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舞蹈對青少年身體的影響分析

時間:2022-10-27 11:10:23

導語:體育舞蹈對青少年身體的影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舞蹈對青少年身體的影響分析

摘要:隨著體育舞蹈運動的廣泛開展,體育舞蹈的運動價值逐步得到社會大眾廣泛認可,但體育舞蹈是否適合青少年學習仍處于研究階段.通過采用調查法和實驗法對廈門市青少年宮60名青少年進行為期16周的體育舞蹈干預訓練,探討體育舞蹈運動對普通青少年身體韻律性和靈活性的影響,并進一步分析體育舞蹈運動對不同性別青少年影響的差異,最終探討體育舞蹈能否成為我國青少年改善身體姿態、提升體質水平的新型運動選擇.研究結果表明:體育舞蹈能夠顯著提升青少年的身體韻律性和靈活性;體育舞蹈對男生肢體協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提升更為明顯,對女生重心移動能力和移動靈敏能力提升更為明顯.

關鍵詞:體育舞蹈;青少年;身體韻律性;靈活性

近年來體育舞蹈在我國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許多成年人,尤其是成年女性進行日常運動鍛煉的主要選擇.由于體育舞蹈具備良好的鍛煉價值和運動價值,項目本身還具備特有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在社會推廣上速度相對較快,也逐步受到了社會大眾的認可.但由于體育舞蹈的技術特點,對參與人的核心力量存在較高要求,當參與人是青少年時,體育舞蹈的適用性尚未得到充分肯定.體育舞蹈所具備的良好群眾基礎為該運動的推廣提供了先決條件,但體育舞蹈的全年齡應用仍需要科學的研究給出具體建議和指導.結合已有研究可以發現,國內青少年體育舞蹈的研究主要圍繞體育舞蹈的現狀調查[1-2]、教學價值[3]和選材標準[4]展開,研究方法多采用文獻分析[5]和實地訪談法[6],通過控制實驗法推導體育舞蹈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相關研究相對較少.鑒于此,本文從體育舞蹈的運動特點出發,緊緊圍繞青少年群體,通過對比實驗探討參與體育舞蹈對青少年身體韻律性和靈活性的影響,并進一步分析體育舞蹈運動對不同性別青少年影響的差異,最終探討體育舞蹈能否成為我國青少年改善身體姿態、提升體質水平的新型運動選擇.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本研究探討了廈門市少年宮首次參與拉丁舞學習的60名青少年在16周(每周1次課程,時間為90min)后的身體素質變化情況.60名青少年均為自愿參與拉丁舞學習,在招生過程中為了保持后續舞蹈的配合均衡,60名青少年中30名男生、30名女生.在實驗開展前后均對研究對象進行了身體素質測試,研究對象參與課程前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1.2研究方法.1.2.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CNKI)檢索近10年以“體育舞蹈”和“青少年”兩個關鍵詞為主題的相關文獻共274篇.經過文獻整理和初步分析,剔除了相關性較弱或主題不符合的文獻后,得到73篇相關性較高的文章,并進行了深入閱讀和整理分析,主要歸納了體育舞蹈對人體韻律性和靈活性相關研究的成果,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2.2對比實驗法.2018年6月至9月在廈門市少年宮內開展了體育舞蹈對比實驗.當前的體育舞蹈運動中以標準舞和拉丁舞兩類舞蹈為主要訓練方法,為了保證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參與實驗的均衡性,研究統一選用拉丁舞為核心課程,由研究者和實驗教師共同制訂訓練方案,每周1次課程,時間為90min.實驗內容與階段劃分如表2所示,為了保證參與人員能夠較好地掌握拉丁舞相關內容,實驗中采用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形式,通過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CDSF)體育舞蹈技術等級教材的指引,將16周訓練分為4個階段,并逐步引入交誼舞、倫巴舞、恰恰舞和牛仔舞以提升運動強度.所有參與人員的課程安排和學習進度均一致.1.2.3指標測試法.為了準確測量實驗前后青少年的身體韻律性和靈活性,結合相關研究中所采用的測量方法,選擇肢體協調性和重心移動能力作為身體韻律性的測量標尺,選擇快速反應能力和移動靈敏能力作為身體靈活性的測量標尺.測試1:肢體協調性,用于測試青少年不同肢體與軀干間的韻律性.采用運動轉換反應測試,受試者呈直角坐姿,右手置于腹部做畫圓動作,左手置于頭頂做敲擊動作,右腳做伸展動作,左腳做腳掌擺動動作.當測試人員每5s進行擊掌,擊掌后受試者左右手動作不變,雙腳轉換動作,記錄正確完成5組動作的總用時.由于人體動作行為具有較強延續性,當身體韻律性較差時,腦部傳遞的信息無法正確作用于身體動作,因此在上述測試中會出現錯誤,當身體能夠有效與腦部信息相結合,在動作轉換過程中保持韻律,就能夠有效克服錯誤的動作轉換.測試2:重心移動能力,用于測試青少年核心力量與軀干間的韻律性.采用觸桿反應測試,構建4個標志點并形成十字形運動路線,每兩個標志點間距離均為5m,受試者自十字中心出發,根據隨機信號向4個標志點移動,在完成4次觸桿后記錄總用時.在這一測試中,受試者需要保證運動方向與重心的一致性,需要有效的核心力量控制與軀干的韻律運動.測試3:快速反應能力,用于測試青少年手眼結合靈活性.采用Light-switch測試,受試者將面對一面由5種顏色構成的LED燈按鈕墻壁,初始按鈕顏色隨機生成,測試人員給定5種顏色的滅燈順序,受試者根據順序指令信息拍滅對應顏色燈的按鈕,一旦不符合顏色順序,燈墻將刷新,記錄受試者完成總時間.該系統廣泛用于快速反應能力測試中,可以較好地說明受試者的手眼結合能力及反應靈敏度.測試4:移動靈敏能力,用于測試青少年快速移動情況下靈活性.采用十字繞桿跑測試,構建4個標志點并形成十字形運動路線,每兩個標志點間距離均為5m,受試者從規定標志點出發,在跑動過程中必須完成4個標志點的繞桿動作,并最終到達十字中心,記錄受試者完成總時間.不同于觸桿反應測試,十字繞桿跑測試的路線相對固定,受試者無須根據外部信息調整重心,只需要盡可能靈活通過不同桿,由于繞桿動作的復雜度,該項目較好地說明了青少年在快速移動情況下的身體靈活性.1.2.4數理統計法.針對實驗得到的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分析,從而科學精確地反映青少年身體數據的變化,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研究中主要測驗數據間的標準差p值,以說明數據的變化情況.

2實驗結果與分析

2.1體育舞蹈對青少年身體韻律性和靈活性的影響分析.在實驗前后分別測定參與實驗的60名青少年在身體韻律性和身體靈活性方面的變化,從而分析體育舞蹈對青少年多個方面的影響,具體情況如表3所示.在16周的體育舞蹈訓練后,青少年們在肢體協調性、重心移動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移動靈敏能力方面均出現顯著變化,完成各個測試項目所需時間顯著下降(p<0.01),表示實驗前后測試結果出現了顯著的差異,該數據說明體育舞蹈能夠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身體韻律性和靈活性.為了保證研究的穩健性,除了在實驗一天后收集參與者的相關測試成績外,還在實驗結束一周后進行了復測,研究同時采用差值法測定了實驗前后的平均差異,結果如表4所示.青少年在進行體育舞蹈實驗一天后,身體韻律性的兩個項目用時均值分別下降了8.07s和6.30s,在一周后的復測中,兩個項目用時均值相較于實驗前下降了8.14s和6.12s,兩組之間無顯著差異,說明體育舞蹈的作用已經永久提升了青少年的身體韻律性,實驗的作用具備長期有效性;從身體靈活性項目來看,青少年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移動靈敏能力在實驗一天后測試結果均值相較于實驗前分別下降2.33s和2.56s,但一周后均值僅下降0.59s和1.27s,兩次測量的差值具備顯著差異,說明體育舞蹈對青少年的身體靈活性影響具有不持續性,需要持續進行體育舞蹈的訓練才能夠有效保持青少年較高的身體靈活性.2.2體育舞蹈對不同性別青少年身體韻律性和靈活性的影響分析.在實驗前后分別測定參與實驗的30名男生與30名女生在身體韻律性和身體靈活性的變化,從而分析體育舞蹈對不同性別青少年的影響.具體情況如表5所示.在16周的體育舞蹈訓練后,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在肢體協調性、重心移動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移動靈敏能力方面均出現顯著變化,分組檢驗的結果進一步證明了上文的研究結論,即體育舞蹈能夠有效增加青少年身體韻律性和靈活性.分別觀察不同項目可以發現,在肢體協調性方面男生均值下降了8.28s,女生均值下降了7.92s,說明男生在體育舞蹈中能夠更有效提升肢體協調性;在重心移動能力方面男生均值下降了6.02s,女生均值下降了6.37s,說明女生在體育舞蹈中能夠更有效提升重心移動能力;在快速反應能力方面男生均值下降了2.54s,女生均值下降了2.13s,說明男生在體育舞蹈中能夠更有效提升快速反應能力;在移動靈敏能力方面男生均值下降了2.32s,女生均值下降了2.64s,說明女生在體育舞蹈中能夠更有效提升移動靈敏能力.總的來看,體育舞蹈對男生的肢體協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提升更為明顯,對女生的重心移動能力和移動靈敏能力提升更為明顯.

3討論

體育舞蹈中存在較多的引帶動作,對肢體的靈活性要求較高,根據本文的研究發現,在短期的體育舞蹈訓練后,青少年的身體韻律性得到了穩定的提升,作用具備長期有效性,這說明體育舞蹈能夠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肢體節律性,在青少年長期生活中具備深遠的影響,例如在音樂學習中,更能夠通過身體律動尋找到鼓點和節拍,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也能夠保持更具規律的學習節奏.但由于體育舞蹈需要青少年維持框架的能力,在短期訓練結束后,如果不進行持久的訓練和深入的學習,就會逐漸喪失因舞蹈運動而習得的平衡感,因此在身體靈活性方面會出現顯著下降,這也是本研究一周后測試青少年靈活性有所反彈的內在原因.對此,應該制定長期的青少年體育舞蹈鍛煉計劃,以保持持久的身體靈活性,從而強化日常生活中的身體協調性水平.體育舞蹈具有流動性和多變性的特點,因此在不同性別的實踐上具備一定差別,結合試驗內容可以發現,由于拉丁舞組合中的許多動作均由男生進行引導,女生作為被引導方完成合舞,因此男生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以保持手眼的協調,才能保證舞伴在合舞過程中的安全性,反映到實驗過程中,男生在運動轉換測試和Light-switch測試中表現更佳.而女生需要圍繞男生進行流暢的移動,實現身體快速的重心轉換及變向情況下的小范圍移動,故女生在設置標志桿的兩類十字形測試中表現更為出眾.由此可見,體育舞蹈有效結合了男生與女生不同的性格特點與身體特點,實現了針對性的鍛煉目標和運動效果.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本文旨在研究青少年參與體育舞蹈運動后身體韻律性和靈活性的變化,進而為體育舞蹈在我國青少年群體中的普及提供建議.研究以廈門市青年宮參加體育舞蹈運動的60名青少年為實驗對象,包含30名男生和30名女生,通過16周體育舞蹈培訓,并采用科學的測試方法衡量青少年在肢體協調性、重心移動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移動靈敏能力方面的變化,進而衡量身體韻律性和靈活性的情況.研究發現,體育舞蹈能夠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身體韻律性和靈活性;體育舞蹈對青少年身體韻律性的影響具備長期持續性,但對于青少年靈活性的影響不具備長期效果;體育舞蹈對男生的肢體協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提升更為明顯,對女生的重心移動能力和移動靈敏能力提升更為明顯.4.2建議.第一,應該充分發揮體育舞蹈對青少年的鍛煉效果,提高我國青少年身體韻律和靈活性水平,實現對青少年群體的普及和應用,進而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第二,結合體育舞蹈的作用特點,應該盡可能強化動作靈敏性訓練,通過雙人配合等動作實現青少年身體靈活性的持續作用,青少年在短期的體育舞蹈培訓后,可以在家中自行進行長期練習,保證運動作用的持久推動,逐步將體育舞蹈轉變為日常運動方案.第三,結合體育舞蹈的性別指導特征,由于體育舞蹈動作結構和舞種組合的復雜度,應該分別對不同性別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強化訓練,例如體育舞蹈對男生重心移動能力的作用弱于女生,根本原因在于男生的柔韌性水平不如女生,故應該加強基礎動作練習,從而實現教學成果的均衡性.

作者:殷放 單位:廈門大學嘉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