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文化藝術傳播思考

時間:2022-07-25 10:08:40

導語:龍江文化藝術傳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龍江文化藝術傳播思考

一、引言

(一)傳播途徑直接化。現階段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是我國對外宣傳的主要平臺之一。黑龍江省應加強與對外媒介的合作意識,將更多與龍江文化相關作品借助對外平臺進行推廣。另外,我省應在延邊口岸城市加強宣傳力度。省級市級電視廣播媒介可設立有側重性的頻道,改變過去只是以欄目為單位的傳播方式。力爭做到,龍江作品走出去。(二)宣傳內容精品化。報刊、廣播、電影、電視等傳統傳播媒介依然是當代主流傳播平臺。具有可信度高,影響力強等優勢。針對傳統媒體的特性,我省應在傳統媒體上側重精品力作的打造。不論是制作紀錄片、拍攝影視劇、還是撰寫一部小說,這些作品在藝術造詣、傳播范圍都會直接決定作品中文化背景的影響力。龍江文化本身的包容性,為國外受眾降低了理解難度,這更為文化傳播帶來了便利。事實上黑龍江并不缺少好的藝術題材和感人事跡,大美龍江的黑土地、大森林、冰天雪地里孕育太多好景色,好故事。

二、新媒體:樹立創新、融合意識

(一)結合時代背景,創新傳播內容。“互聯網+”時代下,不僅帶來經濟發展新機遇,更帶來媒體格局的巨大變化。“兩微一端”廣泛普及、快速崛起,新興媒體日益成為傳播的主渠道。新形式下的媒體更要準確了解受眾口味,傳播內容要與受眾的生活、心理合拍、產生共振。1.在理論宣傳方面。厚重理論要輕巧傳播,用短小精悍、觀點獨到,深入淺出的方式傳播龍江文化。2.在時政報道、主題宣傳、典型宣傳等方面。要搶占全網獨家稿源。探索運用短視頻、微電影等新載體新技術推出一批受眾喜歡看愿意轉的產品。3.在典型事件、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深入發現和挖掘龍江大地上個體化敘事,講述龍江普通人卻不平凡的事跡。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戰士高鐵城的感人事跡。小人物大事跡、短故事長流水,潛移默化地把龍江精神融入在普通人身上。(二)運用全媒體等傳播形式,推進媒體融合。1.實現全媒化傳播。綜合運用圖文、聲音、影像、動畫、網頁等多種媒體表現手段,借助多樣化、多元化表現手法,圖文并茂,使稿件更立體、鮮活。2.注重可視化呈現。加強微動漫、微視頻、微電影的創作,多創作“動新聞”,以視覺、聽覺的直觀體驗吸引受眾。3.藝術化展示。在確保新聞信息真實性客觀性的基礎上,借助流行音樂、現代美術、傳統藝術等元素融入信息傳播之中,可以將“龍江絲路帶”用說唱形式推出MV等等,讓受眾在好看好聽好玩中植入主題、價值取向,增強表現力和感染力。

三、人文傳播:主題性交流,國際范與中國味相結合

人文交流是民心相通的感情基礎,是推進經貿往來的合作前提。除了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傳播龍江文化之外,還要開拓多渠道的傳播途徑。(一)黑龍江省并不缺少對外交流的平臺,比如“中俄博覽會”與“哈洽會”。在這種大型展會上,我省在工農產業的交流基礎上,也應該推進文化產業的對接機會。不僅將我省的文化產品推出去,也將國外的產品引進來,形成產業對接的形式,促進國家文化交流。(二)舉辦“文化大集”“文學交流”等雙邊文化活動也是促進雙方交流的途徑。也可以舉辦帶有冰雪主題的“國際電影節”等藝術交流平臺,提升我省影視文化的宣傳力度。黑龍江藝術氛圍濃郁,每年舉辦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就是最好的例證。漫步在迷人的中央大街步行街,所處可見的都是文藝愛好者自發的藝術活動。黑龍江人喜歡沉浸在藝術的氛圍中,也熱衷將本土文藝推廣出去。民間藝術愛好者之間走訪互動,有助于實現連鎖式傳播效果。(三)充分借助海外華僑華人的力量。海外華僑華人是中華故鄉與他們的居住國之間文化交流、友誼傳遞的民間使者,借助海外華僑華人優勢將龍江大地上的美景、美食、民俗、人情傳遞出去。華僑華人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者。他們既熟悉中華文化和內地企業,又熟悉當地情況,了解當地民俗?!褒埥z路帶”沿線各國各地區商貿、文化產業的對接,華僑華人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我省可以全面利用哈爾濱大劇院等優質演出條件,承辦國際級、中外聯合文藝團體演出,增進我省國際藝術交流,加強國際影響力。一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創辦主題性冰雕雪雕比賽,敞開大門,與世界藝術家、愛好者同臺競技,碰撞藝術火花。

作者:李智博 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