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教育缺失對幼師教育的影響
時間:2022-06-24 11:34:52
導語:傳統文化教育缺失對幼師教育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傳統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廣泛滲透到包括倫理、禮儀、習俗,以及哲學、教育等在內的社會的各個方面,在我國現今的高職幼師教育中,也必須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對策
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傳統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廣泛滲透到包括政治、倫理、禮儀、習俗,以及哲學、教育等在內的社會的各個方面。我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諸子百家學說眾多,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以儒家學說為主、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庸之道和“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要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視德育。“德”被看做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核心要素。一個人的才能必須在高尚的德行指導下才能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效果。如果一個人有才而無德,那么才能越高,對國家和社會的危害越大。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一個人的教育首先要從道德層面開始。對孩童發蒙的教育就開始進行了道德教化。三字經,百家姓以及諸多家訓故事都說明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角下,倫理的教育是首位的。可以說,傳統文化的教育是基礎性的、倫理性的。通過傳統文化的教育,奠定了一個人的道德底線。在我國現今的高職幼師教育中,也必須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
教師在人類文化繼承和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在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中,在促進人的發展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學齡前的兒童心智發育水平較低,在他們的心里,教師的話就是真理,教師的言行,就是道德標準,教師就是智慧的象征和高尚人格的化身。尤其是師德面貌,對孩子的影響巨大,教師仁愛、溫良的品行有利于兒童健康性格的形成,反之,會給孩子一生蒙上心理陰影,造成不可逆的惡劣后果。所以,幼兒教師更應把傳統文化中崇高的精神和優秀的品質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并付諸行動。傳統文化中對道德教育的要求,是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人格是否完整。對于兒童的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俗語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幼兒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幼兒教師教給幼兒的是做人的根本,幼兒教師要以身作則,感染和引導幼兒建立道德善惡觀念,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而在當前的高職幼師教育中,由于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其道德教化的基礎功能受到了嚴重削弱。對于今天的幼兒教育而言,在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的現實中,隱含著潛在的危機。首先經濟的高速發展造就了一批區域經濟中心,這些中心城市往往集中了某一區域內的最優質資源,包括就業、醫療、經濟、教育等方面。大量人口向中心城市匯集,在中心城市造成了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在這種環境下,高職幼師教育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后果明顯的就是幼師教育功利化。一方面,目前我國幼兒教育資源緊缺,公立幼兒園數量較少,經過正規教育培養的幼兒教師人數較少,遠遠不能滿足適齡兒童就讀的需要。因此,幼兒教師的就業形勢非常樂觀,高職幼師生往往供不應求。在這種情形下,高職幼師教育更多地體現了職業化的性質,即將教育的目標側重為培養更多的具備具體教學能力的高職幼師生,擔任幼兒教師。由于職業技能教育的直接性和實用性,對高職幼師生的職業技能教育成為了高職幼師教育的主要內容,而對于長期性基礎性的道德教育則涉及較少。高職幼師教育目標的定位出現了偏差,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高職幼師教育不再是德業,而成為了更為功利的職業。另一方面,在目前我國高職幼師教育的內容中,大多數課程是關于如何教育幼兒的方法和技術手段。高職幼師生接受的教育模式仍然是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了道德的教育只是冷冰冰的機器。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高職幼師生缺乏對幼兒老師職業的正確認識。在一些高職幼師生看來,幼兒教師和其他職業一樣,僅僅是能夠讓自己安身立命的職業一樣。而對幼兒進行教育,和其他職業一樣,屬于職業技能的一種。這種冷冰冰的職業觀正是屢見不鮮的幼兒教師虐童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缺乏道德感的教育,使得幼兒教師忘記了自己是幼兒道德引導者的身份,而沒有道德感的教師也不可能培養出有道德感的學生。缺乏傳統文化教育的幼兒教師,缺乏對幼教工作的重視和敬畏,將會對幼兒教育產生極其嚴重的后果。
二、高職幼師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的對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可見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幼兒教育以人為本,高職幼師教育正是大力推進幼兒教育事業進展的前提基礎。因此,面對高職幼師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的現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首先,重視高職幼師教育的學歷教育和通識教育。高職幼師的教育不能僅限于技能的培訓,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對高職幼師生的通識教育。一個人的素養是要靠基礎性的通識教育奠定基礎的。此外,高職幼師教育的學歷含金量不僅僅體現在高職幼師生技能的掌握,更體現在高職幼師生的良好素質,這就要求對高職幼師生的教育必須是在完整而科學的學歷基礎教育的基礎上進行專業化的職業技能培訓。這也是幼兒教育不斷發展的必然需要。其次,科學設置高職幼師教育中的傳統文化課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也存在著封建糟粕。一些封建倫理綱常的思想應當被摒除。對高職幼師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必須要對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篩選,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教育課程設置上針對高職幼師的職業特點,針對性地設置傳統文化課程,如詩詞欣賞,傳統音樂賞析等。利用現代技術和教學手段,全方面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而不僅僅局限于對傳統文化的背誦記憶和刻板理解。最后,加強傳統文化對高職幼師職業道德的培養。高職幼師生作為職業幼師教育的成果,其道德教育應當與幼師職業教育相關聯。傳統文化中鞠躬盡瘁、盡職盡責的精神,和為人師表、道德教化的高尚責任感應當成為高職幼師生職業道德道德的一部分。對幼教事業的全身心投入是需要道德感召的。傳統文化的道德教育和感化,在技能教育的同時培育了高職幼師生的道德責任感。
作者:王敏 單位:合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 上一篇:傳統文化教育與語文教學的結合
- 下一篇:移動終端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