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繪本課程研究
時間:2022-10-29 03:33:23
導語: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繪本課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育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運用閩南傳統文化中飽含著的深刻精神內涵以及豐富底蘊,尤其是閩南傳統建筑的精美融入于閩南地區的美術教育,對于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是非常的重要的。在目前的美術教育中仍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制約著美術教學的發展,那么廣大的美術教師,應當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需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就在美術教育中引入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繪本創意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審美能力、增強人文內涵等方面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閩南;傳統;建筑;美術教育;繪本
引言
閩南傳統文化集中原文化、福建文化、海洋文化、異域文化于一身。在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中,閩南的傳統建筑文化更是獨樹一幟。它的古樸、精美、俏麗,以及在空間構造、建筑裝飾上都為美術教育課程資源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對于某一件事情長期堅持下去的最原始的動力,更是成功的先導。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就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角度出發,激發學生興趣,這樣才能夠確保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在美術教育中,引入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繪本創意教學,利用繪本圖文并茂、簡潔明了的特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傳播傳統文化、提升審美能力、培養精神人格的目的。
一、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特點
閩南文化中特有的中原文化、福建古文化、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各文化融合的特點使其在擁有傳統型和連續性特征的同時具有兼容性和開拓性。閩南人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審美情趣,創建出獨特審美觀的閩南建筑。在美術教育中融入閩南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期達到利用美術教育傳承閩南文化,發展傳統文化的目的。閩南傳統建筑文化中的審美集中體現在空間布局、空間裝飾、家具陳設和它最具有地域特色的閩南紅磚上。
1.空間布局大部分傳統民居建筑都可分為廳堂、住房、天井三大布局,在平面上呈中軸線的對稱布局。閩南傳統民居的標準建筑布局面寬一般為三、五開間,進深三進、五進不等。在閩南傳統街市中,大部分是“手巾寮”式布局,指的是平面狹長如手巾的獨戶式院落住宅。
2.空間裝飾閩南傳統建筑裝飾繁復精美,除了木雕、石雕、磚雕、彩繪以外還有閩南特色的紅磚拼花、剪粘、泥塑、交趾陶等。這些裝飾代表著傳承著閩南人生活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以及對生活的向往。
3.家具陳設傳統的居室陳設較為正式,陳設一般遵循儒家禮儀規范。同時,閩南傳統民居中的家具也注重體現傳統文化的特征。陳設的物品象征著好運,并通過符號、隱喻和雙關來傳達傳統倫理觀念。
4.閩南紅磚閩南地區的房子喜歡紅色。“閩南紅”是一種喜慶的紅色,它代表著閩南人民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面。這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閩南人特別偏愛紅色,它代表了傳統文化中的喜慶、吉祥和活力,至今仍被用作建筑的主要顏色。在閩南傳統建筑中應用了許許多多美術技藝,涵蓋了美術中造型、設計、表現等領域中的大部分知識。如:閩南傳統建筑中的石作的雕刻技法就有素平、平花、水磨沈花、剔地雕、透雕、四面雕、影雕等。閩南傳統建筑常見的裝飾技法有木雕、石雕、泥塑彩繪、彩陶、剪粘等。其中,泥塑彩繪、彩陶和剪粘是中國南方閩、粵、臺三地傳統建筑所特有的裝飾手法。閩南傳統建筑里的彩畫、裝飾和紅磚拼圖也包含了很多造型技巧。
通過對閩南傳統建筑審美的了解。我們知道閩南人民通過成熟的造型技法,傳統的美術技藝潛移默化地帶給人們心靈上的審美需求。然而現階段,很多美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直以來實行的都是“重技能,輕理論”的教學模式。教學中放棄了傳統美術文化中的巨大寶藏,致使學生傳統美術知識匱乏,無法激發出他們對于美術課程學習的興趣。通過對閩南傳統建筑中的審美及藝術技巧的教學,能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審美方法,提高學生“以人為本”的藝術追求,加強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
二、繪本教育及其價值體現
1.繪本及其藝術特點
基于多元化的發展背景,繪本能將知識與文化以圖文并茂、簡潔明了的方式向人們傳播,能充分利用圖片和繪畫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讀圖時代的今天,優秀的繪本能將深厚的人文內涵與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相結合。繪本以圖片和繪畫為主要內容載體,借助精煉的文字將知識以極具藝術性的形式表現出來,與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審美體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如《閩南兒童民間故事摘選》,作者通過流傳閩南的民間故事進行改編,配上生動形象的閩南元素插畫,做成兒童繪本讀物,完美傳承了閩南傳統文化。
2.繪本在美術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在美術教育中有創意地引入繪本內容,將繪本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地結合,引導學生的發散思維,并能根據繪本的特點采用各種教學方式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能力與人文素養。繪本教學讓學生感知圖畫,以及由圖畫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對繪本的關注學會不斷探索與發現新的人文知識,提高人文素養。
三、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繪本課程策略
1.比較繪本與現實的差異性
美術學科和其他傳統的學科不同,美術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生長環境的不同,也使得他們對于美術的理解和認知水平和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美術教育中,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個性發展需求,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第一堂課教學中,教師將閩南建筑欣賞融入到教學中,并讓學生根據自己對于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認識和水平進行闡述。而后讓學生對照自己的認識和繪本之間的差異再次理解閩南傳統建筑文化。課后積極指導學生實地考察閩南傳統建筑,并在下次課前提交考察結果。繪本描繪的內容是經過藝術加工過的產物,通過現實和繪《閩南兒童民間故事摘選》封面水磨沈花腰堵閩南紅磚建筑本的參考比較讓每個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來。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美術水平出發,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繪本課程的美術教育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樣一來也就會有效的培養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
2.發揮教師在理解繪本過程中的作用
在繪本課程教育中,教師的指導對于學生的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學生對于一門課程的喜惡。教師對于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有著更深的理解,在理解繪本的訴求和意義有著更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在講解繪本時就應更注重理論分析和意義探究,通過理性拆分繪本的各個組成部分并重組讓學生挖掘繪本中更深層的審美意識。教師對繪本的更多元化的理解也要求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一起看待繪本的內容,與學生一起尋找閩南傳統建筑文化中的意義和審美。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鼓勵的教學方法,發現學生的優點,看到學生的進步,這樣才能夠使得他們對于學生產生自信心。教師應當要具備過硬的理論基礎和扎實的審美能力,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信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地豐富教學內容,以繪本為主線,為學生創造更多接觸建筑、民俗等美好事物的機會,開拓他們的視野,帶領學生領略閩南傳統建筑中獨有的魅力,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
3.尊重學生多元解讀
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一位學生都積累了一定的個人經驗,解讀繪本中的閩南傳統建筑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在老師眼中和別人不一樣的學生在很多的問題上都會產生非常有創意的想法,但教師往往會忽略他們的想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和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因此,在繪本課程教育中,教師應當要充分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多元化解讀,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并鼓勵他們繼續發揚,尊重和傾聽他們的想法和見解,讓他們營造一個自由、民主、公平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培養他們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繪本教學的效率。在教學環節中,教師應尊重學生欣賞與學習的主體地位,確保他們在較為開放的藝術海洋中遨游,通過繪本的指引和教師的引導形成關于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真實感悟與體會,實現多元化的審美解讀。
4.多樣化的教學設計與富有鼓勵性的評價
首先,多樣化的教學設計指的是教學設計的創意多樣化。在繪本教學中教師應在繪本之外加入更多的創意設計,使教學方式呈現多樣化。教師與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平等的主體,教師應發揮創造性思維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臨摹、繪制、拍攝、實踐等多種形式,合理安排課程進度,并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其次,教師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應向學生提供與自身理解水平相適應的審美體系。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定位于每個學生個體的學習目標,以開放多元性的態度應對學生的學習。除了可以設計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還可以通過具有鼓勵性的評價來有效地幫助學生對于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興趣。要客觀正確地評價學生,首先,教師就必須要全面地去了解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并且的評價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對他們進行積極地鼓勵。其次,教師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評價學生對閩南傳統建筑的審美理解,然后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指導。教師對學生在理解偏差時進行的糾正,可以用委婉的語氣來對他們進行點評和指點,并幫助他們進行及時的改正。對于學生的正確而深刻的審美理解,教師則可以通過評價來放大他們的優點,這樣一來也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有效地激發他們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結語
富含閩南人文精神的閩南傳統建筑文化,在美術教育課程中應當被發掘出來以提高學生的建筑藝術欣賞,達到利用美術教育傳承閩南文化,發展傳統文化的目的。而在美術課程教育中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興趣,美術教師就必須要敢于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運用靈活的教學手段,因材施教,采取富有鼓勵性的評價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對美術課程進行深入地探究,提高美術學習的效率,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美術教育中引入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的繪本課程能將繪本與專業的課堂教學進行結合,引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可以根據繪本特點采用多元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希望在美術教育的探究過程中,通過閩南傳統建筑文化繪本的課程不斷加強塑造學生美的意識,塑造更崇高的人格。
參考文獻:
[1]高藝玲.探究閩南傳統建筑美術資源的人文性與技藝性[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
[2]曹春平.閩南傳統建筑[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3.
[3]孫夢.初中美術教學中水墨趣味的培養[D].煙臺:魯東大學,2017.
[4]邵斐.高教繪本創意教育特征與教學策略的多元解讀[J].陜西教育,2018(1).
作者:王曉丹 鄭涵 單位: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 廈門工藝美術學院
- 上一篇:跨國公司外匯業務主體監管研究
- 下一篇:預付貨款資金流出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