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的屬性特征研討

時間:2022-04-08 10:36:25

導語:體育的屬性特征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的屬性特征研討

體育的自然屬性特征

人體運動的生物學規律表明:體育鍛煉能夠有效地提高人體內臟器官的功能,并使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得到明顯改善,進而通過神經、神經反射機制改善全身機能,達到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的目的;同時,對于克服人體生物惰性,促進新陳代謝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由于體育能促進全身從整體-系統器官-細胞分子統一協調的鍛煉,促進著低級功能對高級功能的縱向服從和橫向協調,使人體各級機能得到全面提高[2]。一方面,體育鍛煉改善人的生物狀況和機能,奠定適應社會的生物學基礎;另一方面,上述作用能夠有效地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能夠有效彌補和糾正由于生物功能對社會功能的適應性而形成或產生的負面影響。所以,就人的兩重性而言,體育運動加強人的社會適應性與生物進化性在健康上的協調。正是因為體育運動的生物屬性,才使競技運動在眾多的人類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時體現出了體育運動特有的內在價值。體育運動自誕生伊始,就寄托了人類主體對自身生物性開發的追求過程。體育運動為增強體質提供了載體,通過生物屬性的改造,提高參與個體的健康素質,然后是運動能力的逐層培養。“體育運動從人體這一自然客體出發,通過有目的的培育、訓練,使人的身體素質、運動素質和競技能力有本質性地改善和提高,為最大限度地創造優異運動成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運動素質的提高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體育運動的運動屬性主要考察體育運動對人體的影響和作用,其實質是通過體育之手段使參與主體有機體的各器官系統功能協調發展,具有完備的從事專項體育運動能力的過程。在任何一項運動的訓練過程中,起初的培養乃至在開端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強調頑強的意志力的培養。它要求練習者努力記憶結構動作的方式、速度、幅度、節奏,還要求練習者在實際練習時通過重現動作之間的聯系,及完整技術動作的先后次序和外在形象,以聯想和再生的方式在頭腦中組成一整套正確技術動作的運動表象,準確無誤地按照練習所要求的要領去訓練[3]。體育運動的特點是通過反復的身體練習,增強人們的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具有實踐性和復雜多變性。人們通過體育運動保持和發展了人類的素質,提高了自由意志發揮的極限水平。體育運動實現了自由意志的發掘、發揮與展示,主體間通過這種比較,分辨身體運動能力的優劣強弱。這類活動以不斷超越自身的能力限度,以自己運動能力的充分發揮去征服自然客體對人的限制。在通往自然客體包括人自身能力的挑戰和超越的道路上,拓展人體運動空間,從而將主體的運動能力提到新的水平。這個過程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著對人體運動能力的開發。此過程甚至可以說是對人最原始自我本性的終極錘煉,是其他任何形式活動所不能及的。體育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蓬勃興起與拓展,說明了體育運動在保障人類進化、維護人類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方面的積極作用。體育運動創造出無愧于自身主體本性的物質財富(身體健康)和精神財富(心理健康)。通過體育運動發展人體的運動素質與運動技能,促進人體的運動能力;通過有意識地體育運動,促進人觀念的改變與生理、心理素質的提高。此過程可以說是對人最原始自我本性的終極錘煉。運動者要經歷身體的不適,動作的笨拙,體會運動能力提高的種種艱難。同時在體育運動的對抗與拼爭中,培養人們勇敢頑強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質、迎接挑戰的意志和承擔風險的能力。“堅持就是勝利”一度也成為體育參與者的精神食糧并受益于每一位體育運動參與者和愛好者。體育運動能使參與者體驗快樂,欣賞者享受釋放。體育運動為人們情感的伸展和不良思緒的排解搭建了一個尤為寬廣的展示舞臺,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充分釋放“人性”的空間,使人們某些攻擊性的“內驅力”和“欲望”,通過運動手段得到安全而自然地釋放。正如諾貝爾獎獲得者K•洛倫茲所說:“體育運動的最大功能就是替那些最不可或缺但又最危險的攻擊類型———戰斗熱情,加上一個健康而且安全的閥門”[4]。尤其在生活快節奏時期,只有像體育運動這類返璞歸真,處處彰顯人性的活動,才能有助于人的身心得到快樂和發展。

體育的社會屬性特征

體育比賽就其對抗性的本質而言,就是一種“對局”、一種“博弈”。毋庸質疑,這種博弈活動必須在博弈理論的指導下方能行之有效地進行,充斥于運動競賽過程中的勝與負、偶然與必然等范疇,為軍事理論的博弈提供了契合點。誠然,從軍事體育的發展里程看,原始的軍事訓練早已與體育的萌芽融為一體,古代各國在為戰爭取勝而進行的軍事訓練中,創造出若干流傳至今的豐富的體育內容。以冷兵器或身體作為作戰手段的戰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士卒體質的強弱和武藝的高低。即便是現代化的戰爭,強壯的體格、嫻熟的攻防軍事技能也是打贏現代戰爭的必備條件。由于身體訓練能夠增強體質、磨練意志、提高技能,因此體育活動成了增強士兵體力、強化意志品質最積極有效的手段。對士兵體能的訓練導致軍事與體育的結合,而這直接催生了軍事體育項目的誕生。例如現代五項運動是根據古希臘戰爭中的傳說演化成為現代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這個事實再次證明,軍事與體育存在著一定的淵源關系。我們看到各種新的軍事體育項目的產生與發展,對體育的內容起到了有益的補充作用。體育的陣營不斷壯大,團結協作將泛化成社會和諧發展的精神準則,以實現一個美好、和平的世界為終極目標。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和諧,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則是體育與軍事體育的契合點。這充分體現了維護世界和平與進步的重要價值,人類借此和平交往,實現人性的升華。教育是人社會化的重要途徑。而體育運動以其內容豐富、角色多變,在心理健康、拓展人際交往的空間、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培養自立精神、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等方面,起到了提高人的社會適應能力,加速人社會化進程的積極作用[7]。體育運動表現出的教育屬性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民族心理個性特征和弘揚優秀的民族行為方式,從而上升為民族的現代素質。這種良好的社會教化功能有效地幫助了公眾應對困難的能力,有利于優化民族的心理素質和人文特征。體育運動誘發人勤奮進取,以不同的技戰術取勝對方,有效合理地滿足人的原始驅力———攻擊性的宣泄,潛移默化地鑄造人們公平競爭的品格,這種公平競爭思想有利于培育文明的社會風尚,對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西方體育界有一句諺語,即“運動場可以培養奉公守法的優秀政治家,塑造社會善良風氣,充實國民生活品質,創造豐富的人生。”這正是競技體育主要社會功能之一[8]。體育運動的規則是法制倫理的思想基礎。體育運動給法治提供了觀念基礎和文化支持。體育運動用它的全部歷程、它的魅力向整個社會、向所有的人闡釋運動競技場上的“游戲規則”。這種“文化財富”具體來講,主張宣揚法制精神和道德規范,是人類社會生活規范化、法律化的預演,潛移默化地強化了中國人的現代意識,對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強勁的示范作用。體育運動、運動競賽不再是一種簡單的運動方式,而是依靠其嚴格的規則性和獨特的精神性建立起的特定的文化景觀。這一特性除了具有極具觀賞性的外在形式美、人體美、服裝美之外,還有體育行為主體所表現出的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時代精神和生命價值。人們通過各種體育活動,在有意和無意間交流、傳播著多種文化信息。體育運動美借助于人的自然實體來表現美的客觀性,即通過富有激情和智慧的比較和對抗、具有唯美意識的表演和表現、體現公平的規范和操作來表達。體育運動審美功能的完善使其成為人類獨有的身體表演文化而存在,成為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審美內容。體育運動在發展歷程中也體現了藝術文化的積淀,現在體育運動與藝術文化的影響愈益廣泛和多樣。體育運動是一種社會文化,不同民族的體育文化在結構上表現不一,功能上各具差異。成熟于各個區域的民族體育不僅具備體育文化的一般特征和屬性,更具有一些獨具一格的特色,帶有強烈的民族文化氣息,內含強勁的民族意識。以古希臘文化為代表的西方體育,形成一種外向型的極力向外探求的民族心理,它嚴格的劃分人與自然、社會與個人、自我與他人、物質與精神,靈與肉等界限。相比東方體育來說,更注重人個性的教育和教養功能。同時,體育競技與文化和教育相結合,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思想,是人類謀求身心全面發展的極具張力的社會文化現象。現代體育運動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必然要和其它文化形態進行交融和滲透,并通過這種交融和滲透而具有了較強的社會意義和社會功能的屬性。其一,體育活動可有效地促進人的社會化進程。體育這種非語言手段為主的交往方式,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機會;其二,體育運動的社會交流表現為一種社會關系的交往。尤其是在國際交往活動中更為彰顯。作為體育運動,最大限度地擁有人類無差別性、最少爭議和歧見的國際性語言———肢體動作,吸引人類共同參與[5]。正是以這種人類最大限度的無差別性的肢體動作語言為基礎,才取得了對世界所有文明最大的包容性,使人們在這塊特殊活動的領地里相互溝通和理解,促進了團體和個人的相互聯結或社會的相互聯結。體育運動已成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和交流的非常有效而重要的載體。體育運動作為一種積極的人類行為和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在推進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具有獨特的作用。首先,體育運動倡導的和平思想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通過體育運動,促進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相互團結、和平共處,使體育運動競賽資源利用效率更高,使激勵拼搏的體育精神傳播更快,使體育運動生態建設的實力更強;其次,體育運動能夠深化人的心靈深處,約束人的行為,有助于規范社會秩序、建立起平等、親密、和諧的人際關系。減少和避免社會沖突,幫助實現構筑和諧有序的社會秩序[6]。體育運動本身就有極強的凝聚力量。一旦體育運動形成體育行為規則,那么具有共同的體育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的體育運動,就有可能成為一種粘合劑,對其成員在心理上和感情上產生凝聚力量,形成一種向心力。體育運動的活動形式有利于激發人們對集體榮譽感和民族精神的認同感。這一點集中體現在競技體育國際賽事上,面對奧運會和眾多的國際大賽,不管科技水平高低、經濟實力強弱、軍事力量強弱的國家都可平等參與競爭,是各民族精神升華、愛國熱情得以張揚、民眾之心聯成一體、展現民族實力、維護民族自尊的大好機會。體育運動激發著熱愛生命、熱愛集體、熱愛祖國的情感,其政治意義是不言而喻的。體育運動的象征性和儀式性使其與國家的形象和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成為國民共享利益的一種方式。正因為體育運動同時有著全球性和國家性,國旗、國徽、國歌在國際賽事中的出現等都是國家符號的展演。就我國而言,對內極大地鼓舞了我們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力地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動力,民族精神得到升華、愛國激情得到張揚;對外有效地樹立了中國人的良好形象,在國際交往環境中,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成功的推進、為加速我國的現代化進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9]。從1970年代的乒乓外交到1980年代的女排精神,正是在凸現體育社會屬性的條件下,體育的政治功能被人們一次又一次地放大,它所帶來的直接結果是贏得了中國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體育在繼續發揮其生物、教育、政治、娛樂等功能的同時,體育的經濟功能也日漸顯著[10]。體育市場源于人們對體育的需求,而對體育產品的需求則直接與產業經濟掛鉤。隨著競技體育向職業化、商業化發展,體育恰恰提供了這么一個需求平臺。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它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潛在價值不可估量。尤其是職業體育,它給人們帶來的不僅是實物的產品經濟,還有由無窮的體育精神衍生而來的產品經濟。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浪潮中,職業體育不再單純以追求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為唯一目的,而賦予通過職業化活動的運作來創造經濟價值的功能。在越來越多職業化和商品化的競技體育領域,職業運動員的體育行為也會更多地表現出經濟行為的特征。在現代社會,體育是直接加速生產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是人類社會的第三產業。體育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競技體育產業鏈逐步走向成熟,競技體育大型賽事促進經濟的發展成為社會熱點;競技體育的發展影響人們的消費結構,促進了與運動訓練、體育比賽有關的物質資料的生產和流通;舉辦大型運動競賽不僅可以直接獲得經濟效益,而且也可以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奧運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多元化的綜合現象,在國際的發展也凸顯其重要性及前瞻性。同時,近20年的奧運歷史也充分證明,奧林匹克可以與經濟結合,形成和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創造社會財富,創造區域經濟利益。

本文作者:金成平工作單位:三峽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