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余體育在現代中學體育教育的意義

時間:2022-02-04 08:46:38

導語:課余體育在現代中學體育教育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課余體育在現代中學體育教育的意義

摘要:旨在增強學生體質、磨練學生毅力的中學體育課程,在新一輪的教育課程改革當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明顯和突出。在傳統課堂模式當中,中學體育教育往往處于被邊緣化的尷尬地位,其重要性和意義未能得到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試從加強課余體育的角度引導,來推進中學體育教育的新發展。

關鍵詞:課余體育;體育教學;發展模式

當前,盡管體育課程已經成為當前我國中學階段學生的必修課,但就從組織結構及課堂實效看,依然未能脫離副科思維的影響。在很多時候,由于專業師資力量缺乏、活動場地受限及活動器材不足等主客觀原因的影響,中學階段的體育教學處于組織散漫、課堂效果極差的不良循環之中。而課余體育概念的引入,則將體育教育從課堂內引入到課堂之外,使其從一種理論化和實踐化的授課模式,延伸到日常的訓練當中。其大大豐富了中學體育教育的內涵,給予學生更加專業的訓練機會,對于推進中學體育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課余體育是中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支撐和內涵延伸

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是我國長久以來教育發展的方針。從這個角度而言,體育教育應該與智育、德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從現實的發展狀況來看,由于應試教育體制的束縛和唯成績論觀念的影響。在很多地區,尤其是教育資源分布稀缺的廣大農村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中學體育教學往往淪落為日常教學活動的補充。副科教學模式下,體育課程往往成為日常教學活動的補充。學生的滲透素質和體育技能不僅沒有得到有效提高,而體育教學也呈現出非專業化和弱勢化的傾向。這不僅大大束縛了廣大學生體育技能及身體素質的鍛煉,也不利于其身體健康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驅動中學體育改革的開展,對于打破現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年來,課余體育概念的引入及發酵,為中學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明確的改革路徑。所謂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利用課余時間對有一定體育特長的學生進行體育訓練,培養競技能力,使他們的運動才能得以發展和提高的一個專門化的教育過程,是實現學校體育目標和任務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普及與提高體育運動的一個重要的中間環節。課余體育教育其實現代中學體育教學體系當中的重要環節和內容延伸。首先,作為課余時間開展的體育教學活動,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傳統體育教學所不能達到的體育教學的時間。在課堂教學體育課堂的安排上,每個周兩個課時的教學安排,無法滿足學生鍛煉和提升自身體育技能的需要,特別是訓練時間無法得以有效滿足。而課余體育訓練的安排,則打破這一瓶頸,對于學生體育鍛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次,課余體育訓練是建立在廣大學生自身的興趣基礎之上。課余體育訓練的基礎是那些對于體育運動有著特殊興趣和熱情的學生群體。他們喜歡參與到體育訓練當中,并能從參與的過程中得到相應的興趣。這有效地實現了傳統課堂所無法達到的人群分化的目的。這對于體育教師及教練員來說,其訓練將更有針對性和專業性。

2課余體育教育的組織原則及實施路徑的選擇

課余體育對于提升中學階段學生的訓練水平及訓練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廣大教師在組織實施課余體育訓練過程中,要按照科學有序的組織原則和穩扎穩打的步驟實施,來穩步推進課余體育教育的穩步實施。從當前中學發展態勢來看,課余體育教學仍然面臨著較多困難。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高水平專業訓練人才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呈現出嚴重缺失的態勢。中學體育教師往往只對于一門或幾門體育運動及訓練較為擅長,而全可性的體育教育人才相對稀缺。對于此,一方面學校應加大體育人才的引進力度,對專業性教育人才給予較為優厚條件積極予以引進;另一方面,加大對自身人才隊伍的建設,積極從現有教師隊伍當中,培養學習能力強、技能全面的全科教練員,通過人才引進或自身培養來填補人才缺口。第二,對于廣大農村地區尤其是西部不發達地區而言,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制約課余體育發展的瓶頸。訓練場館不足、體育器械嚴重缺失,嚴重制約著課余體育的發展。基于此,校方及教育主管機構應大力推進學校特別是偏遠山區學校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為課余體育教育的開展,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和保障。地方政府也應該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積極支持學校的體育場館建設,全社會應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發展。另外,教練員要靈活變通因地制宜,在安全訓練和科學訓練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當地的特有優勢,對學生進行科學訓練。特別是在訓練組織實施的過程當中,要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選擇科學的訓練方法與手段,注重每次訓練的效率,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第三,在推進業余體育訓練的實踐過程中,要堅持科學性的原則。在課余體育訓練中,除了加強學生的運動學習和身體素質培養,還要注重其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除了對其專項訓練以外,還要使處在成長期的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3結語

為進一步提高各個中學的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質量,應樹立正確的課余體育訓練觀念,理順課余體育訓練的各種關系,增加投入和改善各種訓練條件,提高訓練的科學化水平。在中學階段,如何實現中學體育教學課余體育教學的專業化,集聚培育體育人才,提升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也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方向。

作者:危正東 單位:重慶市奉節永安中學校

參考文獻:

[1]王德志.新課程標準下陜北農村中學課余體育開展情況的思考[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06:46-47.

[2]潘前.美國中學生體育運動發展現狀探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9,03:75-78+91.

[3]周君華.膠東半島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04:312-317.

[4]莫概能,朱東,姜熙.武術作為學校體育中課余體育的價值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08,05:69-71+73.

[5]王恒,趙艷玲.河南省農村初級中學體育教學現狀調查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1,1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