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科教學的德育論文
時間:2022-08-04 02:20:00
導語:物理學科教學的德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欣賞法語文中有許多優美的詩歌、散文、雜文作品,它們形式靈活多樣,語言優美,思想內涵深刻。對于這些作品,應采取組織學生欣賞的方法,使學生受到教育。
欣賞包括如下內容:反復地自我閱讀、反復地玩味領會、小組討論、總結歸納等。
欣賞是以審美為主干的學習心理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打動學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語言、美的表達形式與結構等,以美為橋梁,把學生引向善,使其受到教育。實驗表明,欣賞法對于語文學科中的德育,具有全面的效力。不僅有助于對學生進行德育,也有助于對學生進行美育、智育。
數學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方法
數學是一門客觀、精確的學科,本身充滿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教育因素。對于該學科的德育,宜于采用如下幾種方法。
(1)轉化法
就是把數學中的原理和方法,轉化成學生的一般的世界觀和思想方法,對學生進行興趣、情感、品格教育。例如,對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用自己制作的學具擺一擺、拼一拼,并注意用眼觀察,動腦思考,順乎自然地推導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從中領悟出“實踐出真知”的觀點。再如,對于教學中具有正、反關系的數和具有正、逆運算的公式,引導學生從中悟出對立統一和聯系、轉化的觀點,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這些都是運用轉化法能達到的。
(2)比較法
就是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系,通過對不同的算式、圖形、解題思路進行比較,可使學生從中發現規律。例如,低年級應用題教學中“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中年級應用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和求一倍數”,高年級教材中分數應用題的互相轉化等等,在教學中,可以把它們聯系起來,進行比較。一方面使學生有比較,有鑒別,掌握了知識;另一方面使學生學會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領悟出事物發展變化的原理。再如,數學中有許多應用題是描述我國工農業生產及生活方面的發展變化的,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對比,通過對比,反映變化的大小和快慢,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內容。通過對比,使學生加深了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3)遷移法
這一方法要求把已知遷移到未知、把此一類知識遷移到另一類知識中,使學生受到相互滲透、影響和轉化的觀點的教育。例如,啟發學生把代數知識遷移到幾何學習中去,把幾何知識遷移到代數知識學習中來,用一個方法,解幾道試題;把數學知識遷移到語文、自然課學習中去,或者在數學教學中,聯系語言、自然課本中的知識。這樣,使學生不僅提高了知識學習的效率,而且逐漸樹立起普遍聯系、轉化的觀點。
英語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方法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中包含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對于該學科中的德育,宜于采用如下方法。
(1)活動法
就是根據課文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有關的外語交際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領會課文內容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外語教學最重要的是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和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練習。學生要進入活動之中,完成好交流的任務,就必須對其中的內容有深刻的理解與把握。這個過程,既是學習的這程,又是受教育的過程。所以,活動法是外語學科教學中德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2)體驗法
就是鼓勵學生在說英語時帶著表情,并伴以手勢、動作,深刻體驗說話人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掃地”、“打掃教室”、“擦門窗”等詞語時,讓學生一邊讀、記,一邊做,實際“打掃教室”、“擦門窗”。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詞語,而且受到了勞動教育,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3)引申法
就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課堂所學的知識,引申領悟出深刻的思想內涵。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有(has)、星(star)、民族的或國家的(national)、旗(flag)等單詞時,把它組成句子,與我們的國旗聯系起來,從國旗引申出愛國主義的教育,使學生樹立愛國旗、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引申法打破了外語教學局限于語言文字訓練的做法,把外語教學與適當的思想品德教育融為人體。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引申法應是合理的引申,并不是亂聯系,生般硬套,所以,其中有很強的操作藝術。
-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學問題論文
- 下一篇:中學生物理教學心理素質培養論文