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單位品牌文化建設論文
時間:2022-05-23 05:13:27
導語:地勘單位品牌文化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提高核心競爭力、建立創新機制、完善品牌經營、塑造企業文化等多方面探討了地勘單位的品牌文化建設,目的是加強地勘單位自身品牌文化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地勘單位;品牌建設;品牌經營
世界銀行正式一份財富報告指出,企業真正的財富不是有形資產,而是無形資產,且證明無形資產的投資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一項針對全球4000家企業的調查顯示,作為無形資產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品牌已經給國家和企業創造了超過55%的利潤[1]。品牌是代表特定企業及其產品或服務的品質、質量、性能等信息的牌名、商標、標致等的總和。簡單來說,品牌就是消費者記憶,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最具潛力的競爭優勢,它為企業帶來的利益是內在而持久的,是支撐現代企業發展的擎天一柱。具體到地勘單位,因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影響較大,在走市場的過程中,歷史包袱沉重、體制機制不活、人才及設備老化,幾乎是每一個地勘單位發展中繞不開的話題。在擺脫計劃經濟體制后的幾十年間,地勘單位在專業設置、技術范圍上仍舊大同小異,更多時候重視短期盈利,而忽視專業特色、品牌建設,影響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進一步建設。特別在當前地勘形勢持續下滑尚未見底過程中,部分地勘單位沒有進行特有的品牌建設,沒有相比別家較強的專業技術特色,使得在地勘任務緊缺的環境下,生存難以為繼。品牌建設、樹立地勘品牌形象是地勘單位走出困境、爭取機遇、搶占市場、謀求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
1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品牌實力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和基礎。在地勘行業,企業競爭力包括人才、設備、技術、質量、資質等。一個企業的崛起可通過專業技術人才的吸引、先進技術設備的購置,進而促進勘探技術的實踐應用、單位資質的不斷提升,從而保證勘探質量,打造品牌實力。而這個過程中人才、設備、技術、資質等只是基礎,產品質量才是最終贏得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地勘單位品牌建設首先要做到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從人才、設備、技術等配套入手,為產品質量打造基礎,從轉變觀念入手,摒棄“蘿卜快了不洗泥”的做法。從完善質量管理體系著手,統一地質技術管理標準,出臺地質技術監督管理制度,將質量因素納入經營績效考核范圍[1],與經營生產收入掛鉤,激發生產人員主動重視成果質量。加強在建項目質量管理,堅持“由規模速度向質量效益轉型”,積極開展各類技術交流活動,促進經驗交流,嚴把地質報告、項目初審關,確保成果質量。通過制度約束、管理到位,不斷強化職工的質量意識。當質量與效益、發展速度等發生矛盾時,應以質量為重,做到“干一項工程,建一方形象,樹一座豐碑”[1]。
2建立創新機制支撐品牌成長
市場競爭結果表明,消費者只能記住排名前幾位的商品,甚至很多時候只能記住第一名,所以企業要強化消費者記憶,建立品牌忠誠,就需要不斷創新,持續創造,才能在市場上立足。而地勘單位建立創新機制,需要:a)在精神層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質、提品質、創品牌。在工作中發揚精益求精的精神,特別是在報告編制、工程質量、鉆探生產等過程中注重細節,努力提高成果質量,把9%提高到99.99%;對待工作嚴謹,一絲不茍,對成果質量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工;耐心、專注、堅持,不斷提升自我的技術質量和服務,不自我滿足;專業、敬業,努力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技術和服務,做到行業領先,將“工匠精神”作為企業文化,貫穿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作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突破口;b)通過科技創新,帶動全院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提供科技創新資金保障,購買部分先進儀器設備,以“硬件”更新帶動“軟件”創新;建立專業技術人才管理機制,將績效工資與職稱掛鉤,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努力提升業務水平;挑選部分技術人員,成立創新工作室,培育科研項目隊伍,提供科技創新人力資源保障;加大地質報告成果質量研究,積極參加各類優質地質報告的評選,提高廣大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優工作的積極性;加強科技項目化管理,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提高地質報告的研究程度,加強煤層氣、煤的伴生礦產和煤的綜合利用及開采技術條件,采礦引起的地質災害及治理方面的研究,加強深部找礦的研究;在生產一線開展“創新能手”活動,積極參加“五小”競賽,對技術革新、工藝創新、設備改造改良等有點子的保護、有做法的鼓勵、有成績的獎勵,培育科技創新原動力,加快地勘隊伍創新型建設。
3完善品牌經營做大品牌收益
要想讓品牌為企業帶來最大化利益,那么就需要品牌經營。品牌經營是通過品牌實力的積累,塑造良好形象,從而建立顧客忠誠度,它所經營的不僅僅是形象,還包括認同,因此,品牌經營是企業競爭繼單純的產品競爭、價格競爭、技術競爭、服務競爭之后的高級階段,是多種手段的綜合。地勘行業受計劃經濟影響多年,加上自身體制機制影響,傳統以來不重視品牌經營,致使在市場下行中沖擊較大,走品牌經營之路首先在經營觀念上,樹立對品牌內涵的深刻理解,一方面以高品質的質量為支撐,另一方面市場定位符合市場需求,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設計專業范圍,最大化滿足目標市場需求。其次在經營方式上,需要品牌推廣形式的多樣性,在傳統的跑市場的基礎上,可以借鑒廣告創意、媒介組合、公關行銷等充滿挑戰與趣味,能讓產品及品牌推廣得更好的方法。品牌維護上,重視對品牌的長期維護和培育,認識到品牌,走品牌之路,是一條正確且需長期堅持的發展戰略,從品牌的構建、內核填充、推廣、維護、提升等過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避免追求短期效益。
4塑造企業文化助力品牌發展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這句話體現了文化在品牌建設中的重要價值。特別是在產品過剩、市場競爭使產品質量越來越同質化的情況下,品牌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文化的競爭。而地勘單位自建國以來為祖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有著悠久的“三光榮、四特別”傳統,及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傳承,在市場經濟的不斷融合過程中,塑造企業文化,需要不斷做好地勘精神的傳承和創新工作。a)要挖掘歷史精神,通過宣傳報道、翻閱史志等方式,對當年舍家棄業積極投身煤炭勘查野外作業的退休職工、對全國煤田地質系統“學大慶、趕開灤”的熱潮中涌現的感人事跡、對60a余來千千萬萬地勘人匯聚的時代精神致敬和學習,形成獨特的精神血脈;b)要對傳承的歷史精神進行不斷升華。如學習企業管理模式,采用標準字、標準色、工作服、工作牌、地勘單位標志、單位LOGO(徽標或商標)等,對員工行為形成正確引導和規范;通過各種途徑,加強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知識的培訓,提升職工素質、強化職工職業規劃,培養職業忠誠;以人為本,著力培養和激發員工的主人翁精神,使其在單位發展中實現自我價值;學習弟子規等國學知識,弘揚中華文化傳統,開設道德講堂,強化職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觀念;舉辦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活動,關注職工需求,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和企業自豪感,形成勇于奉獻、講誠守信和勤奮敬業的工作新理念[2-3]。
5結語
品牌的構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針對當前地勘單位市場競爭力較弱的現狀,地勘單位的品牌構建應從提升核心競爭力著手,進而創新經營機制,完善品牌經營,塑造出獨特的企業文化,形成品牌經營與核心競爭力良好互動,經營機制與企業文化共同發展的局面。
作者:侯惠敏 單位:山西省煤炭地質144勘查院
參考文獻:
[1]趙曉彥.關于地勘單位品牌建設的思考[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11):18.
[2]謝秀珍,黃宏武.淺談企業核心競爭力與企業文化的關系[J].時代金融,2009(3):5.
[3]李春明.樹立品牌意識爭取市場主動———關于地勘企業形象建設問題的思考[J].遼寧地質,2008(1):15.
- 上一篇:黨組織在高校文化建設的作用
- 下一篇:水泥攪拌樁防滲墻質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