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體育課程建設價值與路徑
時間:2022-01-14 02:47:17
導語:高職體育課程建設價值與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提高高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心理、人格、身體多方面的健康發展,應重視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建設,分析了高職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與價值,提出了優化高職體育課程建設的路徑,應把握運動時機,制定有效規制,營造運動環境,控制運動負荷,激發學生體育興趣,在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創設運動情境,實現快樂運動。
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體育在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弘揚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對于促進學業與職業的銜接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自我完善,為其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1高職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與價值
1.1高職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改變學科本位;從生活走向體育,從體育走向健康;注重科學探研,注重學科滲透,這是我國體育課程的基本概念。體育課程不僅反映社會要求,其最大的價值是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為體育課程面向全體學生,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應注意各種理論知識的滲透,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采用多種形式,以滿足層次不同、水平各異、興趣廣泛的學生的需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1.2高職體育課程的價值。培養高職生堅韌不拔的品格。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傳統的教育中很少有對學生意志力和個性的教學,而通過體育課程能夠培養學生堅韌的品格,也能夠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更大的環境中發揮自己。運動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促進學生思想層面的提高,在體育課程中不斷地通過競爭讓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得到提升,保持良好的狀態。高職體育課程能夠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品格,發揚體育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高職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在高職階段,學生與周圍的環境密切相連,也更加關注團體之間的合作。體育精神與社會所崇尚的團結精神相契合,如籃球、足球都需要前鋒、中鋒等隊員的密切合作,各司其職,了解自身的位置并明確任務才能更好地完成這項運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終身體育發展。身體是一切活動的基礎,在高職教育教學中,重視體育課程,完善和豐富課程內容,能夠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提升身體素質并開展其他活動。同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在課內運動中提高體育專業技能,在課外運動中養成勤鍛煉的優良習慣,將體育融入生活的每一個階段,最終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2優化高職體育課程建設的路徑
2.1把握運動時機,制定有效規則。在體育課程中,一定要讓學生熟練地掌握運動技能后再進行激烈的活動,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鍛煉的目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運動方式,在應用過程中就會急于求成,事倍功半。在運動過程中一定注意不要生搬硬套,應讓學生真正與運動相結合,提高技術的應用效果并靈活調整運動量。如果表現疲憊時,盡量不宜采用過于激烈的運動方法,應循序漸進地釋放學生的體能。上課時應根據運動時間、距離、次數等限定,制定運動規則,按照規則進行運動,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條不紊地進行運動,掌握課程內容,學有所得。2.2營造運動環境,控制運動負荷。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能夠提升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在課堂上一定要考慮性別的差異,避免女生在運動中出現不必要的挫傷。此外,也要考慮學生體能之間的差異,應將學生分組鍛煉,有序地提升學生的訓練效果。如果沒有營造良好的運動環境,會導致水平較差的小組灰心喪氣,使他們逐漸產生消極的情緒。為了進一步提高運動的有效性,一定要掌握合適的運動負荷,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密切觀察學生的心理情緒,提醒學生注意動作方法的及時調整,提高其運動技能。2.3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為了讓高職學生盡快融入體育運動中,一定要創設更加愉快的運動環境氛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產生強烈的運動欲望,調動學生的參與感,從被動運動轉變為主動運動,這樣學生才能不斷激發自己的運動情感,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在愉快的運動中促進自身發展。自主運動需要學生有較高的運動意志力,教師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通過獨特的教育手段激勵學生,采用快樂體育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有利條件。應盡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內容,將運動內容與真實生活相結合,讓學生親身感受到運動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增強學生的體育積極性和主動性。2.4在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高職院校的學生教育偏重職業教育,因此要健全高職教育教學評價體系,不能一味地按照普通高校教學評價體系來實施。首先,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制定體育課的課程標準,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準備教案,運用恰當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要進行體育課程內涵建設,努力開發與本校專業相關、職業教育特點鮮明的校本教材,并采用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深入研究學生的運動思維和運動態度,在體育教育中創設情境。根據高職院校學科特點講解知識,開拓學生視野,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與身體素質。在滲透德育教育時,要擺脫單一的傳統說教,運用更加科學的教學規律深入探究體育運動中的德育知識,向學生們逐漸滲透,貫穿體育教育的全過程。高職學生年齡偏小,缺乏生活經驗,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在課堂中鼓勵學生、表揚學生,讓高職學生真正地參與課堂。高職學生對外界事物很容易產生興趣,但興趣持續性不高,所以教師應更加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的方式使課堂主體多元化,讓每個學生都變為主動的參與者,通過評價來滲透德育內容,在互動中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還可以通過獎勵評分機制讓學生重視評價內容,提升運動效果。2.5創設運動情境,實現快樂運動。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是推動者,一定要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運動,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用更加關心和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創設良好的運動情境,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和社會的作用,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基礎。要堅持以課堂為主線,實踐活動為輔線,多舉辦體育實踐活動,通過語言交流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逐漸形成合作意識,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還能培養學生關心他人、互幫互助、團隊合作精神。在組織課外體育活動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度,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全面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因材施教,提升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品德精神。將體育課程從課堂之內拓展到課堂之外,實現快樂運動。
3結語
應重視高職體育課程的建設,靈活選擇體育項目,營造良好的運動環境,不斷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因材施教,實現體育課程目標,讓高職學生在運動中獲得快樂,增強體育技能。應有效地將體育實踐活動和教研活動相結合,掌握運動過程中的重點,完善體育課程教育體系,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提升體育課程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書龍.新時代高職體育課程思政校本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3):96,100.
[2]蘇當.高職體育專業課程思政化教學的途徑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07):155-156.
[3]劉曉平.高職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方法[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06):126-127.
[4]王昕迎.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0,(01):115-116.351
作者:王玉明 單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體育教育專業卓越人才培養理念思考
- 下一篇:體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