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修復檔案問題解決措施

時間:2022-11-25 09:40:02

導語:文物保護修復檔案問題解決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物保護修復檔案問題解決措施

提要:文物保護修復檔案是文物修復部門在文物保護修復活動中形成的文字資料。加強文物保護修復檔案的管理,完善文物保護修復擋案的制度,是文物保護修復過程必不可少的環節。本文概述了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建立的文物保護修復擋案體系,詳細介紹了文物保護修復檔案的主要內容,為建立文物保護修復檔案的科學化和正規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文物保護修復;檔案;建設

一、建立文物保護修復檔案的重要意義

文物由于年代久遠,受到自然與人為等多種因素的破壞,需要對其進行保護修復。文物保護修復檔案不僅保留了文物的基本信息,而且以文字、圖表、影像等多種形式記錄了文物保護修復的具體過程。文物保護修復檔案有助于了解文物的本來面貌,了解曾經的修復細節,便于開展新的修復,是提供科學修復的重要依據。同時,文物承載著古人的智慧,體現了先進的繪畫、鑲嵌、漆器等工藝,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因此建立完整的文物保護修復檔案,X才研究文物的歷史與藝術價值,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故宮博物院擁有種類繁多的文物,文保科技部作為修復文物的主要部門,每年修復上百件文物,也產生了眾多的文物保護修復檔案。本文闡述了文保科技部建立的文物保護修復檔案體系,這些檔案資料的撰寫與管理是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的需要,也是保護文化遺產的必要途徑。

二、文物保護修復檔案的內容

隨著文物保護行業標準的不斷出臺,竹木漆器、絲織品、金屬等文物的修復檔案記錄規范也制定實施。根據文物保護行業標準的要求,結合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的流程,文保科技部探索出一套由修復任務點交單、修復方案、修復日志、修后總結、文物修后提取單構成的文物保護修復檔案體系。

1.修復任務點交單

修復任務點交單是文物使用者將文物交給修復者時,雙方需要填寫的單據。點交單主要內容包括文物名稱、文物號、類別、級別、年代、尺寸、送修部門及科組、送修人、接收科組、接收人、提取曰期,用于文物交接時明確文物傷況,確定修復目標。

2修復方案

修復方案包括文物基本情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保存現狀、原修復記錄、病害狀況、修復目標、影像資料、檢測分析、擬修復流程(處理方法和材料)、可能遇到的難題、進度等內容。文物接收科組根據文物的傷況與病害科學制定文物保護修復方案,由專家審核后實施。修復方案中首先包含的是文物的基本信息,隨后需描述文物的歷史背景。以往的修復方案中文物的價值常常被忽略,作為清宮收藏的文物,歷史價值不言而喻,而工藝與藝術價值更值得探究,理清文物價值有助于恢復文物的外部特征并傳遞文物之美。此外,文物的保存現狀和曾經的修復記錄必不可少,它們是掌握前人修復歷史的途徑。病害狀況是修復方案的基礎,包括褪色、破裂、蟲蛀、霉菌、脫落、附屬物缺失等,修復方案要標明各種病害受損程度。了解病害情況,結合送修人的要求,方可制定合理的修復目標。在明確文物現狀及病害的前提下,需對文物進行多角度拍照,便于與文物修復后的照片比較。同時可以利用光學顯微鏡、拉曼光譜儀、高光譜掃描系統、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系統等設備細致觀察文物表面或內部結構,也可以借助X射線衍射儀、熒光光譜儀、離子色譜儀、紅外光譜儀等設備分析文物的纖維、顏料、染料等成分,利用現代化設備對文物開展多種檢測可以初步探明文物的制作工藝,為文物的修復提供科學依據。修復方案中必須寫明計劃實施的修復步驟,如清潔、加固、接取、全色、補配、封護等步驟。修復過程中可能遇到各種難題,如樣品較少,文物老化嚴重加固清潔困難等,根據預測的修復難題制定相應的措施。最后結合文物修復的難度和人員情況,確定文物修復的時間與周期,便于統籌安排整個修復工作。文物修復方案是經過充分研究與討論的書面文件,是指導文物修復的重要材料。

3.修復日志

修復日志是指在修復過程中,記錄工作的內容、人員和日期,具體內容包括保護修復主要過程、所用材料、工藝、技術變更、項目負責人、保護修復人、影像記錄(修復前后照片、重點修復操作)等。通常修復是按照修復方案進行的,也有可能在修復中遇到新的問題,此時要根據新的問題制定新的解決辦法,并在日志中重點記錄。修復中要對重點修復的部位進行拍照,便于清晰地觀察對比修復前后的文物狀態,若遇到復雜的大型修復項目,則要對部分修復環節進行視頻記錄。通過修復日志,可以清楚地掌握修復人員在文物修復過程中所用的材料與工藝,以及具體的處理方法。

4.修后總結

修后總結主要記錄重點工藝研究、修復中遇到的新問題及解決途徑、技術或方法創新、修復材料使用情況。修后總結是對整個文物修復過程的總結性概括材料。修后總結應該詳細說明修復中遇到的技術難題與解決辦法,不同于修復日志中的記錄,此處要對采用的技術方法進行細致的描述,并對采用的方法進行反思總結,探討該方法是否可以推廣以及該難點是否有更加合適的解決辦法。此外總結中還要寫明此次修復存在或需要改進的地方。修復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文物有新的制造工藝,可將新的工藝寫入總結中,對日后文物修復有所啟示。同時文物修復結束后,文物修復材料的使用及用量也需統計,并提出預防性保護建議,包括文物存放的溫濕度要求,運輸條件及展覽建議。最后,修后總結要記錄修復者對本次修復的自評估意見與專家驗收意見。

5.文物修后提取單

文物驗收合格后,由送修部門提取文物,提取者與文物修復者辦理退庫手續,填寫提取單,完成文物修復與提取流程。由修復任務點交單、修復方案、修復日志、修后總結、文物修后提取單等一系列資料組成了文物保護修復檔案。文物保護修復檔案中既包括文物的現狀與病害,也包括修復的過程和方法,是掌握文物信息的第一手資料,為日后文物保護研究提供重要材料。文物保護修復檔案的撰寫并沒有統一的格式,既可以自由撰寫,也可以非自由撰寫。自由撰寫的格式可以突出重點,根據文物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描述。非自由撰寫通常使用表格,表格看起來簡單明了,但卻形式單一,沒有容納特殊情況的空間。任務點交單和修后提取單內容簡單,采用表格一目了然。而修復方案、修復日志、修后總結內容較多,單純的表格無法滿足記錄要求。文保科技部根據多年的實踐后,摸索出一套文物保護修復檔案的撰寫模式,即檔案主體采用表格形式,表格內的每個欄目為必±真項,而每一欄目則根據文物情況留有自由撰寫的空間。自由撰寫與非自由撰寫相結合,最大限度滿足文物保護修復檔案靈活多樣的寫作需求。

三、文物保護修復檔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文保科技部已初步建立一套較為完整的紙質版文物保護修復檔案體系,但是目前還需要完善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檔案撰寫的及時性

文物修復時需要及時記錄文物的詳細信息,很多時候文物修復工作者往往重視文物修復的操作,輕視修復檔案的撰寫。比如在文物修復任務繁重時,修復師將大量時間和精力花費在文物修復中,待大量文物修復完畢后補寫修復檔案,容易導致文物修復的細節記錄得不夠全面。修復師必須認識到修復檔案是文物修復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認清文物檔案對文物保護及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保證文物保護修復檔案的完整性。

2提高檔案記錄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記錄文物情況時需要詳細、準確、客觀的記錄。修復檔案的記錄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具備相應的檔案知識,而作為文物修復部門,檔案記錄的主體為修復師,修復師深諳文物修復的環節,但卻缺乏檔案撰寫的相關知識或僅掌握少量檔案方面的知識,由此導致修復檔案的內容在陳述時不夠準確、客觀、完整。為此,要加強對修復師檔案撰寫的培訓,使其具備檔案撰寫的基本知識。提高文物修復檔案的質量,根本在于提髙檔案撰寫人員的專業素養,重視檔案撰寫人員的培訓工作,為文物保護修復檔案的科學管理奠定基礎。

3.建立檔案的電子化系統

目前文保科技部的文物保護修復檔案以紙質檔案為主,而紙質檔案很難長久保存,在查找利用檔案方面也有諸多不便。目前雖已利用照相機及攝像機等設備拍攝文物修復過程并存入計算機中,但是將文物修復的紙質檔案形成電子數據庫尚有一定差距,當前需盡快建立數字化檔案系統,從紙質和電子兩方面確保文物保護修復檔案的完備。而隨著檔案利用率的不斷提高,未來要構建檔案共享平臺,拓寬檔案利用的途徑,借助網絡平臺,使檔案的利用更加便捷高效。

參考文獻:

1.東海梅,高俊.淺談新時代加強古建筑文物檔案管理及對策[〗].檔案天地邛叫7)57-61.

2.徐微明.小議文物檔案及其管理卩].浙江檔案,2009(1):44-45.

3.王揚能,符史新.淺談文物檔案的科學管理卩].檔案,2007(2)57-58.

作者: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