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宮公共文化論文
時間:2022-06-10 11:18:26
導語:青少年宮公共文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少年宮是校外教育的固定性、專業化重要場所,它一面依托政府力量,一面整合自身資源和社會資源,以其獨特的組織形式和教育功能,和其他校外活動場所一起共同承擔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職責,完成青少年校外教育的任務。它從開宮之日起,就肩負為社會培養人才之責,成績可喜,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延伸,對于廣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對于實踐、深化學校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青少年參與科學、文化、技能活動的興趣和熱情。未來社會發展的程度取決于當前一代青少年科學、文化、技能的普及推廣程度以及特色人才的發現和培養程度。青少年宮組織利用直接或間接擁有的人、財、物資源和不斷積累的業務經驗,通過活潑、生動、積極向上的日常性活動實施,不斷地橫向交流、比較和借鑒,不斷地縱向選拔薈萃,把活動成果向社會全面展示,輔助學校培養人才,使自己的整體辦宮成果和青少年個人的成長現實得到社會、學校、家長和青少年本人的認可,從而激發起一代代青少年參與科學、文化、技能活動的興趣熱情,使青少年參與科學、文化、技能的普及推廣和特色人才的培養成為可能。
(2)有利于青少年科學、文化、技能的普及推廣。青少年宮在研究當地學校教學計劃大綱的基礎上,與學校教學相協調,通過制定科學可行,包括科學、文化、技能等內容的目標性活動計劃,編訂與此相適應的學員和活動內容、形式和規模,積極、集中開展活動,讓對社會、對青少年個人有益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得以提前、深入地普及和推廣,配合學校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計劃。使青少年參與科學、文化、技能的普及推廣和特色人才的培養成為現實。
(3)有利于全面挖掘青少年的發展潛能和特長人才的發現培養。相對于學校而言,國家和省教育部門對于青少年宮教學活動的制約相對寬松。因此,在人才特長發現和單項潛質挖掘方面青少年宮具有較為自由的空間。即可以充分利用學員在學校教學中所積累的文化知識以及在青少年宮教學活動中的表現基礎上發現人才的特長性潛能,然后進行目標性、小班化或者一對一的超前挖掘培養,使人才的特長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各地幾十年來的辦宮實踐證明,青少年宮每年都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德智體全面發展或者某一方面特長的學員,其中不乏成績優異的佼佼者,從而為國家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戰略計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青少年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目標
青少年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價值目標是通過具體活動的開展來實現預期的青少年能力和相關意識的培養。
(1)認知能力培養。人類的認知能力包括感性認知能力和理性認知能力兩方面內容。其中感性認知能力培養就是通過對符合現時期人們基本世界觀的道德法律現象、藝術審美現象、社會時代現象和其他人、事、物現象的不斷了解和積累,培養起對客觀世界的直覺性感知能力。理性認知能力是在感性認知能力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基礎上,對于感性現象的主觀綜合反映。其中前者是基礎,后者是升華。通過認知能力的培養,能夠引導學員運用前人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去探求世界,為未來的勞動創造做好基礎積累。認知能力培養要引導學員以正面材料為楷模,以反面材料為教訓,要一分為二地區分事物的正反兩方面。
(2)實踐能力培養。認知能力是人們反映世界的前提條件,實踐能力則是人們利用所積累的認知信息,去運用客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的行為。實踐能力主要表現為對科學文化知識的主動運用,是青少年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重要目地。青少年宮培養學員實踐能力要結合不同地域文化習俗、社會發展現狀、時代風尚以及學員不同的年齡段,要以正確的世界觀、先進的科學和文化為引領,同時注意活動和課程的深度把握,實現學員普遍提高和特長學員培養相結合的目標。
(3)傳承意識培養。中國目前正在逐步走上引領世界的負責任大國道路,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中華五千年創造、發展的先進科學和文化傳承。青少年宮活動在培養學員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同時,要結合傳統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和中華文明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學員對于中華先進科學和璀璨文化的自豪感和傳承、傳播意識,讓中國走上世界,中國引領世界的意識在青少年的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3如何與時俱進地完善青少年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建設
時代在進步,社會生活也處在日益變化發展的過程之中,要讓青少年宮公共文化服務功能適應日益變化發展的社會生活,服務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就需要以改革和發展的眼光審視社會,設計自己,謀劃未來,對青少年宮的業務內容、形式和規模進行調整和完善。
(1)適時調整、更新活動內容。活動內容是青少年宮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核心功能,也是評價具體青少年宮工作得失的重要指標。因此,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時代的要求,將一些學校已經全面鞏固或者漸漸被社會邊緣化的內容逐漸更新,將一些與當前的國粹文學傳承、愛國主義思想、勞動就業、國防方針等相關的社會內容納入到日常活動計劃中來。更新活動內容需要堅持社會需要、青少年普遍缺乏、學校教學薄弱這三大原則。
(2)科學設計、完善活動形式。相對于活動內容而言,雖然活動形式處于次要地位,但它是內容的載體,任何時尚、積極、陽光的內容都要借助于形式這個載體來開展和完成;形式越是科學、生動,就越能夠吸引學員參與的熱情,活動結果也就越與預期目標相一致。所以從戰略上看,形式與內容具有同等地位的意義。但是,同樣的活動可以有多種多樣的形式,而青少年宮資源和學員時間有限,不可能多種形式同時存在。因此,當一種新內容納入活動計劃時,需要對多種形式進行比較考量,然后在實踐中反復觀察、檢驗、完善,漸漸定型,而不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
(3)適當擴大活動規模。教育改革以來,作為為學校教學和青少年成長提供補充和延伸功能的青少年宮,其組織從無到有,活動從簡陋到完善,從無序到規范,成果斐然。因此,日益得到學員、家長和社會的認可。但是,青少年宮的場所規模卻呈現基本不變的格局,以致出現一面是活動內容和成果深受學員歡迎,一面則是人滿為患的矛盾局面。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除了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自身現有資源外,根本途徑在于引起當地政府的重視,爭取資金擴大場所建設。對此,作為青少年宮主體,我們有理由、有義務向當地政府提出合理建議。具體可以通過到先進地區考察,通過深入當地社會的全面科學調研,形成系統性建議,以政府程序上達教育部門和政府。作為青少年校外活動重要場所的青少年宮,其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對于補充和延伸學校教育、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國家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戰略具有積極意義。各地青少年宮應該立足當地實情,對學員進行目標性培養,并積極推進自身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完善性建設,使青少年宮工作實現與時俱進的發展,為偉大的中華復興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嚴和琴 單位:遂昌縣青少年宮
- 上一篇:企業標準化安全文化建設論文
- 下一篇:高校大學語文素質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