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問題分析

時間:2022-03-27 10:27:53

導語: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問題分析

摘要:高校安全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學、科研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筆者從高校校園文化視域來探討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問題,闡發(fā)了高校校園文化與高校安全文化的屬性與關系,提出了當前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問題,指明了高校校園文化視角下的高校安全文化實踐路徑。

關鍵詞:安全保衛(wèi);文化;高校高校

安全文化,顧名思義是高校安全建設與高校文化建設相結合的產(chǎn)物,是人類文明的產(chǎn)物,是存在于高校和師生中的種種素質和態(tài)度的總和,是為高校在教學、科研等活動中提供安全服務的保證。在當前高校安全事故多發(fā)、高發(fā)的態(tài)勢下,從高校文化視域探討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問題尤為必要。

一、高校校園文化與高校安全文化

(一)高校安全文化的根本是培育安全價值理念。高校安全文化,顧名思義是高校安全建設與高校文化建設相結合的產(chǎn)物,是存在高校和師生中的種種素質和態(tài)度的總和,是為高校再教學、科研、生活等活動中提供安全的保證,是人類文明的產(chǎn)物。特別是20年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經(jīng)歷,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安全的價值理念是“安全是保證,安全是幸福”,具體到學校,安全所帶來的價值是教學、科研等項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對師生個人來講安全是獲得幸福的必要條件。(二)高校安全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有機構成。相對于高校校園文化來講,高校安全文化是一種亞文化,它具有導向功能、凝聚功能、規(guī)范功能。對于提升人的安全感、增強人的幸福感、激發(fā)凝聚力、規(guī)范人的行為能發(fā)揮積極的促進作用。高校是社會文明的燈塔,是先進文化的重鎮(zhèn),將高校安全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和價值追求。同時,高校崇尚安全的思想觀念、良好氛圍對整個社會文化風尚特別是全社會的安全生產(chǎn)文化等也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

二、當前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安全物質文化設施滯后。高校安全物質文化主要是指校園安全的物質環(huán)境,具體指學校的安全設施、保衛(wèi)設備等安全硬件建設。當前,高校普遍存在著教學、科研,輕安全,安全投入少,安全物質文化設施滯后的情況,僅從技術防范方面來講,對標《普通高等學校重點要害部位安全技術防范設施配置參考表》(3-7-15)、《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公共區(qū)域安全技術防范設施配置參考表》(3-7-16)和GB/T28181的有關要求,結合西安某高校一校區(qū)的技術防范現(xiàn)狀,他們的一些重點要害部位、重點公共區(qū)域的技防設施應設的還沒有設置占12%,配置的而沒有達標的占17%,后期的技術防范年維修費用也少得可憐。(二)高校安全管理文化不完善、不落地。高校安全制度文化主要是通過安全管理制度、校園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責任書、定期與不定期的安全檢查等外部約束方法來構建高校安全管理文化體系。目前許多高校的安全管理文化不完善、不落地。一些實驗室、學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制度,僅僅停留在墻上,沒有落地生根。安全逐級責任落實不到位,崗位的安全職責流于形式。(三)高校安全精神文化模糊不清。陜西某高校2018年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資料表明:由于師生員工的安全意識淡薄、安全觀念落后、安全覺悟較低,存在僥幸心理,盲目蠻干等原因引起的人身傷害事故率約占60%以上。(四)高校安全行為文化不規(guī)范。高校安全行為文化主要是指師生員工、在安全方面的行為習慣、言行舉止、活動方式等。對于高校師生而言,安全行為文化就是遵守安全法規(guī)、執(zhí)行安全標準、履行安全職責、遵守安全規(guī)程。但在部分師生中,安全行為文化不規(guī)范。師生中開車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的違法行為時有發(fā)生,校園內超速行駛、亂停亂放車輛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

三、高校校園文化視角下的高校安全文化實踐路徑

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踐路徑是: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以師生安全為根本”的指導思想,通過以下四個方面的措施,努力構建平安校園。(一)以高校安全物質文化——保安全。高校安全物質文化設施既包括車輛門禁系統(tǒng)、校園巡邏車輛、門衛(wèi)室、監(jiān)控網(wǎng)絡設備、消防設施、設備等校園安全硬件設施,還包括校園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牌、消防安全提示語和其它安全標識、標志等。對于高校來講重點是加強消防基礎設施保養(yǎng)、維修、改造和技防、物防的建設。其實高校安全物質文化建設是一種硬件文化,是保障校園安全的物質基礎,也是建筑消防設施規(guī)范、安全技術防范工程技術規(guī)范所要求的。同時會增強廣大師生的安全感,給違法分子以強大的威懾力。高校有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劃撥大額專項資金,指導高校分期分批地進行重要校園安全物質文化,以確保與平安校園建設的適配。各高校也要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并統(tǒng)籌資金,為校園安全的正常運行提供保證。(二)向高校安全管理文化——要安全。高校安全管理文化是指高校中的各級安全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領導、協(xié)調、控制等職能來協(xié)調師生員工的活動,使師生員工同自己一起實現(xiàn)既定安全目標的活動過程。高校安全管理文化是高校安全文化中具有強制性的部分,計劃、組織、領導、協(xié)調、控制五大職能是一個完整的管理閉環(huán)。各高校的安全管理文化實際情況不一樣,表現(xiàn)在對五大職能的重視程度各有千秋。西安交通大學針對自己百年老校的實際,學校非常重視安全管理文化中的“計劃”和“控制”首尾相連的牛鼻子職能,從1993年起,學校校園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連續(xù)26年和50多個二級責任單位簽訂《西安交通大學校園治安綜合治理責任書》,學校逐級落實安全責任,并在年終開展檢查、打分評比,進行獎懲兌現(xiàn)。西安交大“海因里希安全法則”為安全檢查、整改工作的指導,不斷在大會、小會上警鐘長鳴: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輕度的事故,還有300件潛在的隱患。學校在“控制”職能方面,齊心協(xié)力、群防群治、下大力氣加大資金投入力度,2000年來,累計投入1.2億元,不斷開展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工作,促進了平安校園的創(chuàng)建工作。(三)傳高校安全精神文化——想安全。高校安全精神文化是高校安全物質文化的核心載體,是高校安全文化的最高境界與活的靈魂。西安交大在大力實施三大工程(做牢做事思想建設工程、實施學術交流計劃、做精做細文化引領工程)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高度重視高校安全精神文化的傳播工作,為了真正地做到“以文化人”,學校在新生入學教育和新生軍訓過程中開展專題安全教育和消防滅火、疏散逃生演練,切實做到全覆蓋。同時引進麥克在線安全知識學習答題課程,引導各書院、學院的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學習。對于大量要進實驗室做實驗的同學實行網(wǎng)上安全學習答題合格準入制度。學校開創(chuàng)了中國“119”消防日活動開展工作,從1991年起連續(xù)28年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119”消防月活動。對師生員工的影響是深遠的,可以伴隨學生一生的成長,許多校友在多年回校聚會后,經(jīng)常贊嘆學校的安全精神文化傳播工作,他們在工作、生活中對安全的理念和追求都是在西安交大樹立與形成的。(四)重高校安全行為文化——會安全。西安交大校園文化的核心是重品行,重視高校安全行為文化、培育師生安全行為文化是其校園文化建設核心的核心。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學校利用新媒體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安全知識動漫宣傳、保衛(wèi)處微信公眾號天天推出的安全資訊,成為學生中最受歡迎微信公眾號,關注量達20多萬人次,被學校評為2018年新媒體先進單位。校保衛(wèi)處還在學生中開展了安全知識競賽、大型消防演練、抗災減災救生演練等活動。校學生處、團委組織到安全體驗中心、陜西省國家保密安全教育基地等處實地進行安全學習體驗活動。他們利用全國最先進的學生管理達數(shù)據(jù)平臺,隨時掌握學生的安全等方面的有關信息,向學生宣傳高校安全行為文化方面的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關注心靈環(huán)保,共享綠色心情”,這是西安交大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主題,學校注重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學校心理測量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都開通了免費心理資訊熱線,學生心理協(xié)會開展的“QQ心靈之約”網(wǎng)上心理咨詢活動在廣大同學心中已經(jīng)占有一席之地。總之,通過一系列的安全行為文化精心培育,使學生從“要我安全”轉變成“我會安全”,學生的安全行為文化品格大大地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唐東升.關于培育高校安全文化的幾點思考[J].廣西教育,2014(23):21-23.

[2]施巨嶺.安全技術防范[D].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8:5.

[3]孫振南等.構建實驗室安全文化體系促進平安實驗室建設[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8(3):25-28.

作者:吳水浩 單位:西安交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