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時間:2022-04-10 09:30:56

導語: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現狀調查與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從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類型與數量、各型體育場館管理模式下的體育場館運行效率、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層和學生及社會公眾對各型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態度這幾個方面進行調查分析,進而了解陜西省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現狀。

關鍵詞:陜西省;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現狀調查分析

管理模式是指管理活動所具有的形式或樣式,它與管理方式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它們各自使用的范圍和處的層次上。按照不同的劃分方法可以將體育場館管理模式劃分成不同的管理模式。按照管理的主體,可將其劃分為體育部門管理模式、全物業管理模式、單位協作管理模式、個人承包模式等。也可將其分為傳統式管理模式(體育部門管理)、專業化管理模式(專門管理部門)、混合式管理模式(體育部門與專門管理部門兩種模式并存)。還可按照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將其分為傳統化體育場館管理模式和現代化體育場館管理模式。下面按照傳統式管理模式、專業化管理模式、混合式管理模式來進行調查分析。

1陜西省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類型與數量

傳統式管理是指體育場館由體育部門體育系、部、組或教研室管理。一般學校的體育教學、體育訓練和開展體育活動等都是由體育部門負責,為方便體育部門使用,長此以往,學校體育場館就以體育部門管理為主。由于學校的快速發展,學校教師和學生對體育場館的需求越來越高,高規格的體育場館的建設也越來越多,學校會根據體育部門的需要而專門成立體育場館器材管理中心、體育場館管理中心等機構,而此類休育場館管理者仍是對體育部門領導負責。表1顯示,傳統管理模式在陜西高校中仍占主體,76.5%。專業化管理是指學校設立專門職能部門來管理場館,是學校專門成立的中層管理機構,直接對校領導負責。如體育學院成立的體育場館處。體育院校的場館數量多,質量高,體育活動的專業化程度也高,對場館管理專業化的需求更迫切。同時體育院校具有學科優勢,在全民健身體育產業等方面擁有眾多專家,場館開放意識較強。在陜西主要體現在西安體育學院。混合式管理是傳統式和專業化兩種管理模式的綜合,這種管理形式是根據場館的使用和維護的需要將責任區分開來,分別由不同的部門來承擔。主要表現形式為綜合類大學對新建成的、投入比較大的綜合類體育館的管理。如,西京學院和陜西師范大學的體育場館管理最具有代表性,西京學院的體育場館由體育部門管理和使用,而維護和保養等則有神禾公司負責。陜西師范大學的體育場館由體育部門管理和使用,而具體的維護和保養等則有后勤集團負責。陜西高校中這種管理模式占17.6%。

2各型體育場館管理模式下的體育場館運行效率

高校體育場館的運行效率直接關系到學校的體育場館的使用價值和師生的切身利益。也是體育場館管理水平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本研究主要是通過向學校的體育場館管理層進行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陜西高校體育場館運行中,認為采用混合式管理模式的運行效率高的占比最多,達到近60%;認為采用傳統式管理模式的運行效率高的近三成。反之認為采用混合式管理模式的運行效率低的占比最少,僅占12.5%;采用傳統式管理模式的運行效率低的近三成。可見,普通高校中運用混合式管理模式的效率要高于傳統式管理模式。

3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層對各型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態度

學校的體育場館資源的管理效果怎么樣,應該怎么管理、與學校體育場地管理人員的態度有很大的關系。針對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模式問題,對陜西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層人員的態度進行了訪問調查,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有61.5%的管理人員對學校體育場館采用混合式管理模式持滿意態度,有12.0%的管理人員對學校體育場館采用混合式管理模式持不滿意態度;持滿意態度的主要認為混合式管理給體育使用部門減輕很多工作負擔,持不滿意態度的主要認為協調起來比較麻煩。有50.0%的管理人員對學校體育場館設采用專業化管理模式持滿意態度,有20.0%的管理人員對學校體育場館采用專業化管理模式持不滿意態度。持滿意態度的人認為專業化管理重科學,有水平;持不滿意態度的主要認為管理的嚴謹也會帶來不靈活的負面影響。有41.5%的管理人員對學校體育場館采用傳統式管理模式持滿意態度,有20.5%的管理人員對學校體育場館采用傳統式管理模式持不滿意態度;持滿意態度的主要認為自己管理使用方便,持不滿意態度的認為管理水平不高。

4學生對各型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態度

高校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主要是為學生服務的,高校體育場館設施應該如何管理,高校學生的態度將起著重要作用。針對這一問題,隨機抽取在校學生進行訪問調查(每所學校抽取10人),結果顯示,有47.6%的學生贊成學校體育場館采用專業化管理模式,但也有13.0%的學生持贊成采用傳統式管理模式,有39.4%的學生支持混合式管理模式,如表4所示。這說明大部分大學生是向往學校體育場館的創新、科學、高效管理。

5社會對各型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態度

高校體育場館有服務社會功能,社會體育鍛煉者的滿意度是衡量高校體育場館服務程度的重要尺度,隨機對進入校園進行體育鍛煉的社會人員進行訪問調查(每所學校抽取10人),如表5所示,有43.5%和31.8%的社會體育鍛煉者對學校體育場館的專業化和混合式管理模式持支持態度;但也有14.7%的社會體育鍛煉者對傳統式管理模式持支持態度。對學校體育場館的專業化和混合式管理模式持支持態度的主要認為管理規范、服務好、有層次;對傳統式管理模式持支持態度主要認為使用方便。

6結論

通過對傳統式管理模式、專業化管理模式、混合式管理模式的調查分析,傳統管理模式在陜西高校中仍占主體;普通高校中運用混合式管理模式的效率要高于傳統式管理模式;體育場館管理層對學校體育場館管理更傾向于采用混合式管理模式;學生和社會公眾更支持學校體育場館采用專業化管理模式和混合式管理模式。

作者:陳永浩 申秀芝 單位:西安醫學院

參考文獻:

[1]王德法.現代管理學原理[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100—105.

[2]霍建新.我國高校體育場館綜合利用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22(2):179—181.

[3]徐廣華.普通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市場化運營機制研究——以陜西20所高校為例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3(2):59.

[4]李鵬,張俊偉,史有寬.河南省高校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4,25(1).

[5]陳永浩.西安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對外開放的現狀調查與分析[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1.

[6]王德煒,陳永浩.陜西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主體的調查研究[A].高等學校體育教育研究-陜西省高等學校陽光體育暨科研論文精選[C].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