利的影響。
(三)體育教學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在整個過程中扮演著課堂的主角,過分注重教師的主導地位,而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育教學模式被固化,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條化,教學過程中學生通常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被動的進行練習,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主自主性。
(四)體育教學內容廣、淺、舊
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第一、內容廣。課堂教學的任務量大,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繁多;第二、課堂上講授的知識、技能缺乏一定的深度,大多都是一些表層的東西;第三、內容不夠新穎,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很大一部分都是對中小學內容的反復,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難以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創新行為自然很難形成。
二、現代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灌輸創新理念在知識經濟如此發達的時代背景下,只有堅持創新,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充分體現人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必須更新教育觀念,遵循并實施素質教育理念,貫徹落實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體育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注重體育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的培養,另一方面還要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質,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不能一味的依賴書本的理論知識,而言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創新理念和能力,培養符合時展的創新型人才。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對學生灌輸新的思想理念,積極倡導大家重視體育課程,充分認識到只有強健的體魄才是人類從事一切活動的基礎條件,樹立明確的目標,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與體育課程和訓練。學生在校學習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明確自我價值、并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應該立足現實,眼光長遠,培養體育課程的興趣,逐漸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在體育學習中培養創新意識,實現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
(二)優化體育教學的課程結構,實行多模式教學
優化和完善體育課程結構,保證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不僅可以大幅度提升課堂效率,同時也會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水平,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效果。課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所產生的學習者進行一切學習活動的完整系統,而結構則是這個總系統里面所包含的各個要素之間的一種聯系,是對不同要素的重新排列組合。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結構,可以充分發揮師生資源,幫助學生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充分展現教育工作者的價值取向,直接關系到體育課程教學活動是否能夠順利有序的開展和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和調整課程結構,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合理調整和配置體育課程中競技類的運動項目,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有效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第二、適當的增加一些具有實用性的體育教學內容,比如健身課程、現代生活體育課程、民族傳統體育等課程,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通過設置選修課,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意愿來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創新創造能力。
(三)依據創新性教學原則,實行創新性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必須要遵循創新性教學原則,通過實施和執行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探索性原則。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通過一些探索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2.平等性原則。保持和諧融洽的的師生關系是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應該始終保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系,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知識的相互傳輸和接受,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較強的創新意識。
3.合理性原則。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始終堅持合理性原則,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基本目標,對于學生的疑慮和困惑,教師應該給出創造性的答案,從而為學生提供思維拓展發散的自由空間。
4.個性化原則。塑造和培養學生獨立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學生提供個性施展、獨立發展的平臺,積極鼓勵和倡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和優勢,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首先由教師開始設置問題,學生通過探究給出相應的答案,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親身體驗,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和創新思維,提升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高,致力于打造專業化、多元化的高素質人才。
(四)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
體育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操作性,體育教學要綜合考慮不同的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校體育設施條件等,通過有效的科學策略的指導,選取最佳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熟練掌握和理解體育基礎知識和技能,使教學效率大幅度提高。積極引進高科技技術,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善于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開展體育教學。比如教學掛圖、幻燈、錄像、教學課件等,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對一些比較復雜困難的動作要領和技巧清晰的了解和學習,從而大大提升體育教學的效率。求異是創新的起點,同時也是構建創新性課堂氛圍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倡導和鼓勵學生具備求異心理,打破傳統常規,積極拓展思維,培養獨創精神,實現創新的目標。比如在課堂上,可以先為學生提供一根繩子,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行設計一些與之相關的學習方法,獨創出各種不同形式的練習技巧,比如將繩子捆成捆,進行投擲練習、握住繩子任意一端進行鞭打動作的練習、將繩子等分放置在地面上做“高頻跑、跨跳跑”練習,用繩子拼圖、做游戲等。每當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創造出一種新的方法,教師應該對其進行及時的表揚和認可,積極鼓勵學生用于開拓思維,培養創新精神。
(五)通過課外體育活動,實施創新教育
積極組織多種不同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有助于塑造學生的創新性人格,為學生的思維拓展、創造力的培養提供廣闊的空間和平臺,學生通過課外活動的參與,樹立團隊協作意識,可以培養其協調和組織能力,培養其創新能力。在課外體育活動中,使學生之間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通過和不同人的交往和了解,對自己也有了全新的認識和了解,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相互提高,促進彼此之間的共同發展。所以,體育教師應該積極組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可以成立體育運動項目俱樂部,包含多種不同的體育項目,聘請具有一定經驗的教師擔任顧問指導,讓學生自行組織管理,鍛煉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在俱樂部開展的活動中,學生可以在老師的相應指導下進行,也可以自己獨立設計并完成相應的訓練,培養學生的獨立創新思維和能力。
(六)調整考試和評價方式,促使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現階段,體育教學考試結果的評定主要還是以學生的考試內容和最后的成績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這和素質教育的理念是相互背離的,無法體現體育教學的價值所在,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傳統的考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的拓展和延伸,不具備一定的創新性,至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改革和調整體育考試和評價方式迫在眉睫,可以通過設置多個考試項目,來為學生自主選擇考試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對于學生的考試結果要給出公平、公正的評價,有效結合個體和整體的原則,全面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專業素質、心理素質、應變能力、速度等),通過綜合評價的方式給出準確的考評結果,鍛煉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需要全體體育教師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在現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個體差異,善于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整體上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作者:劉順超 王健 單位:商洛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強,呂吉勇.高校冬季體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冰雪運動,2008,1:73-75.
[2]馮春娣,張德明.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9,1:87-89+96.
[3]馮超.對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11:221+220.
[4]米立.淺談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湘潮(下半月),2011,3:116-117.
- 上一篇:高校體育文化課程體系研究
- 下一篇:高校體育課程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探討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