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在文物保護的應用
時間:2022-11-25 09:08:15
導語: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在文物保護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信息技術應用逐漸廣泛的今天,文物保護也需要求新求變。而應用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可以在文物保護中還原清晰圖像及內容,有利于優秀傳統文化存留與傳承。文章針對數字圖像修復技術進行了簡要分析,并對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在文物保護中應用進行分析,旨在提高文物保護水平,還原真實歷史,為傳承我國優秀文化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數字圖像修復;文物保護;應用
作為人類活動與文化的重要產物,文物對于文化傳承、遺產留存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技術有限,所以許多珍貴文物不僅難以有效保存,還會因為相關人員操作不當,加快文物損壞速度。而在信息化時代,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下,數字圖像修復技術進入文物保護領域中。利用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可以提高文物復原效果,對于文物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1數字圖像修復技術概述
作為利用計算機技術與數字技術,對以往數字圖像進行信息數據修復的現代科學技術,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基于過去數字圖像在處理、壓縮過程中出現局部信息缺失的問題,對待修復物體進行專項修復。在獲取圖像的過程中,會受到外界或數據信息傳遞影響,造成圖像部分或全部區域出現質量退化問題。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將質量退化區域進行噪聲去除,同時降低區域圖像清晰度,利用濾波或參數等手段分析圖像數據,構建相應集合模型,完成圖像修復工作①。目前常用數字圖像修復技術主要有基于變分PDE(Partial…Differential…Equation)圖像修復技術,與基于快紋理合成圖像補全技術。數字圖像修復技術應用逐漸廣泛,應用趨勢也從數字圖像破損區域自動識別,向信息缺失自動處理與修復方向發展。在各類計算機軟件逐漸普及的環境下,數字圖像修復技術也逐漸以智能化、簡易化為主要發展趨勢。而文物保護工作有對圖像處理的需求,所以在文物保護方面,數字圖像修復技術能夠得到更為精準的應用。
2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在文物保護應用中的意義
2.1文物保護現狀
作為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內容,文物具備較高的收藏價值,還可以在文化傳統、歷史見證等方面起到載體作用。研究人員可以通過研究文物,分析歷史發展,在完善人類發展史方面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但是因為保存不當或許多文物在搬運、保護等操作不規范時,會出現文物損壞問題,對于完整傳承優秀文化,研究人類文明發展與更迭等都會帶來嚴重損失。文物損壞也會對文化事業發展造成負面影響,降低文化可信度與真實性。但是文物保護也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理化反應、操作不當等,都極易造成文物損毀,造成巨大經濟與文化損失②。尤其是文物修復主要以人工修復文物,需要從業人員擁有極高的專業技術,還需要有耐心、細心,導致文物修復無法量產化。但是文物修復領域極廣,僅憑借人工修復遠遠無法滿足文物修復的實際需求。尤其是從事文物修復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無法采用制式考核,導致專業素質水平差異較大,難以對文物修復做到精準處理,人工修復方法會不可避免對文物造成損傷,這也是為什么文物保護需求技術更迭,尋求新方法、新手段進行文物保護。但是因為文物保護存在一定技術門檻,即使在過去計算機快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技術支撐,讓原有工作迸發出新活力,文物保護領域仍因缺少相契合的技術手段,長時間陷入技術停滯狀態。
2.2數字圖像修復技術應用意義
在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數字圖像修復技術的實用價值與修復效果逐漸被社會認可。相較于傳統圖像處理,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利用計算機與相應軟件、硬件作為技術載體,比紙張或膠片載體在保存方面更簡單,圖像內容可以得到有效保護。如果保存環境溫度與濕度過高,紙張與膠片對于圖像保存質量會大幅度下降,無法有效保證信息完整性,圖像存儲與使用上比數字圖像修復技術更麻煩。在文物保護工作中,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可以利用計算機,對需要修復文物進行全面的數據采集,給出公正客觀的信息評價。技術人員可以利用評價結果選擇文物修復最佳方式,縮減文物修復所需時間,提高修復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對于文物修復中可能會受到的負面影響,數字圖像修復技術也能提供一定的抗感染能力,避免文物修復受到嚴重影響,提高文物綜合利用價值。數字圖像修復技術也為文物保護提供全新思路,并不局限于文物修復從業人員從業經驗與個人藝術素質,對文物修復方法與技術選擇、應用,而是以大量同類型文物數據信息作為參考,隔離文物的損毀部分,將文物完整部分與文物數據信息相匹配,以文物損毀原因加入考察因素,重新審視文物修復工作。在修復作業中規避經驗主義,以實際數據為修復依據,完整呈現文物真實面貌,為恢復歷史文化、研究文物技術提供更加真實的依據。
3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在文物保護中的發展歷史
圖像修復技術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就已經有應用雛形,但是大多是藝術家在保持原圖像完整時,對藝術作品損壞部位進行二次創作,使藝術作品恢復“原樣”。但是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手段,文藝復興時圖像修復需要由專業藝術家處理,且極容易對珍貴藝術作品產生二次損傷。而在工業時代,世界格局發生改變之后,圖像修復技術也伴隨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產生技術方面的革新。在美國與蘇聯競相開展空間項目作業時,因為宇宙空間成像條件不佳,加上儀器與飛行器會對成像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使用計算機技術對圖像進行修復,加快數字圖像修復技術更新換代,但是也需要專業技術較強的技術人員操作,保障數據信息的安全性①。在如今互聯網快速發展,掃描儀等設備及數字技術更新,數字信息數量以海量形式爆發,人們急需一種計算機技術處理照片信息。在這種需求背景下,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從概念到實際應用,再到快速發展,迅速完成技術更迭。而文物保護需要穩定有效的技術對圖像進行高質量修復,數字圖像修復技術與文物保護融合也逐漸加深。兩者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提高數字圖像修復技術的精準度,提高文物保護質量。
4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在文物保護中的應用
4.1基于數字圖像修復技術的文物虛擬修復技術
在文物保護工作中,將現有計算機技術與數字圖像修復技術相融合,構建虛擬數據信息,完成對現存圖像的提取與修復工作,從而達到修復圖像滿足視覺需求,恢復圖像原有視覺效果的目的。圖像修復是針對圖像信息損失,采用科學技術對損失區域進行虛擬修復,對需要修復的圖像的周邊區域進行圖像預估,并借助專業人員從業經驗,對待修復區域進行技術模擬,尋找適合的修復方案,達到恢復圖像原有狀態的目的。而在文物保護領域,因為歷史、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導致現有出土或保留文物存在霉變、裂縫等多種病害。這不僅對文物欣賞造成一定障礙,對于研究文物相關信息也會造成信息丟失、研究方向誤導等多種問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利用清洗、補色等手段修復文物,力求維持作品完整度②。文物修復從業人員利用豐富的修復經驗、藝術鑒賞經驗,直接在文物本體進行修復。這種方法不僅需要從業人員有較高藝術水平,也需要扎實的從業經驗,不同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會造成文物修復效果存在巨大差異。而利用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可以借助計算機技術對待修復文物進行數據信息分析,利用統計學等多種學科技術原理,構建完成文物預測模型,并使用已有圖像數據估算殘缺圖像區域,達到文物數字圖像虛擬修復,能夠縮短原本耗時較長的文物修復工作周期,并避免人工修復出現失誤,對文物產生更為嚴重的二次損傷。
4.2基于數字圖像修復技術的文物虛擬修復技術路線
雖然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在文物保護方面應用時間較晚,但是因為自身存在低風險、低成本消耗,修復效果甚至比部分文物修復從業人員還要好的優良特性,得到了文物保護從業人員的專業認可,在文物保護領域被廣泛接受。而基于數字圖像修復技術的文物虛擬修復技術路線,主要有以下幾個:將待修復文物放置在數據采集的裝置上,預先對待修復文物基本類型進行劃分,例如瓷器、金屬制品等,再從相應分類中根據文物年代、時期等特征設置為搜索關鍵詞,尋找類似文物數據,完成文物虛擬數字圖像基本資料數據采集。應用數字圖像修復技術,構建完整的文物數字圖像,提取沒有被人為或自然影響的完好部分,將圖像信息存在缺陷、破壞的部分隔離③。利用數字圖像修復技術算法,使用有基于變分PDE圖像修復技術,或基于快紋理合成圖像補全技術,對文物進行虛擬修補,使虛擬數據構建完成內容,呈現文物的完整狀態。最后對文物虛擬修復結果進行評估,并將其作為文物實際修復使用,對文化與藝術價值進行分析,進行后續工作內容。
4.3案例分析
在2001年被炸毀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德國修復團隊收集了巴米亞大佛的殘留石塊,利用數字圖像修復,對佛像重新進行測繪工作,以虛擬數字模型方式重塑佛像。而由我國北京大學與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華盛頓特區賽克勒博物館,收集了響堂山石窟佛像斷手、斷腳,將其與博物館現存佛像進行對比,利用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對佛像各個部件進行拼接,成為目前文物保護主流方式,即以部分實物對照完整實物,利用數字信息補全文物全部內容。2002年大都會博物館亞當像摔碎,技術人員利用數字化技術掃描了所有碎片,并利用三維顯像方式對大理石雕像重新進行受力分析,使用數字圖像修復及其他技術,在12年后的2014年,再次展出了完整的亞當像。另外,大都會博物館還將修復全過程整理為技術文檔,是目前文物修復最具有影響效果的經典案例。
4.4修復工作注意事項
在數字圖像修復過程中,技術人員應該保持嚴謹認真的態度,判斷可能會影響文物修復的各種因素,采用適當手段進行規避,保障文物保護工作穩步落實。在修復工作開展前,需要從網絡收集文物相關信息,也可以與行業專家交流,明確文物類別、年代等信息以及文物性質①。并且,文物損毀原因也要查明,方便數字圖像修復技術精準判斷修復方式,為快速完成文物修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而圖像丟失或損毀部分,一定要根據文物完整部分,或同類型文物的相關信息,進行細致的文物修復工作,增強提高文物保護效果,避免文物修復出現不契合問題。在文物修復階段,也要對多種技術靈活應用,整合多種修復技術,幫助文物復原工作穩步落實。
4.5應用前景
當前數字圖像修復從電子商務到社交網絡,已經融入社會各個領域。在文物保護領域,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對殘缺文物進行修復是未來文物保護的發展趨勢。而且,近些年數字圖像修復技術在文物信息數據采集、處理等方面累積了大量技術經驗,相應處理算法也趨近完善,傳統人工修復技術不足問題,可以得到有效彌補。針對文物殘缺部分,通過相關素材采集整體,以文物現存的部分,構建貼近實際情況的完成部分。另外,數字圖像修復技術的指令算法也在智能化發展方向得到技術突破,未來文物保護中文物修復這一領域,將會以高效、高質量的形式呈現。
5結論
在文物保護方面,要注重科學技術與文化保護工作的契合性。雖然數字圖像修復技術目前具有較好的修復效果,可以提高文物修復效率,但是并不意味著相關從業人員可以滿足現狀,暫緩技術研發工作。文物修復從業人員應當在積累修復應用經驗的同時,尋找其他應用手段,推動文物保護以高新科技為載體,提高文物保護水平,從而全面提升文物修復質量。
作者:馬貢喆 單位: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服務中心
- 上一篇: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探索
- 下一篇:文物保護工作的利用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