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校企文化的銜接機制

時間:2022-12-24 11:42:02

導語:小議校企文化的銜接機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校企文化的銜接機制

本文作者:謝璐工作單位:淮南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

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實施主體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指標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要有一個規范的運作評價機制的考核評價主體。從已有的實踐來看,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主要是由評價主體對于自身及具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院系和相關職能部門所實行的全面考評。但是,內部測評由于受有隸屬關系的影響容易陷入當局者迷0、人情考評0、自己做自己的法官0等不良之處,導致評價結果缺乏公信力。為了增強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的公信度,在設計校企文化銜接評價主體時,應當在評價主體中引入外部考評主體,發動相關主體的積極參與,實行評價主體中評價職能的適當分工并逐步實現評價主體的社會化和多樣化,實行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的綜合評價主體。校企文化銜接機制評價對象評價對象是運用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進行考評工作時所考評的具體校企文化銜接機制的運行狀況,校企文化銜接的有效性程度等因素。在校企文化銜接過程中,由于作為不同的評價對象承擔著不同的職能,發揮著相異的作用,而評價對象職能的不同又決定著必須對評價指標在內容上有所區分。根據評價對象的不同設計相應的評價指標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實現校企文化銜接考核評價的形式正義和實質正義;二是為了使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中具體指標在內容上具有可比性和針對性。(四)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的運行程序一套科學可行的評價機制的程序是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得以客觀公正運行的基礎和保證,也是檢驗評價機制具體指標精良和實用的具體體現。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在實踐之中應遵循制定評價考核方案、采集和統計數據、組織評價、形成評價結果、評價結果的反饋與公布等環節,各環節都是校企文化銜接評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少任一環節都將影響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五)評價結果的有效運用著名的美國法學家龐德認為法律生命的真諦在于它的實行0??梢?設計一套精良的規范制度并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是被設計出來的規范制度能夠被嚴格的執行,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也不例外,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生命的真諦在于它能被嚴格的實行。但是要達到這一目的,我們還必須要保障對評價結果進行合理的運用。評價結果能否真正被運用是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能否真正發揮作用的最后一道防線。因此,應建立和完善校企文化銜接評價機制運行所得出的評價結果運用保障機制,以保障評價結果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任何制度和機制都需要在實踐之中不斷的完善,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客觀情勢。校企文化銜接的諸多子機制運行的實際態勢和狀況如何,應當如何進行完善,以增進其實際運行效果,這就需要根據建構的校企文化銜接評級機制的具體指標對具體的銜接機制進行反饋和評價,通過反饋和評價機制的運行和作用的發揮,不斷促進銜接機制的完善,進而使企業文化和大學文化有效銜接。校企文化銜接平臺機制運行情況的評價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定的載體,以一定的形式予以進行和展現。校企文化銜接和融合的過程中不可能憑空進行,需要搭建一定的交流、融合、銜接的平臺,這些平臺機制的建構和有效發揮作用,將為校企文化的銜接和融合提供廣闊的渠道和舞臺。就校企雙方而言,這些平臺機制的運行狀況如何,需要進行科學評價,形成評價結果,進行反饋,促進平臺機制的不斷完善。1、校企合作辦學機制評價。校企合作辦學,成為了當前高等教育的新的模式,通過這些機制,更有利于高等院校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也有利于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與企業和行業更加接近,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對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的運行狀況,發展前景,需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2、產學研相結合機制。大學文化之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學術文化,而任何的學術文化都應當接近實際、植根于生產實踐之中、著眼于應用,只有這樣,文化的發展才有動力源泉,才有廣闊的前景。采取產學研相結合機制,是促進大學文化和企業文化有效融合的可行性路徑,也更加有利于大學獨特的學術文化的形成,從而豐富和發展大學文化。當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產學研合作機制,在運行過程中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成績,但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需要對其進行綜合性的考核和衡量,以利于其良性健康發展。智才資源銜接機制運行情況的評價1、引智引才機制評價。引智引才機制主要指邀請企業的管理精英、技術精英、營銷精英以及一線富有經驗的職工等為校園文化建設出謀劃策,提出富有企業文化元素的獨特見解的建構和安排。對其進行有效評價,促進其效用的發揮。2、實踐經驗借鑒機制的建構和評價。實踐經驗借鑒機制主要強調要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切入點,有意識地將企業的精髓融合滲透在學生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同時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更好地實現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企業管理理念和學校教育理念的有機結合,促使學生了解熟悉企業文化的精髓,糾正認知上的偏差,形成正確的職業觀和良好的職業素養,營造全新的育人環境。實踐經驗借鑒機制建構之后,需要進行不斷的完善,這就需要對其運行狀況進行反饋和評價。

教學文化與企業文化銜接機制運行情況的評價大學培養人才的主要活動就是教學,在校企文化銜接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有效的將企業文化和大學文化進行融合和銜接,是需要考量的重要課題之一,有效的措施是建構和實施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和企業文化的三個零距離0機制。對該機制的進行科學評價可以有效促進該機制的完善和發展。1、專業設置及課程開發與企業零距離0機制。在大學課程文化建設上,堅持課程改革思路,使學校專業設置和課程開發、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諸方面反映出企業和社會需求的脈搏。在評價機制作用的發揮下,實行專業設置及課程開發與企業、行業的需要動態的互動,即專業設置和課程開發隨著企業行業實際的變化而變化。2、教學內容與職業需求零距離0機制。學校在廣泛的社會調查和人才需求預測基礎上,由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及相關行業、企業的專家共同參與,根據行業企業提出的崗位培養目標,編寫教材和確定教學內容,按照行業企業的要求組織教學活動,并參與企事業單位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等,為企業提供職工培訓、技術咨詢等服務。3、實踐教學與職業崗位零距離0機制。各個高校在教學計劃的編制上應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實用性,突出實訓環節,在專業課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仿真訓練、現場教學等,教學環境盡可能與企業環境融為一體。在實習實訓活動中,采取企業化的管理模式,在仿真模擬實訓基地創造企業文化氛圍,重視實習階段職業管理訓練活動,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認同感。該機制作用的有效發揮,能夠使大學培養的人才進入企業行業之后,很快適應企業的需要,進入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